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6014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费用与成本.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费用与成本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费用、成本的相关概念,费用、成本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成本的核算内容、原则、方法、核算程序等,掌握成本核算的品种法。掌握期间费用的含义、核算。本章重点: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及顺序;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本章难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约当产量法。第一节 费用的确认、计量和分类一、费用的概念、特征()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获取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拥有或控制资产的耗费。)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成本:指为了生产一定种类、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费用:包括各种耗费和损失。狭义的费用:仅仅为获取收入的那部分耗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费用采用狭义的概念。问题:教材前六章的内容中哪些属于成本,哪些属于费用?为什么?(二)特征1、费用通常是为取得某项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2、费用是对耗费所作的计量。3、费用会最终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二、费用的确认、计量(一)费用的确认1.联系到与收入的关系加以确认。2.按系统、合理的分摊方法加以确认。3.在发生时直接作为当期费用。(二)费用的计量一般情况下费用是按照资产的历史

3、成本(实际成本)来计量的。问题:为什么要对费用进行正确的计量?费用的计量对企业收益的确认有没有影响?为什么?三、费用的分类费用可以按经济内容分类,也可以按经济用途分类。(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福利费、利息支出、税金支出、其它支出。(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照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四、费用与成本的关系费用是成本的基础。(成本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采用狭义的成本概念)成本

4、是对象化的费用。第一节 生产成本 一、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指某一期间内发生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产品成本指为了生产一定种类、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两者的区别:1、反映费用的角度不同。2、反映费用的范围不同。3、反映费用的时间不同。两者的联系:1、两者都反映生产中的耗费。2、生产费用是形成产品成本的前提。注意:产品成本计算中应划清的费用界限。问题:划清相关费用的界限对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有什么作用?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见教材189页)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第一步:归集、分配生产费用。包括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原材料、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待摊

5、费用等)和间接费与的归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第二步:将归集在各产品中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问题:为什么产品成本计算要有一定的程序?三、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反映产品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反映辅助生产的劳务和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核算企业为产品生产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待摊费用:费用支付或发生在前,摊销在后。预提费用:预先提取或记入成本,后支付(发生的)费用。问题: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性质和用途一样吗?四、生产

6、费用的归集分配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中: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间接费用先归集后分配记入产品成本。(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分配企业一般于月未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部门记入相关账户中。产品生产中共同耗用的原材料,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可采用按产量、重量、体积或比例进行分配。分配公式及例子见教材191192页。(二)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问题:人工费用包括哪一些?怎样进行摊销?按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归集与分配。计件工资制下工资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计时工资制下工资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问题: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有区别吗?生产单一产品、生产多种产品情况下

7、工资的分配方法。实际例子见教材192193页。(三)折旧费与修理费的归集分配这两项费用一般在月末通过编制“折旧及修理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问题:企业中的辅助生产包括哪些部门和车间?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企业的辅助生产,主要是为基本生产服务的,如供电、供气、修理的等业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借方归集由:材料分配表、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折旧修理费分配表等分配来的费用;贷方将当月发生的所有费用分配计入相关的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期末该账户如有借方余额,表明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

8、顺序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等。主要讲述直接分配法: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和产品。计算公式、实际例子及账户处理见教材195197页。问题:直接分配法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没有考虑辅助生产之间的耗费,而直接将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这样做有什么不足?为什么?(五)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生产单一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其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需采取既合理

9、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常用的分配标准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直接人工费用、机器工时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账务处理见教材第198199页。前面已经讲述了各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和折旧费、待摊和预提费用)。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经过前述费用的归集分配,已将费用计入了“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并按各种产品划分清楚,还按成本项目分别登记在各自的成本计算单中。但是,这些费用都是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并不一定就是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这就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问题:为什么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

10、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六)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产品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十本月发生产品费用月未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如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1.不计算在产品(即在产品成本为零)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这种情况是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这种方法是

11、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就一次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使用。4.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见教材201页例3: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如下:直接材料1209010800(元)直接工资12061.372988(元)制造费用12062.5331824(元)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0800988182413612(元)完工产品成本:(倒减出来的,为什么倒减?)直接材料(730078800)1080075300(元)直接工资(674831920)98837680(元)制造费用(7600

12、24000)182429776(元)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753003768029776142756(元)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427561000142.76(元)问题: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的优点在哪儿?适用于哪些企业?5、约当产量比例法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 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的方法,就是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产量,然后将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 ,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如: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40%,则相当于完工产品的40件。10040%40件。运用该方法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材

13、料是在生产产品时一次性投入,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同样分摊材料费用,在产品不使用约当产量。其它成本项目分配时按在产品约当产量和完工产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如果材料是在生产产品时逐渐投入,则原材料和其它成本项目一样,一律按在产品约当产量和完工产品的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约当产量的计算公式、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见教材194-195页。二是完工程度的确定,特别是多个加工工序的情况。多个加工工序完工程度计算举例:例:某产品生产需经过三个工序,总的定额工时为200小时。其中第一工序为60个定额工时;第二工序为80个定额工时;第三工序为60个定额工时。在产品情况:第一工序至第三工序分别为:100件、200件、180件。

14、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6050%)20010015%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608050%)200100%50%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60806050%)200100100%85%2、各工序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10015%15(件)第二工序20050%100(件)第三工序18085%153(件)三个工序约当产量合计15100153268(件)问题:约当产量法中对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进行计算,对于产品成本的正确计算有没有作用呢?约当产量比例法举例见教材第203页例4:(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由于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分配,在产品不

15、采用约当产量。直接材料分配率86100(1000120)76.875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12076.8759225(元)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86100922576875(元)(2)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分摊: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2050%60(件)直接工资分配率38668(100060)36.4792制造费用分配率31600(100060)29.8113在产品应分配直接工资36.4792602188.75(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9.8113601788.68(元)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工资386682188.7536479.25(元)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316001788.68298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