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661954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一、教材分析单元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

2、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抓住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一主题,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4、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三、重难点:1、本单元的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

3、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单元课时安排:9、寓言二则2课时 10、惊弓之鸟2课时11、画杨桃 2课时 12、想别人没想到1课时语文园地三 4课时9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学 科:语 文年 级:三年级课 时: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会认、会读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感受课文内容;通过课外积累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情感与价值 从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难点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寓意。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前准备教师 制作PPT课件。学生 搜集相

4、关资料。导学流程导 案学 案新课引入 一、导入新知 1、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说说什么是寓言?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是指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3、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了? 4、用铅笔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5、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后来,他还丢过羊么?6、 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7、读完故事,你懂的了什么? 预习探究交流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1、 组内交流3、4、5。指名汇报。并用“因为所以”句式练习说出丢羊的原因。2、讨论第6题,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适时点拨。3、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第2

5、题,告诉学生古今词意是有变化的。重点提示:“牢”现在是“监管犯人的地方”,课文是指“羊圈”。4、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检查预习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生说说哪些字音要注意?小老师带读。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提示:“窟窿”都是“穴”头,“窿”的下右边“生”上有一横。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达标测评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互改 及时反馈1、练习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2个,组词一个。3、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板书设计 起因-圈破羊丢亡羊补牢 经过- 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结果-修补羊圈,知错改错 导学反思9 寓言两则 南辕北辙学 科:语 文年 级:三年级课

6、 时: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会读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感受课文内容;通过课外积累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情感与价值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感受课文内容;通过课外积累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重难点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寓意。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前准备教师 制作PPT课件。学生 搜集资料。导学流程导 案学 案新课引入一、复习引人:什么是寓言?二、展示生字词的学习。1、指名上黑板填写汉字,组内检查,订正。2、师生检查,学生带读词语。3、说说这几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提

7、示:“缠”的右边是半包围结构。1、看拼音写汉字,并读一读pn chanyng yowng yang b lo( ) ( ) ( )2、理解下列词语。南辕北辙: 好把式:盘缠: 3、借助拼音读生字、新词,并将课文读通顺。 4、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生字。5、那个人认为他的马跑得 ,车夫是个,带的盘缠,所以一定能到楚国,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6、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预习探究交流展示。 探究对课文的理解:1、小组交流对第5题的理解,指名汇报。2、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那个人”的狂妄无知和朋友友善的劝说。3、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4、总结: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大意和学后

8、的收获。5、汇报: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检查预习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3、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品读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指导。1、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那个人”的狂妄无知和朋友友善的劝说。2、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大意和学后的收获。3、汇报: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板书设计 总起- 去楚国却向相反方向走 分析- 马快 -车夫本领高 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 盘缠多 总结 - 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导学反思10 惊弓之鸟学 科语文年 级三年级课 时第一课时学

9、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过程与方法通过成语故事,再观察课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与价值学习更赢善于观察,善国土思考的思维方法。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惊弓之鸟含义。难点理解、明白更赢的思维过程。学前准备教师生字、词、PPT课件学生字典。导学流程导案学案新课引入1、导入新课,揭示课文题目;2、出示课件、解题。出示自学思考题:1、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2、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共议;3、“鸟”在本课指什么?预习探究查字典。1、理解“能手”“悲惨”“孤单失群”含义;2、更赢是谁?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他们?3、学习中你有哪些疑问?检查预习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汇

10、报字词学习情况;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所明白了什么?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更赢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下雁来?更赢怎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同去的人为什么不能像更赢这样呢?(在文中找重点句子,仔细品味)达标测评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改、及时反馈1、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号更赢(gng gng) 拉弦(xun xin)愈合(y yu)2、区别形近字:惨( )愈( )拼( )魏( )渗( )愉( )瓶( )巍( )3、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2遍10 惊弓之鸟学 科语文年 级三年级课 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11、“惊弓之鸟”的含义;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开动脑筋的好习惯;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赢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学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学生生字卡片导学流程导案学案新课引入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2、认真读课文,明确写作顺序1、理清文章叙述顺序2、全班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更赢怎么知道不用简明就能把大雁射下来?预习探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1、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明确更赢怎么知道不用简明就能把大雁射下来?2、第一句写了什么?3、第二句写什么?4、后两句写什么?检查预习师检查学生预习1、反馈作业2、检查朗读品读重点课文第九自然段。1、更赢

12、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下雁来?更赢怎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2、同去的人为什么不能像更赢这样呢? 达标测评 小结。1、解释“惊弓之鸟”的含义?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飞得慢 叫得惨 观察受过伤 孤单失群 分析害怕 高飞 判断导学反思11画杨桃学 科:语 文年 级:三年级课 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 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 6 个会认的字和 12 个会写的字, 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我能弄懂“半晌、审视、严肃、受用、想当然”等词语的意思。3、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与价值1、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