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58192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教学大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32学时(20/12)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 2.5分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5、7年制,预防医学5、7年制,口腔医学5年制,护理、影像、法医、妇幼、应用心理专业可参考使用。1、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表章次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二、三、四、绪论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查431五、器质性精神障碍 22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2七、精神分裂症 633八、心境障碍 633九、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633十、十一、十二、十三

2、、十四、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攻击行为、自杀与危机干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321十五、十六、十七、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躯体治疗 心理治疗321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医学生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精神活动和躯体状况的影响,能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真正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熟悉精神障碍病史收集和精神状况检查的方法和内容;能界定正常与异常的精神活动;能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能对常见的精神障碍作出诊断和常规处理。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科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的主干科目。精神医学与其它临床医学在学习方

3、法、临床工作方式上有区别,同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精神医学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思维模式,是其它临床医学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精神医学为其它各科提供会诊-联络服务,全面提高对病人的诊疗质量。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l 精神病学 沈渔邨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l 精神病学 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l 精神病学 孙学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试(笔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等。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理论考试80%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内容学时一精神分裂症3二心境障碍3三神经症3四其它精神障碍3二、教学

4、内容纲要第一章 绪论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的概念。(二)熟悉精神病学相关学科,各种致病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三)了解脑与精神疾病活动以及精神科学的展望。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的概念。2.精神病学相关学科,各种致病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二)一般介绍脑与精神疾病活动以及精神科学的展望。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常见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二)熟悉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三)了解多轴诊断。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常见分类系统。2.诊断标准。(二)一般介绍多轴诊断。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一目的和要求(

5、一)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脑与精神疾病活动以及精神科学的展望。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常见的精神症状。 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二)熟悉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三)了解精神科诊断过程、评定量表的应用。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2. 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二)一般介绍精神科诊断过程、评定量表的应用。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器质性精神病的概念、常见综合征、总的临床特点,AD、VD的具体临床表现。(二)熟悉颅脑外伤、颅内感染(HIV、梅毒)、躯体感染时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三)了解颅内肿瘤、癫痫、内分

6、泌、结缔组织等各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相关内容,器质性精神病概念、总的临床表现,AD、VD的具体临床表现。2.颅脑外伤、颅内感染(HIV、梅毒)、躯体感染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二)一般介绍颅内肿瘤、癫痫、内分泌、结缔组织等各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戒断综合征等概念,酒精中毒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二)熟悉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及依赖的临床特点。(三)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致病原因,药理机制,相关治疗。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依赖、戒

7、断综合征的概念、酒精中毒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2.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及依赖的临床特点。(二)一般介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致病原因,药理机制,相关治疗。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特点、分型。(二)熟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病因中神经生化假说。(三)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病因,偏执性精神障碍以及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特点、分型,SCHINEIDER的一级症状和CROW的、型表现。2.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精神分裂症可能的病因(遗传、

8、环境、目前研究现状)与发病机理,神经生化假说,以及偏执性精神障碍以及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第八章 心境障碍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分型及表现。(二)熟悉心境障碍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神经生化假说。(三)了解心境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癔症的性格特点及发病机制。二、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心境障碍的概念、临床分型、抑郁发作及躁狂发作临床表现;癔症的概念、临床特点。2.心境障碍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神经生化假说;癔症的鉴别诊断。(二)一般介绍心境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癔症的性格特点及发病机制。第九章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1.神经症的概念及其共

9、性,神经症各亚型的概念及其临床特点。2.癔症的概念、临床特点(二)熟悉神经症各亚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癔症的鉴别诊断。(三)了解神经症病因和发病的机制。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神经症的概念及其共性,神经症各亚型的概念及其临床特点。2.神经症各亚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神经症病因和发病的机制。第十章 应激相关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ASD、PTSD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二)熟悉1.ASD、PTSD的治疗及适应障碍(三)了解社会心理应激过程和应激的中介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ASD、PTSD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2

10、.ASD、PTSD的治疗及适应障碍。(二)一般介绍社会心理应激过程和应激的中介机制。第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神经性厌食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二)熟悉1.神经性贪食厌食、神经性呕吐、失眠症的概念及临床特点。(三)了解性功能障碍。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神经性厌食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2. 神经性贪食厌食、失眠症的概念及临床特点。(二)一般介绍性功能障碍。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人格障碍的概念、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二)熟悉1.性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三)了解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的治疗。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人格障

11、碍的概念、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2. 性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二)一般介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的治疗。第十三章 攻击行为、自杀与危机干预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攻击行为的预防与处理、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二)熟悉危机与危机干预。(三)了解自杀的治疗与预防。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攻击行为的预防与处理、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2. 危机与危机干预。(二)一般介绍自杀的治疗与预防。第十四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概念。(二)熟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临床运用。(三)了解常见会诊-联络的临床问题。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概念。2. 会

12、诊-联络精神病学临床运用。(二)一般介绍常见会诊-联络的临床问题。第十五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一、目的要求:(一)掌握1.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概念及临床特点。(二)熟悉1.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三)了解1.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2.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第十六章 躯体治疗

13、一、目的要求:(一)掌握1.精神药物的分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的作用机制,常见的副作用。(二)熟悉1.各类常用精神药物的代表性药物,电休克治疗的概念、适应症及禁忌证。(三)了解1.抗焦虑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禁忌证;电休克的治疗方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精神药物的分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的作用机制,常见的副作用。2.各类常用精神药物的代表性药物,电休克治疗的概念、适应症及禁忌证。(二)一般介绍抗焦虑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禁忌证;电休克的治疗方法。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一、目的要求:(一)掌握1.心理治疗关系。(二)熟悉1.主要心理治疗流派。(三)了解1.促进变化的策略与技术。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心理治疗关系。2. 主要心理治疗流派。(二)一般介绍促进变化的策略与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说明:课程总学时 20学时 实验学时数 12学时实验项目个数4课程总学分2.5学分实验学分 学分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或限选)课 任选课 集中实践环节实验类别课程内实验 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