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760388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 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 2.初步尝试创编歌曲,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3.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点】能够记清楚歌词中数字的逻辑顺序 【难点】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小矮人图片、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图片 2.歌曲十个小矮人CD 3.PPT、小熊玩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伙伴,他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播放小矮人在森林里边唱边玩的画面) (开始部分教师直接

2、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优美的大森林里,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初步的听觉感受,于是,开始便将画面与即将学习的歌曲联系起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幼儿的画面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了美得熏陶。)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小矮人的形象,学说“小矮人” 教师提问:森林里可爱的小伙伴是谁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矮矮的小人”) 教师:这些可爱的矮矮的小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矮人 (幼儿学说“小矮人”) (因为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形象没有接触过,并且“矮”也是个相对词,因为我在帮助幼儿理解“小矮人”时,我在设计PPT时,把小矮人和高高的树设计的比例相差很大,虽然有些夸张,

3、但是能够让幼儿直观的看到矮矮人与我们的不同,通过幼儿自己观察,得出结论,他是矮矮的小人,并学说“小矮人”。) (2)学习歌曲 教师提问:小矮人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 我数三、二、一,你们把眼睛睁开,找小矮人好吗? (教师数三、二、一)幼儿找小矮人。 教师有节奏地说唱幼儿找到的小矮人。 教师:小矮人都找到了?一共有几个小矮人朋友呢?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唱歌词,配班老师用琴声伴奏) “是吗?小熊也要来数一数”。 (教师抱着小熊,边唱边数,幼儿试着歌唱) “原来森林里住着十个小矮人”。 2、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

4、乐。 2、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在唱歌曲的同时手指能够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活动前做手指游戏“大拇哥”,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结束后,做手指操,教师喊节拍,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小朋友们都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里面就有几个和我们的手指差不多的小人人,七个小矮人,今天老师又请来了三个小矮人,一共有十个小矮人来我们班唱歌,跳舞,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这十个小矮人一起跳舞,唱歌?老师把十个小矮人请出来。 二、听一听唱一唱 1、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来享受歌曲带来的音乐形象。 2、让小朋友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唱,理解歌词。 三、感受音乐的节奏 1、教师示范表演手指游戏,幼儿全部扮演小矮人,欣赏教

5、师表演。 2、幼儿听音乐拍节奏,幼儿边听音乐边在教师带领下,按照歌词中一到十的顺序做相应的手指动作,并且可以完整的唱下歌曲。 四、节奏与动作的协调性两手握于胸前,手心向外。从右手小拇指开始数数,数到几便伸直几个手指。当唱到“小矮人”时,伸出的手指随着音乐弯曲(一拍),伸直(一拍),然后接着数。 活动熟悉后,可要求幼儿闭着眼做,使想象和动作统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1、每位幼儿一种乐器,让幼儿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2、语言:教师带感情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让幼儿认真听,并且使幼儿可以口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附儿歌:十个小矮人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

6、人、七个八个九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 3、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 活动设计思路: 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教师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在活动中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对节奏的感知,让幼儿在活动、游戏中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在节奏活动十个小矮

7、人的设计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设置情境,引导幼儿在角色活动中运用身体动作感知并表现节奏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及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44拍的节奏。 2、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使其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并表现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郊游,音乐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音乐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音乐。 幼儿已有相关经验:我班幼儿从小班就开始比较全面的开展音乐活动,幼儿的节奏训练、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幼儿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以及简单的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实录: 一、通过设置

8、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1、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大森林去游玩: 师:“孩子们,今天天气晴朗,老师带你们一起到大森林去玩儿,好吗?”(好)“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放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的做着做动作,高高兴的和老师一起做律动,都很快乐。) 2、来到大森林,老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美: 师:“孩子们,大森林多美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晴,边听那优美的音乐边感觉自己变成了小草、小花、小树,在清晨里睡醒了,伸了个懒腰,一点一点的长大,呼吸新鲜的空气,随着微风舞蹈。”放森林早晨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

9、现对音乐的感知。 二、感受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并用肢体语言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1、老师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吸引幼儿对小矮人的兴趣。 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 2、请幼儿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小矮人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说:“小矮人有长长的胡子!”有的孩子说:“小矮人可矮了!”还有孩子说:“小矮人很老很老,走路很慢”。 (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表现了对小矮人形象的理解,孩子们还在描述后,自然地曲表现小矮人的形象,气氛热烈,孩子们表现欲望都很强。) 3、放动画音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请幼儿感知欢快的音乐,观察小矮人活泼、滑稽、可爱的形象,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

10、小矮人的形象。 师:“小矮人的哪些动作很可爱、滑稽,请你做一做。(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幼儿通过感知并表现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孩子们看到动画后很兴奋,都起来模仿小矮人的各种动作,有的小朋友还自己创造新的动作,互相交流,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意识,以及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律动,训练幼儿手指的协调性,能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一共会有几个小矮人呢?” 教师示范点数幼儿,点到了的小朋友就学小矮人半蹲跟在后面,一直数到十个小矮人。重复音乐一遍,结束语:小矮人们干活干累了,回家休息吧! 3、请幼儿到前边表演律动。

11、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的响应老师的提议,到前边表演的小朋友都把自己对小矮人独特的理解比较好的表现了出来,气氛很热烈。 (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学习律动,都很认真,而且根据老师要求的难度逐渐加大,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4、十个小矮人教案一等奖 活动背景 最近孩子们进入到“相反国”这个单元,孩子对相反的事物很感兴趣。在一次体育户外活动中,带孩子玩了一个做相反的游戏,每一个孩子都热情积极的投入游戏,初步获得了“相反”的概念,也感受了因“相反”而造成的滑稽可笑的现象,我就针对这个有趣的内容,对幼儿开展了一节有趣的音乐游戏,引发幼儿对事物相反状态的联想,充分发挥

12、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相反” 2.感受音乐的强弱、上行与下行并在韵律活动和打击乐活动中,表现音乐的强弱规律。 3.体验相互合作产生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音乐:“小矮人和大巨人”、打击乐(铃鼓、沙锤、单响筒)、录音机、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十个小矮人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故事内容。 2.教师和幼儿分享并讲述故事内容。 (评析:在故事中我设计了音乐的小短句,初步让幼儿自己挖掘音乐的上行与下行,例如,小矮人向小朋友问好:12345-你早上好吗?由教师发问,此时幼儿就回答我:54321-我早上很好。这就很自然

13、的感受到了音乐的上行与下行,幼儿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吸引幼儿,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开始了活动。) (二)故事表演 大巨人有多大,小矮人又有多小呢?让我们用身体来表现他们的大小吧。 1、分组进行讨论,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 2、分三组进行表演。 3、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圈,教师边讲故事边和幼儿共同表演。 (评析:同伴间的互相交流合作培养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通过身体动作和队行的变化,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相反。也培养了幼儿间的合作能力) (三)欣赏音乐 1、听音乐第一遍,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节,音乐的强弱及上行下行规律。 3、再次欣赏音乐,边听

14、边请幼儿随音乐的强弱规律做动作,当听到变成大巨人时,将身体伸展;当听到“变成小矮人”时,就将身体收缩。 4、幼儿跟音乐边唱边进行律动。(可自主创编) (评析:将动作融入音乐,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采用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给予幼儿积极,愉快,自信的情绪体验。) (四)打击乐表演 1、教师介绍打击乐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幼儿分两组进行音乐表演 一组为打击乐,一组为律动表演 (评析:幼儿在几遍听音乐的过程中已积累了相关“相反”的经验,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丰富了音乐表演的内容,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和不同的打击乐对音乐进行表演,此次音乐活动达到了高潮,幼儿完全自我的进行了判断和抉择能力。) 活动分析与反思: 这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