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65710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者:邱玉霞,赵彦燕,李渝作者单位:(焦作市中心血站 考核信息科,河南 焦作 454000) 加入收藏夹 【摘要】 目的:提高冰冻机采血小板在制备、冰冻储存、解冻复苏、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报废。方法:分析探讨我站2 082袋冰冻血小板在制备、冰冻、储存、解冻和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与融化后出现絮状物的关系。结果:冰冻储存温度控制在(-804) ,絮状物发生率为0.3%;融化温度在42 ,融化时间不超过5 min,絮状物发生率为0.11%,与冰冻储存温度-75 、融化时间5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制订有效措

2、施,加强制备、冰冻、储存、解冻复苏、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使解冻复苏后的冰冻血小板符合质量标准,在融化中或融化后不会出现大批絮状物析出,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 冰冻机采血小板; 融化; 絮状物析出; 质量控制血小板的深低温冰冻储存及复苏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漫长历程,与新鲜血小板相比,有保存期长、可大量储存、无需预约、供应及时等优点,近十年来,临床普遍应用的冰冻机采血小板为加入终浓度为5%的二甲基亚砜(DMSO),-80 保存的机采血小板。冰冻机采血小板广泛应用于外科、妇产科手术,各类急性出血性疾病(如肝癌、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与

3、门静脉高压大出血,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等)的防治12。输入冰冻血小板后虽然血小板计数增加不明显,不如新鲜血小板,但出血症状改善明显,止血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34。我站于2002年初开展冰冻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工作,发现融化时或融化后有少量絮状物析出的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分析,找出了质量控制关键,现总结如下。1 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1 冰冻原材料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控制在采集过程中,血细胞分离机应运行正常,无冲红、脂浆出现,采血顺利,采集的血小板应外观呈淡黄色云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黄疸、气泡,无重度乳糜,容量250 ml左右,血小板含量2.51011(袋)-1。1.2 DMSO的浓度

4、和加药速度精确计算DMSO注入量,一般控制在5%终浓度为宜。因为DMSO含量过高将增加其对血小板的毒性作用,同时增加病人的生理代谢负担;含量不足达不到抑制冰晶形成的作用。加药前,尽量排尽袋内空气,加药时的振荡会使残余的空气形成大量气泡,气泡破裂产生碎片易激活凝血系统,导致絮状物出现。在加入DMSO过程中,水合作用会释放大量热能,所以应严格控制加药速度,以1 mlmin-1为宜,一边加药一边不停地轻轻摇动使之混匀,避免局部瞬间高热导致血浆蛋白和血小板膜蛋白变性。2 冰冻及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血小板冰冻储存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见表1。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的作用是减低细胞生物酶活性,从而

5、使细胞的代谢处于基本停止状态, DMSO分子量小,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冰冻血小板储存过程中,温度波动范围在(-804) 是安全的,不会引起大批血小板融化后出现絮状物5,而温度波动范围越大、时间越长,出现表1 冰冻血小板冰冻储存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加入DMSO的机采血小板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平整放于外包装盒中,迅速放入-80 以下深低温冰箱中进行速冻。一台冰箱内一次放入12袋,单袋摆平,不可两袋重叠,避免一次放入过多而引起冰箱温度升高,达不到速冻效果。(2) 冰冻血小板在储存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储存温度,否则将会因水分子在不同低

6、温条件下改变分子排列,使结晶体发生变化,还可能造成对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破坏,导致解冻复苏后的血小板悬液内有絮状物析出7。若储存温度波动范围较大,血小板内冰晶反复形成,对血小板可造成机械性损伤,同时,因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迅速变化也可造成血小板胞膜化学损伤,导致融化时絮状物的出现8。因此,储存冰冻血小板的低温冰箱温度应恒定在(-804) 。如遇冰箱除霜时,应将冰冻血小板放入另一台-80 低温冰箱中,不应放入-50 或-30 冰箱中;如遇停电,应立即启用备用电源。(3) 速冻与储存应分开处置,避免频繁打开低温冰箱门。在打开前低温冰箱的温度一定降至-80 以下,特别是新置入低温冰箱的血小板必须降至-80

7、以下方可再开冰箱出入物品。3 解冻复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冰冻血小板不同融化时间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见表2。解冻是保存的最后步骤,不正确的解冻方法同样会对血小板造成损伤。融化过程中,从-80 以下低表2 冰冻血小板不同融化时间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温冰箱中取出冰冻血小板后迅速放入42 恒温水浴箱内进行解冻复苏,边融化边轻轻摇动,水要浸没血小板保存袋,并不断移动血小板袋,保证周围水域温度在42 ,以防解冻复苏过程中温度不均使细胞内发生重结晶现象而破坏血小板细胞膜。另外,在解冻过程中不得用手捏搓未融化的血小板,以免损伤血小板导致絮状物析出。解冻时间对复苏的血小板悬液外观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解冻时间一般为23

8、min,当肉眼看不到冰块时还应在水浴箱内延长1 min左右,因冰冻血小板刚完全融化时,其内部还存在少量肉眼看不清的微细凝丝,此时从水浴箱内拿出血小板袋,可看到细小颗粒状物慢慢析出,并越来越多,最后絮状物析出,导致此袋血小板悬液外观质量不合格而报废,特别是在冷天或周围环境温度低时较易发生。在水浴箱内延长1 min左右即可保证复苏后的冰冻血小板不再因微细凝丝的存在而产生上述现象。如果融化时间过长,血小板在42 条件下可引起细胞变化,对血小板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因此,融化时间不宜超过5 min。4 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已融化的冰冻血小板应放在(222) 血小板保存箱内运输,并尽量缩短其运输时间,保证

9、在融化后2 h内输入患者体内。送血车与医院输血科、输血科与使用科室之间的运输应使用专用容器,特别是冬季更应注意,避免温度的变化造成血小板的报废。本站经过以上措施的执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解冻复苏后的冰冻血小板符合质量标准,2009年融化后的冰冻血小板仅有4袋出现了絮状物,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参考文献】 1 郭美媛,彭光平,肖萍.吉安市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情况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409.2 杨鲜平,魏绪廷.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新鲜、冰冻两种血小板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7138.3 夏穗生.血液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00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0.5 杜克清,吴绪华,刘景汉,等.冰冻机采血小板出现析出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35.6 张玉芬. 温度波动引起冰冻血小板融化后出现絮状物58例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3):333334.7 刘小雯.温度波动对血小板冻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2):129.8 刘景汉,欧阳锡林,吕留彩,等.低温保存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温度测定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2,(6):5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