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5757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2009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四、传 记1、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或“前四史”。该书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作者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他幼承父训,诵读古文经传,游历大江南北;父死承其志,着手撰此巨帙,虽受腐刑而不懈怠。史记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一)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朗读提点 语音:蠡(l)大(d)夫遗(wi)蜚(fi)喙(hu) 名词:范蠡大夫种先王 节拍:自齐/遗大夫种书/曰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语词释疑 遗:送。 蜚:通“飞”。且:将。 参考译文 范蠡在越王已成就霸业后便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送给大夫文种一封信说:“飞鸟射杀完,良弓就要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打死了,猎狗就要被烹食。越王

3、的长相就像长脖子尖嘴巴的鸟,只能跟他共患难,不能与他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文种见信后,就推说有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赐给文种一把剑说:“您教我攻打吴国的七条计谋,我只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条在您手里,您替我到死去的先王那里去试一下那剩下的四条吧。”文种便自杀了。 (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

4、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晏列传第二 朗读提点 语音:鲍(bo)贾(g)肖(xio) 名词:公子纠召忽大夫 节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语词释疑贾:做买卖。见逐于君:见于,表被动。走:逃跑。 死:为动用法,为之死。 多:称赞。 参考译文 管仲说:“起初我贫困时,曾经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总是多分给自己,鲍叔不认为我是贪心,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给鲍叔出主意,反而使他更加穷困,鲍叔不认为我是愚蠢,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职,鲍叔不认为我不行

5、,知道我没有遇到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败逃,鲍叔不认为我是胆怯,知道我有位老母亲。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此自杀,我在黑暗里忍受污辱,鲍叔不认为我是无耻,知道我不为小节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感到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 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三)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

6、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朗读提点语音:说(yu)名词:智伯 赵襄子语词释疑 怨:恨,仇恨。膝其头以为饮器:把他的头盖骨涂以膝做为饮具。说,同“悦”。喜欢、爱慕。容,梳妆打扮。刑人:受刑的人。这里犹“刑余之人”即宦者。涂厕:修整厕所。涂,以泥抹墙。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

7、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

8、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走了。(四)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朗读提点语音:徵(zh)名词:易水 高渐离 变徵 羽声 语词释疑既祖:饯行之后。祖,古人出远门时祭祀路神的活动。这里指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即祭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音调。古代乐律,

9、分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调,大体相当今西乐的C、D、E、F、G、A、B七调。变徵即f调,此调苍凉、凄惋,宜放悲声。羽声:相当西乐A调。音调高亢,声音慷慨激昂。瞋目:瞪大眼睛。发尽上指冠:因怒而头发竖起,把帽子顶起来。此夸张说法。(五)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三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10、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朗读提点 语音:淳(chn)髡(kn)赘(zhu)蜚(fi) 名词:赘婿卿大夫左右令长 节拍: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语词释疑 赘婿:入赘的女婿,指结婚后男住女家。左右:身边的近臣。蜚:通“飞”。 参考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倒插门女婿。身长不满七尺,口齿流利,能说会辩,多次出使诸侯,从来不曾受过屈辱。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喜爱说谜语,又喜欢毫无节制地享乐,通宵达旦地饮宴,沉迷于酒色之中,不治理国家,把政事交给卿大夫。于是各级官员政事荒废混乱,诸侯都来侵略,国家将要陷于危亡,左右的人不敢直言进谏。淳于髡就用隐语劝齐威王。他说:“国内有一

11、只大鸟,它停栖在大王的宫庭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呢?”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上天;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于是就召集各县的长官共七十二人来朝见,当众赏了一人,杀了一人,整顿军队出去作战。诸侯十分震惊。统统把侵占齐国的土地归还了。声威播扬天下达三十六年之久。 2、汉书 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作者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

12、,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一) 诏曰:“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森、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 。”又曰:“故粤王亡储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 。诸侯伐秦,亡储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 ,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卷一下 本纪第一下 高帝纪 朗读提点 语音:芮(ru) 粤(yu)闽(mn)王(wng)闽中地

13、 名词:亡储 节拍:故粤王亡储/世奉粤祀 亡储/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 王/闽中地 语词释疑从:使跟从,率领。百粤:即百越。百,众多之意。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均为郡名。长沙王:长沙王国都于临湘(今湖南长沙市)。 血食:指祭祀。古时杀牲以祭,故曰血食。 闽中:地区名。在今福建境内。参考译文(汉高祖)下诏说:“原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侄子一人,率领百越的士兵,来辅佐诸侯,诛灭残暴的秦国,有很大的功劳,诸侯立他为王。后被项羽侵夺其土地,降称为番君。现在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森、南海等地为他的封地,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诏书又说:“前粤王亡储一直继承粤祀,秦朝夺去他的土地,使粤的祖先祭祀无人。诸

14、侯讨伐秦国,亡储亲自率领闽中士兵来辅佐灭秦,项羽废而不立。今以亡储为闽粤王,在闽中称王,不使他失去旧职。” (二) 昌至渭桥,丞相已下皆迎。昌还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闲”。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 卷四 本纪第四 文帝纪 朗读提点 语音:渭(wi)谒(y)玺(x)邸(d) 名词:昌代王勃 节拍:太尉勃/进曰 语词释疑渭桥:指中渭桥,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请闲:要求屏退从人,以便个别谈话。 邸:指代邸,即代王在京师的官邸。 参考译文 宋昌到渭桥,宰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宋昌到高陵回报代王,于

15、是代王来到渭桥。群臣用臣礼拜见代王,代王亦回拜。太尉周勃进言说:“希望屏退从人秘密禀陈。” 宋昌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代王辞谢说:“请到京都馆舍再议。” (三) 周文,陈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胜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十万,至戏,军焉 。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军,大败之。周文走出关,止屯曹阳。二月余,章邯追败之,复走黾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卷三十一列传第一陈胜传 朗读提点 语音:邯(hn) 骊(l)屯(tn)黾(min) 刭(j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