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66697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周易哲学演讲录看牟宗三对儒家哲学的阐释0311247 田致远 哲学系哲学专业【摘要】周易哲学演讲录不仅是反映牟宗三后期易学思想的代表作,而且也是他通过周易哲学进而阐释整个儒家哲学的重要论著。本文从“纵贯而下的生命进路”、“尊乾法坤的道德实践”、“方向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协调“圆而神”与方以智的和合”、“融贯中西的尝试对康德道德哲学观念的摄化”等四个方面对牟宗三阐释儒家哲学的有关内容作了梳理,并进而予以了初步的评析。【关键字】道德的形上学 超越而内在 尊乾法坤 道德自律【正文】易传作为儒家的玄思,表现出了儒家之理智的俊逸,对于了解儒家的道德形而上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周易哲学演讲录是在牟宗三先生晚年于

2、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周易”课程的纪录的基础上润色而成的。在本书中,牟宗三不仅阐释了“易”、“道”、“元、亨、利、贞”、“几”、“神”、“简易”以及“寂感”等周易中的重要概念,而且通过诠释易传的义理,牟宗三也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相比于他早年写的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研究汉易象数、重视中国自然哲学的层面牟宗三先生在评述自己早年所作的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时说:“此书既只是吾之学思之开端起步,故只能算是青年不成熟之作品。它所展示之理境是青年人所可及者,亦是青年人所可喜欢者。它的价值在整理汉易并结束胡煦与焦循之易学。”“于易经,吾当时所能理解而感兴趣的就是通过卦爻象数以观气化这种中国式的自然哲学

3、(生成哲学)。至于就经文而正视易传,把易传视作孔门义理,以形成儒家的道德形上学,这是吾后来的工作,此并非吾当时所能了解,且亦根本不解,故亦无兴趣。”1988年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重印誌言,牟宗三后期的易学思想更偏重于对于儒家道德的形上学之基本理论特质的阐释。由于本书在大陆出版不久,其重要性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本文所做的,只是对牟宗三先生阐释儒家哲学的有关思想予以初步的梳理和评析。我认为,此书关于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宇宙秩序即是道德秩序”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78页:“所以儒家发展到了中庸易传,它一定是宇宙秩序即是道德秩序,它这两个一定是合一的,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周易代表

4、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以形上学本身为主(包括本体论与宇宙论),而从道德的进路入,以由道德性自身所见的本源渗透至宇宙之本源,故曰道德的形上学。”。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梳理牟宗三的有关思想。一、纵贯而下的生命进路牟宗三认为,周易、中庸代表了儒家体系中与孟子不同的一条生命进路。“孟子坚主仁义内在于人心,可谓即心见性,即就心来说性。心就是具有仁、义、礼、智四端的心。这一思路可称为道德的进路(Moral approach) 。中庸、易传代表的一路不从仁义内在的道德心讲,而是从天命、天道的下贯讲。这一思路的开始已与孟子的不同,但是它的终结可与孟子一路的终结相会合。它可以称为宇宙论的进路(

5、Cosmological approach)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八讲,转引自互联网站:网上读书园地论坛读书参考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网址:http:/ Subjectivity) 立即形成。当然,这主体不是生物学或心理学上所谓的主体,即是说,它不是形而下的,不是有身之患的身,不是苦罪根源的臭皮囊,而是形而上的、体现价值的、真实无妄的主体。孔子所说的仁,孟子所说的性善,都由此真实主体而导出。中国人性论中之主流,便是这样形成的。”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三讲,转引自互联网站:网上读书园地论坛读书参考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网址:http:/ creativeness证实,从我们自己的道德的

6、创造性来证实这个天命不已也是创造的,所以,从知性就可以知天。”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58页孟子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心上)孟子以心说性,我们的心性禀赋于天,所以知天并非不可能的,从我们内在的道德创造性上,从道德实践上即可顺知天命。通过性体来表现道,完成道,使道生生不息,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以儒家讲修身养性,将德性生命看作根本的东西。心体、性体、道体通而为一,这便是一个纵贯系统。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60页,“心体、形体、道体通而为一是纵贯系统,(以下引言略)”这个系统是超越而内在的,道体并不是高高在上,而与我们的心性相通,所以我们

7、在完成道德的创造性时便可以找到与天地宇宙的和合之道,生命便有了安身立命之处,用牟宗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提得住”。这样,“超越的天地宇宙对于人而言不是外在而是内在的。通过向内在的人格世界的不断开拓,吾人自我就可以在成就德性生命的同时,在个人的内在精神生命与天地宇宙之纯亦不已的创造生命之间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与贯通。”李翔海:后现代视域中的现代新儒学,周易研究中心,转引自互联网二、尊乾法坤的道德实践周易建立了一个纵贯而下的生命系统,它不仅完成了由宇宙本体论的建构,也为儒家通过道德实践完成天命提供了本体论的依据。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性体是禀赋了天命的,作为“三极”之一的人,如何在天地宇宙

8、间顺应天命、完成自己道德的创造性呢?乾健坤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看到天地的健行不息和坚定不移的创造性,便觉悟到自己亦要效法天道,这种天人之间的感通是道德修养开始的基础。具体实践上则要“尊乾法坤”。牟宗三强调,道德实践是一种工夫。“尊乾就是以创造原则为尊,为纲领,法坤就是取法于坤。终成原则代表母道,照宇宙论讲,坤是终成原则。法坤是照我们人生的修养之道讲,取法于坤就是做道德的修养工夫,道德的实践都是坤道。” 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22页道德修养的创造性开始于乾卦,其完成则体现在坤卦上。坤文言中有云,“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什么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

9、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一种工夫。程颐讲“涵养须用敬”,张君劢讲“敬表示生命的凝聚”转引自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36页,“敬”是道德的概念,通过敬来凝聚自己的生命,才能立得住,然后才能以“义”来方正外面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出,儒家讲道德实践,从来不是脱离社会的,从一开始就带有现实主义的精神,所谓“内圣外王”便是追求这样一种道德的理想主义境界,生命在天地之间推拓得开。“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这句也是讲“尊乾法坤”。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我们人的道德实践工夫就是穷理尽性”,“穷理就是穷道德法则。道德法则从哪里来?从意志的自由。照儒家讲从哪里来?理于义呀!仁义从哪里来?仁义最后的根

10、源是什么?就是心:论语所言仁,孟子所言四端之心。”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89页易传讲易简原则,“易简”是从第一义上讲,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附庸。最根源处最是简单容易。周易系辞上传中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在道德实践上,“尊乾法坤”就是最简单的原则,它强调自律道德用康德的话,就是意志自律(autonomy of will)。牟宗三认为,意志自律才有真正的道德法则。“假若你讲他律道德,道德法则不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所自立、自律,而由其他的条件替你建立,那么,这个道德一定很麻烦,因为你要知道很多外在条件嘛!外在条件无穷无尽,你怎能知道那么多呢?”同上书,第34页他律道德是在形而下的

11、层面繁纷缛杂地说,并往往与知识、科学等纠缠不清;而自律道德则是在第一义的地方下工夫。自律道德靠什么呢?牟宗三先生推崇王阳明的“良知”,即孟子讲的“四端之心”(其实至此为止,虽然周易、中庸与孟子走的不是一个进路,在这儿已经收归为一。)良知是心的本质作用,这个心是根源的道德的心。王阳明讲良知的虚灵明觉,即寂即感,“道德价值上的知,从及物的知收回来而虚灵明觉,决定一个方向,它就是主宰,给我们一个存在的道德的决断。”良知作为主体,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主观上是取其活动意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灵知明觉;客观上它是“理的意义的客观”,因为“良知本身是天理”,它与天命通而为一 ;而在绝对意义上,良知是“乾坤万有基”,是“天地万物的根基、超越的基础、存有论的基础”。本段以上引文均摘自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95页这是王阳明的“良知三义”。有善有恶意之动,人总有私心杂念的,如何纯化道德、完成君子人格?牟宗三这样讲,“良知驾临乎意念之上,自知其为善抑为恶。故阳明特别提出一个致字。唯致良知,始可全心之德、心之理。良知知事之当做与不当做,是人心中之定盘针。人心中有此定盘针,心德之实现才得到保证。”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十讲,转引自互联网站:网上读书园地论坛读书参考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网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