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64363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对策探讨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王海英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夫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必定要求。加强农村职业教化工作和农夫工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养,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对须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夫的素养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敬重农夫意愿和农夫干脆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

2、产业就业为目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必定要求。加强农村职业教化工作和农夫工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养,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对农村劳动者和已进入非农业的农夫开展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劳动者驾驭从事非农业就业和进城务工所必需的基本学问和工作技能,为农村劳动者个人胜利实现就业转移打下基础,促使农夫工就业和城市化进程在整体上具备更强的素养基础上,从而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进城务工或经商人员已经达到九千多万人,现仍有上亿的富余

3、劳动力有待转移。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规模也将接着扩大。以人口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全省总人口是9717万,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71.1。截至2010年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已达2363万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1、 总量大且增长速度快河南是农业人口大省,长期以来河南省输出农夫工数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居于首位,农夫工总量大而且增长速度快。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数据,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已达2363万人,约占全国农夫工总量的10%(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夫工总量24223万人),与2006年河南省农村

4、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1746万人相比较,增加2341万人,3年间增加617万人,年均增加205.67万人,年增长速度达到11.78%。 2、 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夫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意浩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具调查,我省外出务工的农夫工所找到的工作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挚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夫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

5、市场、聘请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3、 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转向其次、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占49.1%和50.5%。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业、批零贸易和运输业是从事的主要行业。4、 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2010年河南在跨域转移劳动力中,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占50.2%;到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别占到省外务工人数的47.6%和2.1%;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占0.1%。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供应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

6、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5、 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10年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21-30岁的 80后人数最多,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36.3%,31-40岁70后占21.8%,排其次位;41-50岁的60后占21%,排第三位。其他年龄段的占20.9%。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6、 从文化程度看,以初中学为主2010年,我省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6%、中专5.2%、中学19.2%、初中63.7%、小学6.2%、文盲1.1%。依据以上资料显示,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培训的农夫工占当年转移

7、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不高。而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7.6,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依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须要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大多数须要接受就业培训,任务特别艰难。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培训层面。由于培训时间较短,这种培训更适合劳动技能含量低的工种。而有相当一些技能型工种,除必要的理论、基础学问培训外,还需较长的时间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2、培训的资源比较欠缺,培训的方法有待创新。目前开展农夫转移培训主要还是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

8、夫的培训基地较少。不少培训基地基础设备还不齐全,师资力气还不够强,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较大,导致一些企业急需的工种无法开办。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时间还不长,缺乏教学培训阅历和成熟的培训教材,加上农夫的素养普遍还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给培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3、培训的范围还需扩大,宣扬、资金扶持力度还需加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扬力度不够,不少农夫对转移培训和招工的信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培训扶持政策标准下,有些贫困农夫尚无实力参与培训基地的培训,尤其是一些高技能性工种的培训,政府必需加大培训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 4、转移培训就业缺乏后续的跟踪服务。转移培训工作

9、实施的自评结果显示,开展就业跟踪服务是最弱的环节。农夫在整个转移、培训、就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一次转移就业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往往较低,对于这类再推介就业问题,以及培训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帮助解决工作都做得较少。 5、农夫工技能培训重在相识,难在落实。对农夫工特殊是返乡农夫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各地政府部门亲密关注的事。然而,当前农夫工培训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培训内容与农夫工的需求有差距,农夫工普遍感觉“用不上”,“学了也白学”;农夫工不能自主选择培训专业的培训时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培训;有些部门甚至认为将农夫

10、工送进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一些地方的培训资金不足,培训走过场。6、培训深度不够,心理疏导、二次培训有待纳入培训议程。现有的培训,无论时间的支配上还是内容的设置方面都比较简洁,目的性也比较明缺,满意企业的需求。专业技能只能在肯定程度上解决农夫转移就业的问题,但是要想让农夫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仅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化等等都应当纳入到培训的议程中来。另外,随著农夫素养的提高,他们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如有很多缝纫女工有较强的学习服装设计的愿望),寻求同等、变更身份、地位的愿望也越来越剧烈。简洁的技能往往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从提高农夫就业竞争力

11、入手,开展二次培训、多次培训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7、转移就业缺少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惠政策。目前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夫,大部分企业未予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福利偏差;一些企业季节性生产明显,就业岗位不能较长时间保证;进城务工农夫子女就学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对于开办个体经营的农户,未能在税收、各种收费方面,享受肯定的实惠政策,等等。全部的这些都关系到农夫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农夫的生活质量,是转移培训就业中有待解决的后续问题。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实行的对策 1、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实行主动主动的看法

12、,加大宣扬力度,使广阔农村富余劳动力渐渐相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化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化和成人职业教化并行的农村教化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中学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化稳步有序发展,满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须要。三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别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化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实行公开招标的方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五是引导和激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

13、互动。六是充分发挥中小城市中学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2、切实加强农夫的就业心理教化。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农夫面临着各种困惑和迷茫,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巨大的生活压力,都使农夫在就业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因此,必需加强对农夫择业心理的疏导和调适,帮助农夫提高自身素养,适应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 3、创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是必需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省、市、县、乡五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劳动力需求信息沟通,逐步形成包括就业

14、信息、询问、职业介绍、平安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制,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三是要加强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 4、设立农夫培训专项经费,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加大培训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养。政府不仅要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化和普及义务教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和技能培训,建立起各种培训机构,市场为导向设定培训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好用性。同时要对农夫工进行法律学问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能够用法律学问保障自己的权益。另外,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加强培训保障。要争取各

15、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考虑从土地出让金、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和扶贫资金中提取肯定比例用于农夫培训。教化部门也支配肯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支配的实施。对于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使其适应从业岗位,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各类企业可按职工工资的肯定比例提取职工教化培训经费。 5、逐步完善农夫转移就业的保障制度,农夫转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涉及诸多方面问题,依据须要的迫切程度和可能性逐步完善。首先要设法解决生命之忧,引导用工单位将城镇工伤保险覆盖全体农夫工,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遭遇事故损害或患职业病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16、。其次是医疗保险,对于进城就业比较稳定的农夫工,可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对于流淌性强的农夫工主要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第三,探讨并解决农夫工流淌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连接以及退出养老保险的农夫工养老金权益保障问题。6、建立转移培训就业的跟踪服务体系。由于转移培训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培训,另一个就是就业。农夫在整个转移、培训、就业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次转移就业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往往较低,对于这类就业问题以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须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帮助解决。所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跟踪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培训中心建立定时定点与用人单位联系座谈,了解学员就业后的有关状况,从学员报名到培训转移就业等都实行专人负责,并定期对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了解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困难和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