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58599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9.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 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黔东南伍桥矿产品经营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21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2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 称凯里市旁海镇李家桥砂石场建设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 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贵州 省(自治区) 黔东南州凯里市 (区) 旁海镇 (街道) 旁海村 (具体地址)地理坐标(108 度 4 分 28.23 秒, 26 度 44 分 10.03 秒)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八、非金属矿采选业 10、11 土砂石开采 101 (不含河道采砂项目)、其他用地(用海)面积 (m )2 /长度

2、(km)102900建设性质团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 部门(选填)罗甸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 文号(选填)罗发改备202044 号总投资(万 元)1200环保投资(万元)40.4环保投资占 比(%)3.3%施工工期4 个月是否开工建 设团否是: 专项评价设 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 22 其他符合性 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为露天中型土砂石开采项目, 生产规模为 6 万 m3/a,根据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

3、(2019 年修订本)(2020 年 1 月 1 日),项目不属于“鼓励 类、限制类、淘汰类”项目。根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办2005 40 号),“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 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因此, 项 目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矿山占地主要是灌木林地, 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国家限制供 地项目目录及禁止供地项目目录中未被列入。因此, 矿山用地符合现 有土地利用政策。2、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黔府办 函20145 号符合性分析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函20145 号文件中

4、提出,全省砂石土矿山最 低生产规模为 6 万立方米/年, 位于市、州所在地市区的砂石土矿山最低生产 规模不得低于 10 万立方米/年,位于贵阳市、遵义市所属市辖区和贵安新区 的砂石土矿山最低生产规模不得低于 15 万立方米/年。本项目位于贵州省凯里市旁海镇旁海村,矿山生产规模为 6 万立方米/ 年, 生产规模符合最低规模(6 万立方米/年) 要求。同时矿山开采区不在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森林 公园、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旅游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 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文物古迹所在地等区域; 不在重要湖泊、水 库、河流周边; 不在禁

5、止在机场、港口、桥梁、隧道、电力设施周边一定范 围内。故本项目符合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函20145 号文件的规定。3 、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5109 号),拟 建项目不在禁采区内, 不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 不在 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工程不在铁路、国道、 23 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符合其相关要求。表 1-1 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关 要点本项目设计要点相符性控制目标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大于

6、 85%项目开采、占用破坏土 地复垦率达到 100%相符选址规定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缓冲区) 、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 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项目区不在规定禁止采 矿的八类敏感区内相符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 范围内 进行露天开采。本项目矿区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 可视范围内。相符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符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 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矿山采用边开采边复垦 的生态恢复方式相符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选

7、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矿 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相符矿产资源开发设计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艺与技术剥离表土、废石全部综 合利用相符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 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和矿坑水分类 管理,综合利用相符采矿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 宜推广剥离一排土 一造地 一复垦一体化技术本项目剥离废土石暂存于临时弃土场后回填采区造地复垦相符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 作为 辅助水 源加以利用。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 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8、。矿坑水沉淀收集后回用 于采场抑尘相符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 漏处理等措施, 防止或减少各 种水源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设置截排水沟相符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 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 施, 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 污染炮眼钻孔采用湿式作 业,通过设置炮被并对 爆破面进行洒水抑尘,同时增设水管喷水降尘,对采掘面上方进行水管喷水增湿相符固体废物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设置废土石临时堆场, 采取洒水抑尘、生态防护措施相符贮存和综合利用次生地质灾害。废石全部利用相符大力推广采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废气处理

9、宜采用尘源密闭、局部抽风、安装喷淋装置等措 施, 防治破碎、筛分等选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安装喷淋设备, 洒水抑尘,封闭加工、移动式水炮除尘相符 24 废弃地复垦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 复垦措施,对露天坑、排土场、尾矿库、 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 流失和滑坡。废石场、排土场等固废堆场 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对开采过程形成的破损区域及时修复, 封场后 及时复垦。相符4、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 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 2013)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0、 1-2 所示。表 1-2 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符合性分析表序 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 行)本项目具体情况符合性情况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 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要 生态保护地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采区域 内采矿。禁止在重要道路、航道两侧及重要生 态环境敏感目标可视范围内进行对景观破坏明显的露天开采。本项目不在以上禁止区域 内。符合2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 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 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

11、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 属于一般区域符合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 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 资源开采的全过程。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 恢复治理的重点任务, 合理确定矿山生态保护 与恢复治理分区,优化矿区生产与生活空间格 局。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水平。项目的生产工艺在国内属 于一般工艺。符合4所有矿山企业均应对照本标准各项要求,编制 实施矿 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本项目已编制矿山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治理方案符合5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应实现:安全稳定, 对人类和 动植物不造成威胁;对周边环境

12、不产生污染; 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恢复土地基本功能, 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 用;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本项目按照本环评报告的 污染治理措施对项目产生 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同时 按照水土保持, 土地复方 案等做好矿山的保护与恢复。符合5、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5 号) 第 25 一大点: 严格按规划布局砂石土矿山中: 第 5 小条: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景 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旅游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 灾害危险区、文物古迹所在地等区域开采砂石土

13、禁止在重要湖泊、水库、河 流周边, 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 两侧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 采砂石土; 禁止在机场、港口、桥梁、隧道、电力设施周边一定范围内进行 露天开采砂石土。第二大点: 全面加强采矿权设置方案管理中:“第 7 小条: 切实把好采矿 权设置选址关。新设砂石土采矿权的设置选址, 必须经乡(镇) 人民政府和 县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公安、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 等相关部门联合踏勘,共同确定。”本项目四周均为荒山、耕地, 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 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文物古迹等, 项 目建成后, 年开采砂石 6 万 m

14、/a,符合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 知(黔府办函20145 号)要求。综上,项目选址可行,规划符合。6 、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保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环评2016150 号),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 切 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 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 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 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 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实施方案(黔东南府发 20209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