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教学故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594024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1教学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1教学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1教学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1教学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1教学故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举起手来英语组 蔡晓谱举起手来,翻译成英文就是Hands up,这让我想起潘长江主演的一部电影,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电影里潘长江扮演的一个日本鬼子的搞笑戏份。虽然英文Hands up翻译成中文后意思也是“举起手来”,但是我想说的和这个可不是一回事 ,而是关于课堂发言的举手。作为教师,我们知道班上总是会有那么几个孩子积极举手发言的,但也总是有那么几个从来都不举手的。其实不举手不一定是说他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也有的是胆子小,不敢回答,或是不愿意回答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变得内敛,变得深沉,让老师们摸不透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会隐藏自己的想法,也不乐得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为什么越到

2、高年级,学生中举手发言的人越来越少。比起高年级上课提问时寥寥可见举起来的手,小学低段年级举手的情况显然要好得多了。小孩子还是比较喜欢表现自己的,那就是他们的天真纯洁,没那么多的顾虑。当他们知道答案时,便会急于向老师诉说,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嘴巴还喊着“我,我”,唯恐老师把自己漏掉了。他们会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回答问题时略微有点失望,有的还会叹气,但是下一个问题时,他们的小手又举起来了,他们多么期望着老师今天至少能叫他回答一次。因为一旦答对问题时,老师会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他的心里就美滋滋的。今年我带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时,我常常会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情境,然后对他们进行提

3、问。如果我一个问题抛出去,他们中大部分人举起了小手,那么我就想,这个问题他们已经会回答了。但是如果只有几个人举起了手,我就想,他们还没有想好,或是这个问题他们不会回答,于是我考虑是否应该要仔细地讲解了。有时候看到眼前这么多小手举在那里,我还会犹豫着叫谁来回答好呢。我在脑海中快速地过滤了一下,觉得这是他们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能随随便便就对付着过去了。原则上可以这样安排:简单的问题多叫那些学习比较落后的孩子来回答,这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那些难一点的问题就选择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来解决,让他们觉得学习更有挑战性,思维更开阔。课堂上,要让大多数学生吃饱,少数学生吃好,我觉得这样的分层

4、是可行的,提问回答的情况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参与进课堂教学。且不论孩子们站起来回答的答案正确与否,我觉得一个孩子能举起手来,便说明他有在思考老师的提问,他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想法,然后他乐于向大家展示他的思考成果。特别是那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孩子,那些个性怯懦,胆子较小的孩子,举手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需要勇气去做的事情。此刻,如果我看到这样的孩子在我面前举起了他们的小手,我的内心是非常愉悦的,总是会第一时间选择他们来回答我的问题。对于孩子们的回答,老师是要认真倾听的,并且要及时地给予评价的,否则孩子会认为老师没有关注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失望,有个别孩子就是因为课堂上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再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走在大家的后头,平时上课几乎不见他举手。但是一次我发现他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我马上就叫他回答,他虽然说得比较慢,但是还是回答正确的,于是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特别表扬了他举手,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以示夸奖,他就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脸上绽开了笑容。从那次后,我逐渐发现他上课时举手的次数多了起来,这对我来说可是个惊喜,说明他上课听得比以前认真了,开始跟着大家一起思考了,岂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因此,有时候孩子要“举起手来”真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