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常见疾病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65998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鼠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鼠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鼠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鼠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鼠常见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鼠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鼠常见疾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鼠常见疾病 摘要: 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可引起小鼠发病甚至死亡,使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时 间的极大浪费。有些病源呈隐性感染,可使实验结果受到极大干扰,以致导致错误的结论。 有些疾病为人畜共患病,则更加具有危险性。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可引起小鼠发病甚至死亡,使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 浪费。有些病源呈隐性感染,可使实验结果受到极大干扰,以致导致错误的结论。有些疾病 为人畜共患病,则更加具有危险性。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一、鼠痘(Mouse Pox)由鼠痘病毒(poxvirus of mice,MPV)引起,多呈爆发性流行,致死率较高,常造成小鼠全群 淘汰,危害极大。临床表

2、现以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为特征,故又 称脱脚病病毒(ectromelis virus)。1. 分布及病原鼠痘在我国鼠群中呈散发性流行。MPV 属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正痘病毒属,本病的自然宿主为小鼠,不同品系小鼠的易感性差异很大,A、DBA、C3H等品系易感,C57BL对MPV的抵抗力强,呈隐性感染,因而成 为主要的潜在疫源。本病常常感染野生小鼠,使野生小鼠成为另一种危险的传染源。2. 流行病学MPV病毒经皮肤伤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妊娠母鼠可将病毒垂直感染给胎儿。另外在 动物实验中如病毒传代、肿瘤移植,可将病毒直接接种给小鼠,而导致小鼠感染。3. 临床症状首次感染

3、的小鼠多呈急性型发病,病鼠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于412小时内死亡。亚急性 型(皮肤型)病鼠口、脸、鼻、眼睑肿胀甚至破溃,四肢及尾部肿胀破溃有浆液性分泌物, 随后结痂进而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坏疽, 12 天坏疽部位脱落。还可引起孕鼠流产。慢性 型病鼠由上两种病型鼠迁延转化而来,见于本病流行后期,生长发育缓慢,产仔数明显减少。4. 病理病理解剖可见全身脏器几乎均被累及,其中以脾、肝、淋巴结与皮肤的病变最重。脾肝表面 可见淡黄或白色坏死灶,严重者可全部坏死。5. 诊断 本病的诊断可根据鼠痘的典型特征如头部,眼睑,四肢及尾肿胀溃烂或脱落作出初步诊断, 然后分离病毒或利用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抗体而确诊

4、。6. 预防 为了预防本病,应严格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出入饲养区,防止野生动物接触小鼠。从外单位 引种时必须确保无本病,方可混群。发病动物立即全群淘汰处死,尸体焚烧,饲养室薰蒸消 毒,封闭三个月。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LCM)LCM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 LCMV)引起 的人和许多种动物的人畜共患病。小鼠感染后呈三种病型即内脏型、大脑型和迟发型;人类 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1. 分布啮齿类鼠科和仓鼠科动物是LCMV的自然宿主。目前我国

5、鼠群中仍有LCM散发性流行。人 类感染LCMV也非常广泛,我国及世界各地有关报道很多。因此,应致力于建立无LCMV的 鼠群。2. 病原LCMV属砂粒病毒科砂粒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LCMV耐酸碱能力极 差,极不耐热,偏酸或偏碱、紫外线、加热均可将其灭活。对化学消毒剂敏感,乙醚、0、1 甲醛、去污剂都能杀死LCMV,但石炭酸对其影响较小。3. 流行病学LCM 为人畜共患病,小鼠、豚鼠、仓鼠、犬、猴、鸡、兔和棉鼠均易感,有实验证明金黄地 鼠对LCMV易感,而大鼠则不易感。只有持续感染的小鼠和急性感染的仓鼠能传播病毒。病 鼠通过唾液、尿和鼻分泌物排出病毒。健康鼠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6、乳鼠通过乳或子宫垂直感 染,许多鼠成为不发病的隐性带毒者。LCMV病毒是非溶细胞性病毒,在动物体内增殖并不对机体产生损害,而是动物本身对病毒 的免疫反应,导致对机体的损害而表现出临床症状。急性感染的小鼠由于不同的组织和病毒 数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反应强烈的引起动物死亡,反应不强烈的小鼠则转成持续 或慢性感染。子宫内感染至出生12天时感染的小鼠视病毒为“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 反应,也不出现病变,而成为终身带毒排毒者。LCM病毒在T细胞内增殖导致其功能的丧失, 从而影响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所有以上几点,都利于引起LCMV的持续感染。4. 临床症状LCM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7、内脏型、大脑型和迟发型。内脏型LCM小鼠 表现被毛粗乱、结膜炎,有时出现腹水。大脑型LCM由脑内及神经途径感染而产生,病鼠表 现为脑内接种后 56 天,有的小鼠突然死亡,其它小鼠表现被毛粗乱、懒动、嗜睡、消瘦, 常见结膜炎和面部水肿。倒提时小鼠头部震颤,肢体痉挛,后肢强直性伸展。小鼠于出现上述 症状后13天死亡。迟发型LCM常发生于子宫内感染和出生后12天感染的小鼠,病毒 在体内增殖,但无症状,直到九个月后,可见病鼠体重减轻、被毛粗乱、蛋白尿、腹水、弓 背等症状。人类感染 LCM 后,表现为流感样疾病,患者感染后 12 周,出现恶心、厌食、发烧等症状, 在恢复期 10患者可出现腮腺炎和睾丸炎。

8、还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脊髓炎,表现 为双侧乳头水肿、精神错乱、四肢麻痹、颈部强直、厌食、头痛等症状。5. 病理小鼠感染LCMV后,大脑型LCM在胸腔、腹腔内可见浆液性渗出物,软脑膜和脉络丛有单 核细胞浸润,于 69 天达到高峰,并密集于珠网膜池和各脑室的脉络丛中。电镜下可见特 征性的脉络丛上皮细胞胞浆内包涵体。内脏型LCM在感染后6天肝脏内可见小叶性肝炎, 散见嗜酸性细胞坏死区。迟发性 LCM 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肾脏的肾小球 和脑脉络丛等组织。6. 诊断LCM 的诊断可通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及血清学试验来进行。取病鼠病理组织制成冰冻切片, 采用免疫荧光试验确定细胞浆内特异性

9、的病毒抗原包涵体的存在。还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检测LCMV抗体。7. 预防由于野鼠常常携带LCMV,因此饲养区必须防止野鼠进入。饲料应妥善保存,防止野鼠污染。 饲养室应降低饲养密度,加强管理。一旦鼠群感染LCMV,应将整群全部淘汰,尸体焚烧。 以血清学方法检测小鼠,取无LCMV血症和抗体的小鼠为母鼠,进行剖腹产手术,人工代乳 仔鼠,饲养繁殖,可以建立无LCMV的鼠群。三、仙台病毒感染(Sendai Virus infections)小鼠仙台病毒很难控制,常呈隐性感染,急性型多见于20 日龄左右乳鼠,表现呼吸道症状。 仙台病毒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如改变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改

10、变被感染 的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及其致癌性。1. 分布和病原 小鼠仙台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啮齿类动物。开放环境下饲养的实验小鼠仙台病毒感染非常普遍, 曾是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控制的难题。仙台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负链RNA,只有1个血清型,在世界范围 内分离到许多不同的毒株。仙台病毒对热及乙醚敏感,酸性条件下极易灭活。仙台病毒可凝 聚和溶解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如小鼠、豚鼠、人、鸡、大鼠、绵羊、兔的红细胞。仙台病毒 可特异性地在气管上皮细胞中复制,并于第三天从上皮细胞出芽释放。2. 流行病学 本病以冬春季多发,在未感染过病毒的易感鼠群中,新生鼠和幼鼠最易感,常发生严重的肺 炎,于35天死

11、亡。NIH、C3H、DBA/2等品系对本病毒敏感,而C57BL / 6、BALB / c等 品系对其抵抗力较强。本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鼠群中3549日龄的小鼠, 主动免疫力尚不成熟,接触本病毒后,易于感染,并成为鼠群中的传染源。3. 临床症状 小鼠感染本病后可有两种表现型。慢性型多见于幼鼠至42日龄的小鼠,呈亚临床感染,病 毒在鼠群中长期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急性型病鼠常表现临床症状,即被毛粗乱、呼吸困 难、消瘦等。孕鼠死胎率提高,新生乳鼠死亡率上升。4. 病理 病理解剖可见病鼠肺呈杨梅色,内有血性泡沫样液体,胸腔和心包腔有积液,胸膜粘连。5. 诊断 本病可依靠小鼠特异的发病日龄作

12、出初步诊断。然后可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将病鼠 的鼻咽冲洗液或肺浸液进行细胞传代,进而依靠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检 查病毒或抗体,即可确诊。在血清学方法中应用比较好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 免疫荧光试验(IFA)。6. 预防 本病防治的关键是建立无病毒感染的鼠群,严格控制新动物的引进,及时而定期进行检疫, 发现病鼠立即淘汰整个鼠群,用剖腹产技术建立新的种群。或仅保留鼠群中的成年鼠,停止 繁殖40 天以上,然后恢复再繁殖。四、小鼠病毒性传染性肝炎(Mouse Hepatitis Virus Infections)小鼠肝炎病毒MHV (Mouse Hepatitis

13、Viruc)可引起小鼠发生肝炎、脑炎和肠炎,一般呈亚 临床感染或慢性感染,而机体抵抗力低时可引起急性发病死亡,导致实验失败。 MHV 可改 变各种免疫应答参数,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对实验产生严重的干扰。1. 分布和病原MH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累见报道,在我国据报道普通鼠群的感染率可达五分之一多。MH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它有多个毒株,可分为两类,即常在呼 吸道增殖的毒株和主要在肠道增殖的毒株,前一类有MHV- 1、MHV-2等,后一类有MHV-Y 等。MHV对乙醚、氯仿敏感,不同毒株对热的抵抗力不同。MHV可在多种细胞培养物上生 长,并形成巨大的融合细胞或蚀斑。2. 流行病学

14、MHV经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自然状态下只感染小鼠。健康鼠通过接触病鼠排泄物和其污 染的物品而感染。MHV也可垂直传播。3. 临床症状小鼠感染 MHV 后,急性发病时,病鼠被毛粗乱、消瘦、精神萎靡,有时有腹水,幼鼠可见后 肢麻痹。乳鼠可发生腹泻,生长迟缓,进而死亡。小鼠感染低毒力的MHV时常常呈隐性感 染,成为鼠群中的严重传染源。4. 病理 解剖可见病鼠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和坏死灶。镜下可见肝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 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发生坏死,肝细胞呈固缩状态。脾脏发生灶性坏死。 MHV 经脑感染时 引起脱髓鞘性脑脊髓炎。5. 诊断取病鼠肝脑组织制成组织悬液,接种DBT细胞,观察特征性的巨

15、大融合细胞或蚀斑可对MHV 感染作出初步诊断。也可用ABC染色法染色病鼠肝脾组织,观察其细胞浆内MHV抗原,从 而作出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比较敏感的用于MHV检测的血清学方法,而免疫粘连血凝 试验因其简单、重复性好,在一般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在MHV检测中应注意使用多价抗 原来提高检出率。6. 预防MHV感染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时非常弱,导致血清学检查阴性。因此无MHV鼠群的 建立应坚持血清学方法、剖腹产技术及严格的饲养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反复操作,才能清除 MHV的存在。五、乳鼠流行性腹泻(Epidemic Diarrhea of Mice, EDIM)1. 分布乳鼠流行性腹泻(EDI

16、M)的病原体是小鼠轮状病毒(mouse rotavirus),高发于初生15日龄 内的小鼠,乳鼠可表现腹泻、发育迟缓、脱水等症状,偶尔死亡。EDIM在世界范围内分布, 我国开放饲养的小鼠中本病发病率也很高。2. 病原EDIM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为双股RNA病毒,其外壳上具有区别于其它轮状病毒 的特异性抗原。EDIM病毒对热敏感,pH39条件下稳定,无血凝素,对乙醚、氯仿、脱氧 胆酸盐和胰酶有抵抗力。 EDIM 病毒不能在鸡胚中生长,也不能在体外细胞培养中传代。3. 流行病学小鼠是EDIM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小鼠对本病的易感程度随日龄的增长及免疫力的提高而 下降,一般15日龄内的小鼠最为易感。C3H对其敏感,而C57BL则具有相对的抵抗力。本 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