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

上传人:Sup****ng 文档编号:547596000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篇一 经济贸易系 某某级某某班 姓名某某 今年的五一我选择的调查题目是毕业大学生创业与就业,也就是调查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状况,这关系着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的重要参考。那么,当前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有多少毕业生在毕业时能确定去向?就业后收入如何?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在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达到了很高,所谓“落实率”,是调查将已确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等6项情况视为“已确定去向”,即就业已得到落实。 与人们惯常认为的“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不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就业落实率只

2、是略高于女性,两者相差不多,而且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两 总体而言,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状况越好,但是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主要表现在专科生的落实率上升趋势明显.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 从算术平均值看,毕业生的起薪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学历越高起薪越多 但是,毕业生的月起薪水平增长缓慢,相对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起薪指数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如果以收入来衡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呈现的是下降趋势。 调查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仍以“向东向上”为多。可以说,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趋向多样化,表现出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

3、立的特征,但是。,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毕业生依旧很少,各类一线工人仅占调查者中的很少,从事农、林、渔、牧业生产工作的更少,仅占极少。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毕业生本人怎么看待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呢? 可见,工作能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格外重要,而热门专业、学校类型、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降低,都排在了前10名之后。 调查显示,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8.6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4.6个,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2.6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真可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调查还

4、显示,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11.1%的毕业生感到非常满意;43.6%的毕业生感到满意;40.0%的毕业生感到一般;4.7%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7%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形式对西南政法大学的同学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极具代表性.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

5、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5%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7%的人认为形式正常。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 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 问卷里提到专业、学校、个人能力,什么对就业的帮助最大。5%的人选择了学校,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或许她的招聘广告上写道“只招211工程大学”。大学的名气对就业确实有影响,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人却是少数啊。总体上来看,其他大学的就业率也不差。11%的人选择了专业,社会上流传“选好

6、学校,还不如选个好专业”。专业对以后就业确实有影响,比如某大学的王牌专业,它的就业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业以后,经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专业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90%的人赞成个人能力才是就业的最大砝码。有了能力,无论走到那里就有饭吃。但我个人认为,你没有那块敲门砖,进不了那扇门,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资质,文凭。 谈到通过什么方式就业,也不过这几种方式:校方推荐、找关系、靠自己。这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但不是绝对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大学里学业平平,没有被校方推荐就业,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

7、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业了。这就是许多大学生失业的原因。15%的人认为就业要靠父母和亲戚,这是走向岗位的捷径。81%的人凭自己的实力找工作,这是当下最普遍的现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学生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鲜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凭自己的双手肯定能够为自己谋得一席之位的。 大学生对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 究竟在哪里就业也困扰着很多大学生。选择家乡还是外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家乡,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在家乡工作的话,适应工作的速度肯定会很快,自己的亲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异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

8、在于大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弊在于,大学生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对气候不适应,没有亲戚朋友,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面临危险。59%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18%选择在外地就业。看来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检验不仅局限于家乡,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当下流行。我们会在报子上看到某大学高材生卖猪肉,某大学生卖包子,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石二鸟的举动。一是缓减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二是解决自己的就业的问题。很多的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显然很多人对就业也是有两手准备。光靠企事业单位

9、来吸收毕业大学生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还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话,那好比在抹杀机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渴望的结晶。 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认识篇二 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意愿的调查报告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近期,某某某信息处对等6所大中专院校的4023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基本情况 1.从性别看,男生1570人,占39%,女生2453人,占61%。 2.从专业分布看,理工类专业1573人、占39.1%,文史类专业811人、占20.2%,医学类专业524人、占13%,经济管理类专业459人、占11.4%,艺术及其它类专业656人、占13

10、%。 3.从生源地看,某某籍毕业生915人、占22.7%,省内其它城市2716人、占67.5%,外省市392人、占9.7%。 二、主要结论 1.大学生创业意愿仍较薄弱,男生、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对较强。 只有8.9%的人毕业后会首先选择“自主创业”,54.1%的人选择“先找个单位”,35.2%的人选择“继续深造”。其中,男生准备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5.8%,而女生只有4.6%;从专业上看,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创业意愿最强,为14.7%,艺术及其他类专业为10.5%,经管类专业为7.6%,文史类专业为2.6%,医学类专业受创业条件限制只有不到1%。另外,某某籍大学生中愿意创业的比例为11.14%

11、,略高于平均水平。 大学生不愿意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受经验、资金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限制。调查显示,因为没有经验、缺乏资金、风险太大等原因不愿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28.2%、25.5%、20.5%,还有11.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好的创业项目”。因此,49.3%的大学生认为个人现有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还“不能满足”创业要求。 2.大学生就业意向仍较保守,工作稳定和工资福利水平是选择就业单位的主要因素。 有47.3%的毕业生首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23.1%的毕业生选择去外资企业,20.3%的人选择去国有企业,只有9.3%的人选择去民营企业。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

12、 3.兴趣和专业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领域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方向时较为理性。有33.7%的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32.9%的人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26.6%的人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只有不到8%的人选择“热门领域(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其中,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较多选择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而文史类的学生创业很少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 4.大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最需要政府在创业基金方面给予扶持。 大学生认为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较多,主要是:个人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及个人能力(19.3%)、坚强的信念与良

13、好的心理素质(15.8%)、社会关系(14.7%)、家庭经济条件(12.4%)、市场大环境(12.3%)、机遇(12.3%)。认为自己创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市场直觉的大学生占36.5%,选择“人际关系”和“掌握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分别占28.1%、26.9%。 在“最希望得到的政府扶持”选项中,30.6%的大学生最需要创业基金支持,27.6%的人希望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其余是减化审批程序(18.8%)和宣传鼓励(15%)。 5.大学生更愿意与有经验的人一起创业。 在选择创业伙伴时,高达79.3%的人更愿意和“有经验”的人一起创业。虽然有58.2%的大学生认为缺乏资金是制约自己创业的第一

14、因素,但是只有9.1%的人选择“有资金基础的人”作为自己的创业合作伙伴。 6.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培训指导效果不明显。 调查显示,虽然各高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但大学生普遍反映效果不明显。只有13.5%的人认为这些活动对创业“帮助很大”,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的高达64.4%。因此,大学生对参加此类培训活动兴趣不大,47.2%的人“只参加过12次”,还有39.5%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此类培训。 7.多数家庭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持宽容态度,大学生更需要家庭的精神支持。 调查中,表示家庭支持自己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为39.8%,明确表示家庭不支持的只有25.7%。在“最需要家庭提供

15、的支持项目”中,38%的人选择“精神支持”,33.6%的人选择“资金”,其余是“人际关系”(16.3%)和“管理经验”(12.2%)。 8.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 调查表明,虽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但是,只有1.2%的大学生对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很熟悉”,53.4%的人表示“知道有但没了解过”,39.4%的人“了解一些”,5.9%的人“没听说过”;52.9%的大学生知道我市有个大学生创业园,只有26.6%的人知道“某某大学生创业园是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基地”。因此,只有8.9%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比较好”,62.5%的人认为“一般”。 9.家乡和发达地区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之地。 在参加调查的毕业生中,14.7%的大学生选择会在某某创业,选择“回家乡”和到“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创业的比例分别是32.5%、32.3%,还有7.6%的大学生表示准备到南京创业。在某某籍毕业生中,54.3%的人愿意留在家乡创业。 三、相关建议 1.加强创业指导中对实际能力的锻炼。注重实践操作是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指导最大的期盼。33.8%的大学生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