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65792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对立是指处于一个统一体的冲突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对立是阴阳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肯定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人、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实质。对立是阴阳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2、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进展变化,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事物的进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例如: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原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炽热的阳气;而冬季原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寒冷的阴。春夏之所以温热是由于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严寒是由于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原因。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在人体,生命现象的主要冲突,是生命进展的动力,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用阴阳来表述这种冲突,就生命物质的构造和功能而言,则生命物质为阴(

3、精),生命机能为阳(气)。其运动转化过程则是阳化气,阴成形。生命就是生命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阴精与阳气、化气与成形的冲突运动,即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展正常的生命活动。有斗争就要有胜败,假如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消失阴阳胜败、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总之,阴阳的对立是用阴阳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二)阴阳互根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靠,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依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

4、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不仅相互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阴阳互根深刻地提醒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行分别性。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1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不仅要留意其差异性,而且还要留

5、意其统一性,即相互关联性,从差异中查找同一。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运用阴阳来分析说明。如上属阳,下属阴,没有上之属阳,也就无所谓下之属阴;没有下之属阴,也就无所谓上之属阳。昼属阳,夜属阴,没有昼之属阳,就无所谓夜之属阴;没有夜之属阴,也就没有昼之属阳。热属阳,寒属阴,没有热之属阳,也就无所谓寒之属阴;没有寒之属阴,也就没有热之属阳。所以说,阳依靠于阴,阴依靠于阳,每一方都以其对立的另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假如事物不具有相互依存的关联性,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无法,分析其阴阳属性,也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白。2阴阳互根是事物进展变化的条件:由于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与阳相互依靠,缺少任何一

6、方,则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事物的进展变化,阴阳二者是缺一不行的。如:就个体的生理活动而言,在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均存在着阴阳互根的关系。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生命的物质根底,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标志。物质是功能的根底,功能则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地促进养分物质的化生,而养分物质的充分,才能爱护脏腑活动功能的平衡。平衡是中国古代整体思维形态之一。平衡,又称中和、中道。平衡思维的根本特征是注意事物的均衡性、适度性。平衡思维在中医学中作为科学形态,用以论述生命运动的规律。无过无不及谓之平衡,过或不及谓之失衡。阴阳消长稳定在肯定范围内,人体以及机体与

7、环境之间,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如阴阳消长超越了肯定的限度(指维持平衡的限度,即条件),则平衡被打破,在自然界则引起灾难,在人体则引起疾病。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四季寒暑的更替,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冬至春及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气候则由寒渐渐变温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气候则由热渐渐变凉变寒,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了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定要消耗肯定的养分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养分物质(阴)的化生,又必定消耗肯定的能量(阳),运

8、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熟悉的根本动身点,这是中医学的宇宙恒动观。这种运动变化,包含着量变和质变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学说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概括为“阴平阳秘”、“阴阳匀平”,即人体中阴阳对立的统一、冲突双方根本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阴阳双方在量的变化上没有超出肯定的限度,没有突破阴阳协调的界限,所以人体脏腑活动功能正常。只有物质和功能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全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都是如此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假如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

9、在,不能生化和滋长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假如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在病理状况F,人体内的阳气和阴液,一方的缺乏可以引起另一方的亏损,阳损可以耗阴,阴损可以耗阳。即阳虚至肯定程度时,由于“无阳则阴无以化”,故可进一步损伤体内的阴液而导致阴虚,称作“阳损及阴”。如长期食欲减退的病人,多表现为脾气(阳)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阳)虚弱,化源缺乏,会导致阴(血)亏损,这可称之为阳损及阴的气血两虚证。反之,阴虚至肯定程度,由于“无阴则阳无以生”,故又可损伤体内的阳气而导致阳虚,故称作“阴损及阳”。如失血病人,由血(阴)的大量损失,气随血脱,往往会消失形寒肢冷的阳虚之候,这可称之为阴损及阳的气血两虚证。假如人体内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严峻破坏,以至一方已趋于消逝,而使其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呈现孤阳或孤阴状态。这种阴阳的相离,意味着阴阳冲突的消逝,那么生命也就马上完毕了。3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依据:由于阴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的双方或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因而阴和阳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各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在肯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也是以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为根底的。由于阴阳对立的双方没有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不行能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