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62179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竹节人》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竹节人教案六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案设计第三单元第9课竹节人 主备人: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2、 感知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3、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 4、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 教学重点:理清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与同学们分享。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江苏无锡人。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68年到江苏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靖江中学语文教师,

2、靖江市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集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血经等20多种及范锡林少年大传奇,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300多万字,并有若干作品翻译介绍到日本。作品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 2、生字词读写 3、题目解说: 4、课文朗读 三、精讲点拨: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快速朗读课文,然后填写表格。 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我要关注的内容二 次 备 课 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3、阅

3、读课文,说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明确:第一部分,概述“我们”当时迷上了竹节人。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制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体现“我们”对此的深深着迷,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 第三部分,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感受理解说明性的语言 1、一篇记叙文,为什么有这么多说明性的内容? 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怎么玩竹节人,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另一方面,在说明的过程中蕴含了真切的情感。 2、找出相关语句朗读。 四、课下作业: 1、抄写字词 2、赏析课文,做旁批。 1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4、听写字词 二、精讲点拨: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学生圈画、标注出认为文中写的好的词语、句子和精彩段落。 1、推敲幽默的语言。如第22段“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中的“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2、感受理解语言的言外之意。3、教师引导难度较大的语言。如第4段“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与第6段“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中的“而”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精读课文,问题探究1、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安排记叙顺序的?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斗竹节人的那些有趣的情形,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是按照过程进行的顺序来写的,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2、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部分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是不是可以删去?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总结:学生自我总结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及收获。 四、作业:1、积累优美语句2、写一篇回忆童年的小随笔。2二 次 备 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