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67041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供热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09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班 杨益伟 J09150121摘要: 火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利用,使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经历了四次重大的突破,也带来了供热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供热工程得到了很大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对供热工程的发展都寄予厚望,要大力发展供热工程技术,因此本文主要讲述供热工程的主要任务及研究内容和供热工程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以及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问题来抛砖引玉。Abstract: The use of fire, the invention of the ste

2、am engine and the use of atomic energy, so that the history of human use of energy has gone through four major breakthrough, but also brought a hea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evolve3.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con

3、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China's heating project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rapidly,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heating are high hop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to be vigorously development of heat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ain task of heating enginee

4、ring and research content and heating engineer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nd heat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to serve as a catalyst关键词:供热工程 国内 国外 发展正文一、供热工程的主要任务及研究内容供热工程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为热用系统(如供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提供热能的供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供暖系统是以人工技术把热源的热量通过热媒输送管道送到热用户的散热设备,

5、为建筑物供给所要求的热量,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环境。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力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热源是供热系统热媒的来源,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区域锅炉房和热电厂。在此热源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热水或蒸汽加热。此外也可以利用核能、太阳能、地热、电能、工业余热作为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热网是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道系统。热用户是集中供热系统利用热能的用户,如室内供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以及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供热系统,称为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系统,称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由热电厂同时供电和供热的综合

6、供应方式称为热电联产。2 二、我国供热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远古时期,就有钻木取火的传说,西安半坡村挖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的房屋中,就有发现有长方形灶炕,屋顶有小孔用意排烟,还有双连灶形的火炕,在今古图书集成中记载,夏、商、周时期就有供暖火炉。从出土的古墓中表明,汉代就有炉灶和带烟道的局部供暖设备。火地是我国宫殿中常用的供暖方式,至今在北京故宫和颐和园中还完整的保存着。这些利用烟气供暖的方式,如火炉、火墙和火炕等,在我国北方农村还被广泛的使用着。在旧中国,只有在大城市为数很少的建筑中,装设了集中式供热系统,如当时的北京六国饭店、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体育馆、东单的德国医院等。被视为高贵的建筑设备。在

7、工厂中,对生产工艺用热,大多只装设简陋的锅炉设备及供热管道。供热事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供暖和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东北、西北、华北三北地区,许多民用楼房建筑和大多数工业企业都装设了集中式供暖系统。不少城镇实现了集中供热。4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主要以学习原苏联的技术为主。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从而促进了供热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时代的特点。从仿制国外产品转向自主开发,60年代开始,我国能够自行设计开发大中小型的成套供热设备及各种锅炉。设计和制

8、造各种铸铁、钢制和铝合金散热器。热水供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公共建筑的蒸汽采暖方式逐步被替代,城镇集中供热事业迅速发展起来。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多种供暖系统形式的应用和新型散热设备的研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工业企业中高温水供暖系统,钢制供暖辐射的应用、新型钢串片、钢板模压等散热器的研制和应用,星级宾馆中供暖与空调相结合的风机盘管系统等。1987年颁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989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90年颁布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此后,不断完善制定相应配套设计法规文件,对供热设计的发展起

9、到了保证作用。截止到2000年,城市供热面积达11.077亿,城市供热面积中住宅面积占60%以上。太阳能和地热能用于供暖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在西北地区,北京、天津等地,80年代建造了一批太阳能供暖建筑。天津、北京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地热能供暖。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开展了地热能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地热能供暖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此外,供暖技术的研究工作,供暖系统设计优化和电算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技术方面,今年来也获得长足进步。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可以说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发展的。伴随着当时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兴建了区域性热电厂,如北京、保定、石家庄、郑州、洛阳、西安、兰州、

10、太原、包头、吉林、哈尔滨、富拉尔基等地,为我国发展热电联产事业奠下基础。近十年多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节能工作受到日益重视和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集中供热事业,无论在供热规模还是供热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集中供热技术的发展,主要方面有:高参数、大容量供热机组的热电厂和大型区域锅炉房的兴建,为大、中型城市集中供热,开辟了广阔前景。改造凝气式发电厂为热电厂,采用汽轮机气缸开孔抽气或在导气管中开孔抽气,或利用凝汽器低真空运行加热热网循环水的方式,改造中、小型老旧凝气机组,是发电耗煤大大降低,并为城市集中供热提供热源。改变了多年来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系统单一的系统模式,初步形成

11、集中供热系统形式多样化的局面。预制供热保温管直埋敷设的较广应用,改变了以前主要采用地沟敷设的形式,节约管网投资和便于施工。一些新型的供热管道的附件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集中供热系统优化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和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设计、施工基础资料3三、供热工程在国外的发展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集中供热事业,长时期来是以积极发展热电厂供热作为主要技术发展政策。前苏联集中供热规模,居世界首位。1980年前苏联的热电厂总装机容量为9600万千瓦。全国工业与民用的年总供热量中,70%由集中供热方式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供热。全国热电厂的总年供量约为55亿GJ。由于热

12、点联产,单就前苏联能源电力部所属的热电厂,就节约了6800万吨标煤。莫斯科的集中供热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供热系统。据1980年资料,市区有14座热电厂,供热机组78台,总容量为585万千瓦,供热能力达每小时45200GJ。在室外温度较低时,投入系统运行的高峰热水锅炉共有71台,供热能力为每小时41100GJ。热线干线长达3000多千米,向500多个工业企业和四万多座建筑供热。热水网路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50、70,热水网路与供暖热用户的连接大多采用直接连接方式。热电厂供热系统供热量占全市用热量的60%,其余由区域锅炉房供热。城市的集中供热普及率接近100%。地处寒冷气候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丹

13、麦、芬兰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速。城市的集中供热普及率比较高。据1982年资料,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集中供热普及率35%。丹麦的集中供热系统,遍及全国城镇,向全国13以上的居民供暖和热水供应。这些国家的热水网路设计供水温度大多数为120左右,网路与供暖热用户的连接方式多采用间接连接方式。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重建工作,为发展集中供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除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已有规模较大的集中供热系统外,在鲁尔地区和莱茵河下游,还有建立了几个城市的城际供热系统。在一些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如美、英、法等国家,由于早期多以区域锅炉房供热来发展集中供热事业,因此

14、目前区域锅炉房供热仍占较大比例,如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供热公司,采用蒸汽管网向部分城市的约4000幢大楼供热。据1985年资料,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由八座区域性蒸汽锅炉房、三座大型焚烧垃圾的锅炉房和一座热电厂所组成。由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也促使这些国家更重视发展热电联产,如美国在1978年通过国家能源法,就制定了促进热电联产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倾斜政策。供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随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各国供暖技术的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1四、我国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问题虽然在建国五十年来,我国供热工程建设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整个供热系

15、统的热能利用效率、供热产品设备品种和质量、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自控水平等方面,仍有不少差距,有待提高。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即不但研究开发供热领域的新技术与新设备,同时要加强新建建筑的保温,也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设的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已达到增加供暖面积不增能耗的目的。采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余热综合利用等。在这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如地源热泵、城市污水水源热泵、秸秆利用等,但还需加大力度推进才能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应有一批高素质,技术过硬的一线工作者,同时采用先进的自控手段,在满足供热要求下,减少燃料、电、水的耗量,实现节能减排。1总结虽然我国的和外国的供热工程发展和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要使得效率的最大利用,所以更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学习,为供热的发展进我们的微薄之。参考文献:1供热工程 李德英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2供热工程 贺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第四版3供热工程 贺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年11月第一版4供热工程 田玉卓 闫全英 赵秉文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