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66275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力量与生命[2].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黏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 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本课以“顽石中的生命,力量之美,思想的表达,传递精神内涵,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五个小标题,对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当代的外国

2、雕塑作品,做了学习方向的指引。欣赏雕塑艺术应从雕塑的本质意识把握,即体积意识、环境意识和象征意识。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即体检意识。雕塑作品形象单纯,不可能做复杂精细的描绘,所以通常赋予形体以象征性来表达主题,这就是象征意识。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这就必需注重环境意识。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欣赏古希腊和

3、文艺复兴时期外国的雕塑艺术。以设疑探究的欣赏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艺术特点与成就,以及这些雕塑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文化精神。第二课时重点欣赏18、19、20世纪外国的雕塑艺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18、19、20世纪外国雕塑的艺术特点与成就,以及这些雕塑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文化精神。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外国各个历史时期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了解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点。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感受雕塑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领悟雕塑家表达

4、的思想和传递的精神内涵。创造目标: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对作品新的认识。发挥想象力,尝试创造雕塑的多种表现形式。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18、19世纪的雕塑,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雕塑。教学难点:理解雕塑作品所蕴涵的时代文化精神和雕塑家所表达的思想。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外国雕塑相关的图片及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拍摄些学校雕塑或城市雕塑的高品质图片。学生准备: 1.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作课件于课堂交流。2.拍摄身边雕塑的高品质图片。四、外国雕塑艺术的赏析方法和要点1.观察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2.赏析作品,掌握作品的艺术语言和本质特

5、征。3.思考探讨,领悟作品表达的思想和传递的精神内涵。教学过程与方法 顽石中的生命示例作品维伦多夫的维纳斯1.基本信息:它于1909年发现于奥地利的维伦多夫,故被称作“维伦多夫的维纳斯”,采用石灰石雕成,是西方史前时代最形象、最著名也最精彩的女性雕像。高11厘米,宽5厘米。2.艺术语言:雕刻手法单纯、简洁,写实与抽象并重,却具有极强烈的表现力。整个维纳斯的处理全集中在与生育相关的部位,着力突出那种丰乳肥臀的壮硕感,从而使她成为一种繁殖力的象征,一个值得崇拜的偶像。3.时代文化精神:对于史前人来讲,种族的繁衍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体现他们的这种观念和理想,史前人没有受什么规范的约束,只是把那些

6、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本质特征和形态组合成一个完整结实的团块,使这个小小的雕塑形象具有了厚重感。每个细部几乎都是由基本的几何形(圆形或圆柱形)构成的,它们融入整体,显得那么浑然天成、生动有力,真可以说把雕塑艺术的一些最基本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主体的感受与追求,以与之适应的形式,突出地体现出来。4.教法建议:社会学式鉴赏,使学生了解史前人类的社会现状,从而深刻理解作品,它的艺术造型将生命之源融入一块石头中。示例作品: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1.基本信息:希腊时期,大理石,高204厘米,亚历山德罗斯。1820年在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被发现,现藏法国卢浮宫博物馆。2.艺术语言: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

7、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种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庄严崇高而端庄,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

8、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3.时代文化精神:整尊雕像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4.教法建议:感悟式欣赏。通过观察,领悟作品独特的美,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力量之美示例作品:掷铁饼者1.基本信息:大理石雕复制品,原作为青铜,高约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希腊雕刻家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2.艺术语言:这座雕像的构图把复杂、矛盾的动作归结成鲜明生动、富有说服力的姿

9、态,这种姿态给予人一种集中、全神贯注的感觉。尤见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过程,表现了一种和谐理想的动态美。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张开的双肩和扁担似的手臂很对称,同时掷铁饼者两只手臂的线条和他拖在后边的左大腿的线条联合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其轮廓如同一只拉开的弓,腿和手臂联成一个图案,身体各部分的结构也体现了一种肯定和稳固性。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他的大腿和躯干在上边形成了两个彼此相等的对角线。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整个艺术形象健美而动人。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

10、运动姿态的雕塑树立了榜样。3.时代文化精神:掷铁饼者雕像被公认为体育运动和健美体魄的象征,表现了一种和谐理想的动态美。这件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表明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4.教法建议:设疑探究,让学生掌握雕塑家精湛的雕塑技艺,雕塑家在一个固定姿态的空间上表现着时间性,雕塑家以敏锐的观察抓住了掷铁饼者最用力的一瞬间动作,尽管在形体上是紧张的,但是整个雕像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感觉。示例作品:拉奥孔1.基本信息: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1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造型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

11、次的典范。 2.艺术语言:雕塑家在作品的构图上有着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型,其中人物拉奥孔的形体较大,其他人物较小,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构图。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非凡的构图想象力。作品中人物刻画得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这是一组忠实再现自然并善于进行美的加工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是古希腊最著名、最经典的雕塑杰作之一。3.时代文化精神:拉奥孔在表现爱国者与神的悲剧性冲突上的鲜明,在人体解剖上的精通,在构图上的纯熟与完整,

12、都无愧于一座群雕名作。但由于作品过于强调人物极度痛苦的外在形态,缺少更深刻的心理刻划,所以并非是艺术上极臻之作。拉奥孔鲜明又突出地显示了希腊时代雕塑的激情特征,从而成为该时代的典型代表作品。4.教法建议:设疑探究群雕的构图,领悟作品的悲剧色彩和力量之美。思想的表达示例作品:摩西像1.基本信息: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131516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2.艺术语言: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像,头威严地竖立着一对犄角,奕奕有神的目光,曲着的右腿,宛如要举足站起的模样。牙齿咬紧着,像要吞噬什么东西。眼睛又大又美,直望着,射出火焰似的光。头发很短,胡须如浪花般直垂

13、下来,长得要用手去支拂。臂与手像是老人的,血管突得很显明,但他的手长长的,巨大的双膝似乎与身体其他各部不相调和,它们占据全身面积的四分之一。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样,纯粹是一种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写实,而是适应造型上衬托的需要。因为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显著。3.时代文化精神: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翡冷翠派艺术的特色,亦是罗马雕刻的作风,即明白与简洁。4.教法建议:社会学式鉴赏。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知识,了解米开朗基罗这位伟大雕塑家和他作品的艺术特点。示例作品:伏尔泰坐像1.基本信息: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

14、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还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乌东(17411828年)在乌东众多的杰作中,比较著名的一件就是伏尔泰坐像。这座雕像创作于17781780年,现藏于法国法布博物馆。2.艺术语言:伏尔泰被表现为身穿古代宽敞的长袍,身躯前倾,面带嘲讽微笑的形象。宽松的长袍几乎遮盖了年逾八旬伏尔泰的孱弱身躯,其流畅概括的衣纹又显示出稳重的造型感,使人物产生一种庄严高尚的气质。这位思想家虽年岁已高,但颜容仍然焕发着锐气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别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现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内心的无穷奥秘。伏尔泰的面庞瘦削,但是他敏锐的大眼

15、睛传递出内心的激情,他的嘴角流露着一种嘲讽的微笑。在这件雕塑面前,人们似乎可以感到伏尔泰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变化和活动着,在他的脸上焕发着永远清新的智慧。3.时代文化精神:当时伏尔泰已是84岁高龄,且刚结束长期被放逐国外的流浪生活不久。所以雕像自然地流露出伏尔泰明显的老态和瘦弱的身躯。但是,通过他神采奕奕的脸部表情,特别是他那似能洞察一切的敏锐目光,人们仍能感觉到这位反对封建专制的不屈斗士的聪明才智。他身穿古罗马式长袍,既自然地掩盖了老年人形体上的缺陷,又使雕像具有雄浑、庄严的风格。他头上的一条象征不朽的束发带,加强了这位杰出思想家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4.教法建议:比较欣赏,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16、进行比较,重点让学生知道,文艺复兴的雕塑作品极力颂扬人的智慧和人的价值,而乌东的这件作品运用古典主义艺术的技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把人物的性格、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赋予雕像以生命和精神。示例作品:思想者1.基本信息:奥古斯特罗丹创作于18801900 年,青铜,198129.5134厘米,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多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后来思想者被独立出来,放大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