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62728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中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 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 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川委发20097 号) 等有关法规和政策,保障全市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应急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我市按照“一案三制”建设 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应急体系建设。一是体制建设深入推进,为 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组织保障。按照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 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组成了由

2、市长任主任、有关市级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四县 (区)政府县(区)长为成员的“ 巴中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 并成立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共卫生 和社会安全等专项应急指挥部,组建了市、县(区)政府应急管 理办公室,各乡镇、社区设立了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机构。二是工 作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应急联动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一 岗双责”和市委、市政府 “ 问责制”的要求,制发了应急管理 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加强对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应急管理 绩效评估,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有关部门负实责、相关单位负连责的应急责任体系。1(二)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一是预案

3、制定不断完善。近年 来,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全面展开,应 急预案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全市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截止 2010 年底,全市已制定市级总体应急预案 1 个、专项预案 30 个、 部门预案 65 个、其他预案 225 个; 四县(区)制定总体应急预 案 4 个,专项预案 210 个,部门预案 308 个。二是预案演练不断 加强。组织预案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 效性。各地、各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应对突发自然灾 害、突发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 急演练,提高了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政 府门户网站等主流

4、媒体,结合 “ 10 13 国际减灾日” 、 “5 12 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加强对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全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三)应急保障体系得到加强。一是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应急救 援队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 设,逐步建立了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 消防和民兵预备役等为骨干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 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市政府成立了综 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了 24 支专业技术队伍和 20 多支专业化志 愿服务队,四县(区)政府组建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各乡镇 也组建了 10 至 30 人

5、的民兵应急班或排。二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经 费投入逐年有所增加,应急资金拨付、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储备制度初步建立。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初具规模,公2安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得到提高,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 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得到加强。各地建立了地方基本救 灾物资储备设施,提高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应急物资储备能 力。 三是应急基础设施和物资准备能力得到加强。 “ 5 12”汶 川特大地震后,全市强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应急防灾保障能力有所提升。二、“十二五”期间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一)突发自然灾害日趋严重。我市干旱、洪涝、风雹、冰雪 等气象灾害呈多发趋势,灾害性天气监测还不完善

6、,尤其对中小 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还未建立。防洪控制性工程缺乏,水 利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工程老化问题日益突出,防洪标准较 低。 民房、城市排涝设施不完善,建筑设防标准低,极易成灾。 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成灾快、暴发频率高,治理难度大。全市森 林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农林病虫害发生机率大,森林防火监管形势严峻。(二)突发事故灾难呈高发态势。近年来,我市工矿企业和工 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人流、物流快速增加,突发安全生产事故 将进入高发期。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隐患较 多;通讯电力运行压力加大;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增多; 乡、村公 路发展较快,安保设施不全,安全监管难度大;水上运输分布

7、广, 点多线长,渡口和码头不规范,大量船只存在安全隐患;城乡居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用火、用电容易酿成事故。(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确定性增强。随着城市人口和流动3人口增多,重大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增加,传染病传入和传 出的几率增大;由环境污染、药品器械引发的卫生事件成多发趋 势;全市公共卫生监测手段和检疫检测技术设备落后;动物疫病 存在突发、多发的可能性;主要传染病增多,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加大。(四)突发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当前巴中正处在跨越发展 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历 史矛盾积累和加快发展面临的新矛盾将更加突出,由就业难、社 会保障、收入差距、拆迁安置

8、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隐患增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三、“十二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 部署,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全 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 管理保障能力建设,及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巴中 “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充分考虑全市应急体系的

9、现实需 要和实际能力,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4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根据全市突发事件重大隐患源的 分布特点和现有应急体系的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部署,合理布局相关行业、部门、区域间项目。3整合资源,平战结合。有效整合社会公共服务、应急处 置资源,构建公共服务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体化,实现预防预警与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4协调配合, 系统联动。加强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平 台与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对接,促进市内有关部门、各县 (区)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立 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实现应急

10、资源的快速联动和应急体系的可靠运行。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建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决策科学、保障有 力和协同联动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健全重大灾害隐患监测预警 体系,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能力明 显增强,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减少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2分类目标自然灾害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应对突发自5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各县(区)山洪预警预报

11、系统, 及时发布山洪预警信息。暴雨洪灾、风雹灾害和冷冻冰雪等突发 气象灾害预警准确率达到 75以上,气象预报预警公众覆盖率达 到 90以上。建立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快重大地质灾 害治理和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新传入农业植物疫情及时监测率提高到 90以上;重大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下。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 0.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灾率控制在 4.5以内。事故灾难类: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到 10 以下;煤 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 3 以内,非煤矿山死亡人数控制在从业人 数万分之一以内;力争不发生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特大安全生产 事故。全市道路干线客运、危险品等运输车辆全部纳入

12、 GPS 监控; 水上交通事故救助率达到 95%以上; 民爆重大危险源监控率保持 100%;企业排污造成的较大突发环境事件隐患降低 30%,无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全市重点排污企业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公共卫生事件类:市、县(区)、乡(镇)三级医疗卫生机 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 100。食品 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 100%,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率保持 100%。 突发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覆盖率保持 100%,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理率和及时率达到 100。社会安全事件类:信息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社会 安全事件综合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建成社会治安

13、事件、突 发群体性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防控体系。重要金融业务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基本能够应对粮食、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6异常波动。四、“十二五”期间主要建设任务( 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1强化市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市应急委决策会议制度 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全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 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充实应急管理专业 人员,强化应急管理经费保障,加强装备建设,不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临危处置能力。2强化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 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专项应急指挥部 建设,强化宣教培训、信息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

14、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3强化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县(区)政府应急管理办 公室机构建设,完善机构设置,合理配置人员,足额纳入财政预 算。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建立健 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管理 办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预防预警、救援处置和善后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 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1完成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2015 年前,完成市、 县(区)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的平台建设,实现省与市、市与县(区) 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和部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满足应急值守、信息集成、指挥协调、综合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基7本功能,形成上

15、下对接、决策科学、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体系。2完善部门应急指挥系统。依托公安、安监、卫生、防汛、 国土资源、水务、农业、林业、交通运输、住建、气象、人防地 震等部门现有应急信息及指挥系统,增加投入,拓展功能,实现 应急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指令的上传与下达,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3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整合交通、 电信、 医疗救 护、消防、供水、供电、燃气等公众服务资源,在市、县(区) 两级设立公众服务热线,实现应急服务信息的快速任务分解和跟踪服务。(三)应急预案体系建设1加强预案制定的规范化建设。围绕四大类突发事件的特 点,按照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互衔接” 的预案体系要求, 不断修订综合应急预案和部门专项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基层应急 预案编制的指导督查和备案管理,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2加强预案演练的常态化建设。按照 “平战结合、城乡结 合、干群结合”的要求,实时开展应急预案的桌面推演和实战演 练,经常开展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1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继续开展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8要城镇、主要河道、重点水库、水电站的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