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导游词15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58051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鹤楼导游词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导游词15篇(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经常要依据讲解须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黄鹤楼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黄鹤楼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今日我们要参观的是镶嵌在江城武汉的一颗刺眼的明珠黄鹤楼。游客们请看,走进大门,“三楚一楼”的牌坊直立在眼前。迎面有一对铜鹤,一只颈首昂扬,一只双目平视,它们将一只乌龟和蛇精稳稳地踩在脚下。好,我们再前走几步,请大家举目远望,“白云黄鹤”四个大字正嵌在金碧辉煌的黄鹤楼上,黄鹤楼共有五层。每层高高翘起的棱角上挂着铜玲,轻风迎面拂来,发出嘹亮悦耳响声,似乎对你表示欢迎。我们

2、再往前走,登上了几十级台阶后,就会进入黄鹤楼了。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黄鹤楼了,请我们向前看,你会看到一幅巨型壁画白云黄鹤图,它高九米,宽六米,由七百五十块彩色陶瓷镶嵌而成。画面上是一位仙瓮乘着一只仙鹤,手持玉笛,吹奏着黄鹤曲,俯视人间,恋恋不舍的离去。下面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就会来到二楼,这里陈设着黄鹤楼缩影模型,各式庭院设计显得古朴、高雅,独具匠心。各位游客,接下来我们自由参观三楼和四楼,一小时后大家集合。(一个小时后)游客们,今日的观光巡游就要结束了,在黄鹤楼的这段时间希望能成为您武汉之游的永恒记忆。黄鹤楼导游词2今日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

3、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日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终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我们今日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

4、一同下车去巡游。各位游客挚友们,在巡游完黄鹤楼公园南区的景点,品尝了黄鹤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我们到了黄鹤楼的内部大厅。黄鹤楼的内部设计颇具匠心,五个大厅具有不同的文化层面,分别由神话传闻、历史沿革、人文荟萃、传统风韵,三楚精神构成。黄河楼第一层楼大厅的艺术主题是“神话”。我们可以看到,大厅分前后两厅,前厅迎面的这副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此副壁画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代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在画面上有一位仙者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好象离去,又似归来。画面下方绘有清代形制的黄鹤楼,楼前人群浮动,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有如送别,又似接风。天上人间,浑然一体,

5、洋溢着奇妙而浪漫的气氛。好,现在请大家随我接着往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两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陈设着历史上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观赏一下。神话传闻当然奇妙,但历史却是主宰黄鹤楼命运的真正动力,请大家随我上二楼参观,二楼大厅主要介绍的是黄鹤楼的历史,这边墙壁上是黄鹤楼记,它镶嵌在崇阳县出产的大副青石板上,有唐代的阎伯理撰写,当代书法家王遐举书。二楼大厅中还陈设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六座模型。黄鹤楼素有“千古名楼”、“

6、天下绝景”之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须要不同,科学技术的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呈现了宋代精致俊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持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旧是两层。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的12个时辰,其次层12个檐,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有24个檐,代表着一年的24个节气。能将中国的天文历法融入其中,是它最奇妙之处了。最终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任何一件艺术品或者文物,都离

7、不开人文的气息,黄鹤楼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到黄鹤楼三楼大厅来品位它的人文主题。大厅内陈设着一组大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再现了历史上闻名人物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看到如此众多的闻名诗人环立在侧,如真人大小,神态活灵活现,大家肯定都会感到黄鹤楼真不愧人文荟萃、百家争鸣吧!看了这么多美丽的文学作品,您肯定还沉醉在悠远的意境中吧!请大家走出思路,接着我们的巡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现在到了黄鹤楼的最高处五楼的跑马廊。从这里放眼望去,西面长江浩浩荡荡直奔东海,长江汉水泾渭分明,江对岸汉口重镇高楼林立,呈现一片旺盛景象;北面京广铁路大动脉穿越城市,武昌江滩美景也尽收眼底;南面是长江第

8、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车流涌动,传流不息,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热忱;东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览无余,甚至于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能把握武汉的脉搏,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真正的理解武汉人的生活。美妙的时间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短暂,我们今日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次旅行过程中,我的工作还有许多应当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够向大家说的只有感谢,感谢大家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假如来年我们有缘再次会面,我愿为大家供应更好的服务。最终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感谢大家,再见!黄鹤楼导游词3各位挚友,大家好!首先我在这里要代表*旅行社,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情的欢迎。我

9、叫*,是*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司机*,驾驶阅历特别丰富,所以各位在旅游途中可以放心地观赏窗外武汉的美景。好了,现在我们要起先向今日巡游的目的地黄鹤楼动身了。刚过了九月九重阳节,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一直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所以在风景美丽、视野开阔的的山地、湖边以及江边建立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吟诗的最佳场所,像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雄伟的规模、困难的建筑结构和奇妙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宏伟而居三楼之首。但是黄鹤楼起先建筑时,并不是为了欣赏风光用的。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

10、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后来斗争过去了,黄鹤楼也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更在黄鹤楼的历史留下了特别特殊的痕迹。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几个人?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了,这是崔灏的,也许也是关于黄鹤楼最出名的诗句了。那么还有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写的。说到他们两个,还有个好玩的故事呢。据说崔灏在黄鹤楼题诗后不久,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李白是个豪放而又浪漫的诗人,登上黄鹤楼,看滚滚长江东流去,诗兴大发,也打算写

11、首诗,可是正值他要题笔时,突然望见了崔灏的诗。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假如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所以李白就写了一首打油诗,然后搁笔走了。“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听到这首诗大家也可以知道,面对如此美景,却没有写出好诗,李白的心中确定是特别惆怅的了。所以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与崔灏比个凹凸。后来,他的好挚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来到黄鹤楼,分别之际,他恋恋不舍,满怀激情的写下了一首送别诗,也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这首诗将黄鹤楼宏伟壮美、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特别奇妙,一鸣惊人,成为千古绝唱。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引来李白同崔颢斗诗,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后来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搁笔亭了。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有因仙得名和因山得名两种说法。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有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然本小利微,但是他为人忠厚和善,乐善好施,望见老道很可怜,就慷慨地答应了。酒足饭饱以后,老道特别感谢辛氏。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而辛氏则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

13、辛氏一见,连忙打算酒菜款待老道,老道挡住说:今日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辞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就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吧。说完,老道捡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起来,不一会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是黄色的,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以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辛氏一听,特别兴奋,看老道画好的鹤,活灵活现,特别美丽。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这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所终。其次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了老道的话,拍手一试,黄鹤竟然真的一跃而下,引颈高鸣,偏偏起舞,舞毕又跳回到墙上。客人看着特别好玩。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

14、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从今酒店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问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赚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没有?”辛氏连忙说:“特别感谢,我现在很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了一首奇异的曲子,黄鹤听见而下,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飞走了。从今以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辛式为了纪念老道和他的黄鹤,于是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闻。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是最大的。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

15、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从西而东依次有黄鹄山,殷家山等,全长二千多米,好象一条伏蛇,所以有蛇山这个名字。黄鹤楼建在其中的黄鹄山山顶。古汉语中,鹄和鹤两个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之前,由于战乱等缘由,黄鹤楼屡建屡废。最终一座“清楼”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在这之后近百年没有再重修过。始终到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才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既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

16、更加宏伟。重建的黄鹤楼因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所以离开了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的西坡上,离江边大约有一千米。虽然相对于它的故址离长江远了很多,但是因为楼的地面标高比江面高出三十多米,加上山高楼更高,气概宏伟,视野开阔,气概事实上更胜于旧楼。黄鹤楼建筑群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等组成,分布在三层平台上,沿中心轴线逐层上升。第一层平台是黄鹤楼公园的西大门,中心是胜象宝塔。其次层平台上的牌坊,就是我刚刚提到过的“三楚一楼”牌坊。两侧是曲廊和南北配亭。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亭间这个巨石上,是一组黄鹤归来的铜雕。一只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第三层平台的中心屹立着黄鹤楼。飞檐有5层,里面其实有九层,是取长许久久,或者说是天长地久的意思。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和文物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在里面细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