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58813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导学目标】1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3理解文章结尾句子具有怎样的内涵。4搜集有关长江的故事、古诗词等。【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长江,位于我国境内,全长6 380公里,发源于我国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流经11个省区,是中国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长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作为一个符号,是祖国的象征,由于它的灵性,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今天,我们

2、就一起走进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自学互研生成新知1字音裸露(lu) 黧黑(l) 酝酿(yn ning)冻疮(chung) 砾石(l) 接踵而至(zhng)虔诚(qing) 诅咒(z zhu) 腈纶(jng)懈怠(di) 敦实(dn) 熠熠生辉(y)演绎(y) 2词语解释黧黑:形容黑。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后跟。草坝子:平坦的草地。诅咒:咒骂。虔诚:肃敬而有诚意。懈怠:松懈懒惰。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皱褶:皱纹,这里指冰山上的波形纹。3走近作者马丽华,汉族,195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了

3、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进西藏。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浏览的经历。2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是怎样的?【交流点拨】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冬峰周围有20多座海拔6 000米以上的雪峰,形成了唐古拉山的高峰群,在这方圆1 500平方公里的高峰区发育着100多条现代冰川。是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发源地。各拉丹冬的东侧是面积约为8平方公里的冰川,这些冰塔,在阳光下,洁净如洗,光泽闪熠,巍巍耸峙。形态各异,犹如水晶的世界,是唐古拉山脉一大奇景。各拉丹冬周围自然景观

4、奇特。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清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各拉丹冬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200 mm,海拔5 000米以上的降水量大大高于山下,经常是雪雹铺天盖地。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点景色?【交流点拨】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冬的冰塔林。具体写的顺序:冰塔林砾石堆上冰河冰山。2熟读课文,找出具体写冰塔林特点的句子。【交流点拨】第5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

5、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第6段:“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第11段:“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

6、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3作者写冰塔林的特点,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怀?【交流点拨】赞美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1品味下列语句,写下你的阅读感受。(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交流点拨】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创造了各拉丹冬的美。(2)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交流点拨】此句写出了冰河上风的猛烈巨大。(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交

7、流点拨】此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阳光和风的威力。它们是在为大自然创造美,而且还是那么用心。(4)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交流点拨】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无不打上岁月的烙印。岁月无情似有情,是时间造就了冰山这大自然的美景。2文章结尾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交流点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带给人类的、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美景,它所给予人类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财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那里的人们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应有尽有的美。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总结课文课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的文化源远流长,它奔腾不息,气势恢宏,使人望而生畏,它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们要保护好我们尊重爱戴的母亲河!2拓展延伸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板书设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冰塔林,壮美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