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60508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审判制度概述第一节 审判制度概述一、审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审判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运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大事的制度,包括审判机关的性质、任务、职权、组织体系、活动原则和工作制度,审判组织、审级制度、审判方式等方面的法律标准。从主体角度熟悉,审判制度也可称为法院制度。 由于诉讼、审判的核心地位,审判制度成为一国主要的司法制度,审判最直接鲜亮地反映了司法的本质特性。 从历看,审判制度经受了不断进展、完善的过程;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判制度与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相适应而各有特点。 我国的审判制度由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以及刑事诉讼法

2、、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进展了规定,涉及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设置、审判组织、审判原则、审判程序等方面内容,从而保障审判活动的顺当进展,标准法院的司法行为。 我国审判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第3条第3款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视。”因此,人民法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受其监视。这表达了我国审判制度的政治性、人民性特征。(2)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心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心的统一领导

3、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乐观性的原则。为此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均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人民法院监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特地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视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人民法院统一设立并独立行使审判权表达了我国审判制度的统一性、单一性特征。(3)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确立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特地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审判原则以及人民陪审员制度、法院调解制度、死刑复核制度和审判监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原则和制度。这表达了我国审判制度的民族性

4、、特别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进展,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完善审判制度:坚持司法公正,注意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坚持司法效率,注意实现诉讼效益化;坚持司法权威,注意维护既判效力;坚持司法为民,注意便利群众诉讼;坚持司法民主,注意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坚持司法公开,注意自觉承受监视;坚持司法和谐,注意创立和谐的诉讼秩序;坚持司法统一,注意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这些方面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司法需求,反映了经济社会进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民司法的客观要求,是对全部领域审判制度的总体要求。 二、审判制度的根本原则与主要审判制度 我国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了在刑

5、事审判、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中都需要遵循的主要审判制度和根本原则。 1审判制度的根本原则。 审判独立原则。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这一原则表达了审判的独立性。 不告不理原则。为了敬重当事人诉权和表达法院的中立性,我国法律规定:未经控诉一方提起控诉,法院不得自行主动对案件进展裁判;法院审理案件的范围(诉讼内容与标的)由当事人确定,法院无权变更、撤销当事人的诉讼恳求;案件在审理中,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事实和主见进展审理,对超过当事人诉讼主见的局部不得主动审理。 直接言词原则。在

6、我国诉讼制度中,审理形式一般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可再分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均以发觉真实为主要目的。直接原则也称直接审理原则,要求参与审判的法官必需亲自参与证据审查、亲自倾听法庭辩论。这一原则强调审理法官与判决法官的一体化。言词原则也称言词审理原则,要求当事人等在法庭上须用言词形式开展质证辩论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公开原则、辩论原则和直接原则实施的必要条件。直接言词原则反映了我国审判活动的亲历性。 准时审判原则。准时审判原则具有保障人权、促进诉讼进展、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价值。我国法律要求人民法院准时审理案件,提高办案效率。这一原则表达了审判的效率性。 特殊值得留意的是,爱护人权是我国宪法

7、中特别重要的法律理念,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充分表达了这一重要理念,较好地处理了惩治犯罪和爱护人权的关系,将“敬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第2条,突出保障根本人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多项详细规定中贯彻这一原则。这在肯定程度上防止和遏制了刑讯逼供的发生,能有效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证公民的诉讼权利。 2主要审判制度。 审判制度是由国家确立的人民法院进展审判活动所必需遵循的根本规章和程序,即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应当遵守的规程和准则,包括审判组织和审判活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实施审判制度旨在实现审判活动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保证审判公正,提高审判效率。依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的主要审判制度有两审终审制度、审判公开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审判监视制度等。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 审判公开制度,是指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展,除休庭评议这个程序是隐秘进展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终陈述和宣告判决,均公开进展。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陪审制度的一种类型。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共同进展审判的一项制度。 审判监视制度,又称再审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依法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