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61005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委党校团干部培训班讲话稿 同志们: 团市委的同志要我跟团干部讲一堂课。讲什么呢?我想,各位血气方刚,意气奋发,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收获,有快乐,也一定有困惑,有烦恼。如何正确看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课题。在这方面,曾国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我今天讲的主题叫做:曾国藩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 想必大家对曾国藩都有一定的了解。他是湘乡人,家里是荷叶塘的,在涟滨书院学习过,在涟滨书院学习一年以后就中了秀才。有些情况大家不一定清楚,如曾国藩的长相让人不敢恭维,他身高不到1米65,三角眼,背有点驼,身体清瘦。有人说曾国藩会看相,曾国藩那双眼

2、睛是有点厉害,接见不认识的人时,盯着你看却不作声,看得你心里直发毛。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曾国藩,那远远算不得高富帅,白富美是看不上的。如果说曾国藩二十多岁没找对象,在座的女青年大概十有八九看不上他,除非你会看相。但是这样一个人,他创造了奇迹。曾国藩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祖宗八代没有当官的,连个秀才都没中过。他二十八岁考取进士,从此以后逐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他的学术成果令人折服。曾国藩活了61岁,但是他写的文章有2500万字,还有的人说有3000万字,从他 28岁考取进士开始算,也就是三十三年的时间写了2500万字,意味着他每天要写2200多字的文章,中间还有十三四年打仗,生死悬于一线。曾国藩是桐

3、城学派湘乡文派的创始人,是清朝末年“宋诗运动”的领军人物,曾国藩的奏章称雄一时,家书、书信也是宝库。 他的事功令人信服。他拯时救弊,扭转乾坤,在他身边凝聚了一大批有作为的人,不仅平定了太平天国,并且造就了晚清“中兴”的局面。 他的人品令人敬服。曾国藩为人处事高风亮节,很多人被他的思想和人品吸引到身边来。梁启超说曾国藩是古今完人。曾经有人论时人对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态度,认为对左宗棠是“不敢欺”,左宗棠这个人太威猛了,没人敢欺瞒他;对待李鸿章是“不能欺”,李鸿章这个人很聪明,你想骗他都会被他看出来;对待曾国藩是“不忍欺”,曾国藩这个人太好了,不忍心欺骗他。很多人都非常敬佩曾国藩,深受他的影

4、响。如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非常佩服曾国藩,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蒋介石对于自己的爱将和身边最重要的文官都送两样东西,对他的爱将送一把剑,叫中正剑;对他最重要的文官送的是曾文正公全集。 我们今天重点说说曾国藩的为人处事,曾国藩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 第一个法宝是“诚”。何为诚?真心实意就叫做诚。儒家学说对“诚”是非常看重的,把它摆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上。儒家学说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治国平天下必先齐家,意思是你要治理天下首先要把自己的家管理好,家都管不好怎么去治理天下?要齐家必先修其身,要管好家就要修好身,要修其身必正其心,要正其心必先诚其意,要真心

5、实意的、专心专意的,要是没有这种诚意,那就学不了儒家学说,成不了大器。所以说, “诚”是儒家学说一个重要的前提。中庸认为,“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诚”贯穿在所有的事物中,如果没有“诚”就不能够成就事物。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圣人高不可攀,但是圣人的根本就是“诚”。假如我们都能够在根本上着手,真正做到了“诚”,那我们也可以成为圣人。 “诚”,我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做事专注、义无返顾;第二个方面是做人纯朴、不虚伪、不自欺欺人。做事和做人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比如说,在单位,你是一个干部,如果你的工作态度不好,不专一、不专心,工作老是做不好,单位领导怎么看待你?

6、你和领导的关系会不会好?作为领导者来说,如果说你的领导能力不强,你对下面的干部缺少关心、缺少支持,只知道要人家干事,但是关心爱护不够,干部在你的手下做事,只有无休止地工作,没有发展和放松的机会,没有方向感、成就感,你这个集体想要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就很困难。所以,做好事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诚”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就是要做好事,要专注、义无返顾;要做好人,真心实意地对待周围的人,不自欺欺人,给别人的感觉是真实的、真诚的、可以信赖的。 曾国藩对“诚”有很深入的研究、独到的思考,他把“诚”,提高到“血诚”、“拙诚”、“朴诚”这样一个境界。他在靖港之败的时候,给皇帝的奏书里说:“虽经战败,仍当竭

7、尽血诚,一力经理。”在湘乡县城曾国藩为湘军阵亡将士建有一个祠堂,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湘乡昭忠祠记,他在文章里面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州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与!”。意思就是君子的道义没有比在天下倡导忠诚更大的了。我们湘乡几个君子,即曾国藩、刘蓉、罗泽南这帮人,所以能把群众号召起来,组织起来,足迹遍及全国,就是凭着这个“拙诚”。“拙诚”的本意是简单、粗糙、完全发在内心的自然的状态。曾国藩在给家人的家书、给部属的书信中经常提到的“朴诚”,也就是自然的、没有雕饰的、真心实意的意思。曾国藩的“血诚”表明的是一种处事态度,强调的是真义血性、矢志不移。“血诚

8、”一般是讲对事物的态度。曾国藩还有一句名言,叫“打落牙齿和血吞”,就是讲被人打落牙齿,喊痛没用,哭也没用,还不如把牙齿带着血咽下去,咬牙继续干。曾国藩作为在籍的侍郎,被任命为团练大臣,虽然名义上是朝廷大员,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一个,没有幕僚,没有兵,没有钱。而且当时官场腐败、互相倾轧的风气非常不利于做事。但是曾国藩咬牙挺住,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千方百计组建团练。当时在长沙练团的时候,当地官员就总是给他出难题,一个副将甚至还唆使绿营兵丁要打他。经历过无数的艰难困苦,曾国藩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团”练成了。“拙诚”曾国藩有时用来指对事物的态度,有时也用来指对人的态度。“朴诚”则主要讲的就是对待他人的态

9、度,是自然、淳朴、真心实意,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在这里,我举曾国藩对待两个人的例子。一个是李鸿章。李鸿章智商很高,二十来岁,少年得志,他父亲跟曾国藩是同年,要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后来曾国藩回湖南办团练组建湘军的时候,他要求李鸿章做曾国藩的幕僚。李鸿章意气风发,加上他家境又好,几代都是当官的,有些不好的习气。曾国藩的幕府人员要吃完饭天才会大亮,曾国藩每天都起得很早,他也要求他的幕僚要起得很早。李鸿章才去的时候,有睡懒觉的习惯。好几次别人都吃完饭了,他还没起床。曾国藩看在眼里,没有作声。有一天早上要吃饭了,曾国藩不动筷子,下面的人也不敢动,曾国藩就叫人喊李鸿章来,李鸿章马上爬起来,衣冠

10、不整跑过去,看到一屋的人都坐在那里,曾国藩不出声地看着他,李鸿章心里非常忐忑。曾国藩说:“少荃,此间所尚者,惟一诚字耳。”意思是这里所有的人看重的就是一个“诚”字。看你怎么办。说完这句话,曾国藩起身就走了。经过这件事,李鸿章从此以后就改了睡懒觉的毛病。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呆的时间不长,但是曾国藩很看重这个人,觉得他大有作为,李鸿章很多意见他也注意倾听、注意采纳。特别是当湘军的主力围困天京的时候,当时上海的形势危急,清廷要求曾国藩派主力援助上海,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毅然决定让李鸿章自统一军,把湘军的部分主力部队拨给他,另外还让他去安徽、上海募兵,李鸿章借这个机会,很快就脱颖而出,后来李鸿章成为曾国

11、藩事业的接班人。当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时候,他心里没有把握。北洋大臣就是跟外国人打交道的,当时中国积贫积弱,跟外国人打交道是最不好打的。李鸿章专门坐船到两江总督府向曾国藩请教,曾国藩就问他自己有什么想法。李鸿章说,跟外国人打交道我就跟他们打痞子腔。曾国藩半天没作声,然后问他,这痞子腔是什么,你打一个给我看看。李鸿章意识到失言,于是请教曾国藩。曾国藩说,少荃,我觉得跟外国人打交道,还是要本着一个“诚”字,诚恳地跟人家打交道,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如果被别人抓住什么把柄,只能自取其辱。李鸿章被曾国藩一言惊醒。后来李鸿章经常跟别人讲,跟外国人打交道几十年,他的心得和体会来自他的老师曾国藩,就是

12、本着一个“诚”字,大体上还不至于受辱。还有一个人,叫做李元度,湖南平江人。李元度和曾国藩有特别的关系,曾国藩从开始搞团练组建湘军,李元度就跟着他,在此之前,他跟李元度也有很多学术上的切磋,李元度还两次救过曾国藩的命,刚才讲到的靖港之败救过一次,后来湖口战败又救过一次,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非常特别、非常密切。但是当李元度犯了错误的时候,曾国藩也是毫不护短。第一次是曾国藩在江西驻军,派李元度驻守徽州,特别叮嘱李元度不能轻易出战,要死守。李元度是一个很好的参谋人员,但是做一名将军、一名大将还是不行,当敌人在城外千方百计地辱骂他,他就受不了这个气了,开门出战,结果一败涂地。还有一次,当浙江情况危急,曾

13、国藩派李元度率领一支军队援助浙江,结果仗又没有打好。仗没打好就算了,曾国藩和当时的浙江巡抚王有龄有一些矛盾,王有龄跟湘军不是一个阵营的,李元度却投靠了王有龄。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藩两次弹劾李元度,让他丢官罢职。但是这个事发生后,曾国藩一直非常愧疚,他在日记和奏书中讲到,他甚至愧疚到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觉得他对不起李元度。曾国藩对李元度确实也是真心的,他前后三次给皇帝写奏折,要求皇帝起用李元度,包括以前弹劾李元度,曾国藩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说,如果不派李元度去守徽州,就不会出这样的事,还是怪自己知人不明。他原来想要曾国荃的儿子娶李元度的女儿,两家人做儿女亲家,但是曾国荃的儿子才几岁,李元度

14、的女儿十多岁了,行不通。最后,李元度的儿子娶了曾纪鸿的女儿,两家结成儿女亲家,曾国藩的心里才好过一点。李元度对此非常感激,曾国藩死后,他专门写了一篇祭文,叫祭太傅曾文正公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公。” 曾国藩对事业的执着、对他人的真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来到他的旗下,曾国藩幕府人才之盛,在当时是无人可比的。对这一批人,曾国藩都悉心栽培。每次打完仗,曾国藩都要保一大批人,把功劳分给大家,他自己从不居功自傲,所以海内外的人都愿意跟曾国藩共事,都愿意供他驱使,曾国藩有命令,只要一句话,人家马上去做。很多人原本在曾国藩幕府中籍籍无名,不过几年就成为方面大员,名扬天下,如李鸿章、左宗棠、杨载福、彭玉麟等等。我们湘乡在1852年到1871 年之间,有品级的文武官员有一万多人,其中,大学士、总督、巡抚有7人,提督、总兵就达587人,大多数都是曾国藩栽培的。曾国藩就是以“诚”吸引了一大批人、影响了一大批人、成就了一大批人,这些人跟曾国藩干事,干得有劲头,干出了名堂。 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