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学创作要素:主体依据受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57574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学创作要素:主体依据受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播音学创作要素:主体依据受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播音学创作要素:主体依据受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播音学创作要素:主体依据受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学创作要素:主体依据受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编】【第三章 播音创作的要素】创作主体,创作依据,受众【第一节 创作主体】一创作主体的概念特征:1 创作主体:播音创作中的主体,即播音创作者。目前由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担 任。2 创作主体的身份:党的宣传语和新闻工作者3播音员: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工作的专业人员。4播音员的辩证本质:解决创作主体和创作依据的特殊矛盾,不同的表达方式和 语言风格是其自身的差异性,遵循共同的创作规律是同一性5播音工作: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任务的职业6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8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的比较?共同点:手段相同(有声语言

2、,副语言)必须 用语言表达表现稿件身份相同表达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同都要服从创作活 动对创作主体的要求,要遵循创作主体在播音创作活动中所运行的规律。不同点: 所适用的人称不一样,主持人驾驭的人称为第一人称,播音员驾驭的人称为第 三人称所用的语体不同,播音员多用播报式,主持人运用交谈式,显得主语化 主持人一般被赋予一定的话语权,有评议的权力主持人出现在采访现场,采 访能力强,而播音员则不强二创作主体的作用职能:1 波音创作者是播音创作活动的矛盾主要方面,直接影响波音作品的质量,关系 到波音创作活动的成败。2立场:a。创作主体正确把握自己身份,要有身份感。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 者,在每次创作活动中还有

3、具体点身份。B。创作主体展开积极的创作思维活动。 C。创作主体要全面掌握语言和副语言的表达规律,善于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 熟练把我各种语言表达样式。D。树立受众意识。3准备稿件划分层次提炼主题联想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重点是 指最典型最集中的地方,最得利最生动体现目的的地方,最浓厚最凝聚的扩展感 情的地方,最直接最恰当的感染受众的地方把握基调-基调是全篇稿件总的感 情色彩和分量,是播音创作者总的态度倾向4创作主体的作用职能传播主体构建了语言和副语言传播系统,使传播潜能变 为传播现实,具有传播形成的作用播音创作主体处于传播前沿地位,经常被人 们成为电台电视台的门面,具有典型代表作用。传递信息,

4、体现态度,解释 语言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传达情感, 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的作用。规范美化语言, 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三创作主体的分类和定位1分类原则:多视角,多分法原则多层次,细分法原则多划分,边综合原 则。2分类:a从传播媒介:广播波音活动|电视播音活动创作者b。创作活动类型: 新闻,专题,综艺,少儿,体育竞技类波音活动创作者。3. 什么是定位: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承担的任务,起的作用确定其在传 播活动中应有的位置。4 定什么位:创作者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根据传播的要素,节目和栏目特色, 创作群体的构成,伙伴

5、合作关系,选择自己最合适的位置。5. 怎样定位:1定位要对 自身 有一 个正 确估价 。第 一, 要正 确认识 自己 的能 力、性格 、审美 追求 ,找到其 适合 的位置 (节目、栏目 、创作 活动 )。 第二,初学 者可 能一 下子 难以 判断 出其 创作个 性,但只要 认真深入 分析, 发挥 主观 能动 性, 主动创 造、 大胆 实践 , 其特 色和 优势 便会 展现出 来。2定位要 对节 目、栏目 、创作 活动 有一 个正 确分 析。每个节目和 栏目 都有 自己 的特色,有对 主持 人的 特殊 要求。由于 能够 反映 事物 本质 的现 象应 该是 无穷无 尽的,美的 表现 形态 是无 限

6、丰 富多 样的,所以, 深入 进去 也会 发现 ,不一 定是 一位 一人 ,也可 以是 一位 多人 。多人 都从 不同 的角 度发 现自 己的位 置。3定位 并不 是孤 立的 、静 止的, 而应是发 展的、变化 的。4定位是 无限 可分 的,也 是无 时无 刻不 在运动、发展 、调控 的过 程中 。5定位问题 ,无限多 样,最根本 的一条, 还是 要定 位在 党的宣 传员 、全 心全 意真诚 为人 民服 务这 一点上 来。6.播音 创作者 还应 经常 保持 谦虚谨 慎的 作风 ,注 意处理 好创作群 体与 个体 的关 系,摆 正自 己在 创作 群体中 的位 置。6. 为什么定位:正确认识 定位

7、 ,准确把 握定位 ,能充分 发挥 创作者 的才 能特 点,准确 地体 现节目 特色 ,提高创 作活动 的质 量、节目 和栏目 的水 平。【第二节 创作依据】即创作 素材一 创作依据的种类 1.节目 。 2.稿件。 3.图像 4 音乐 5 音响二 创作依据的特征: 1 可感 性(图 像, 音乐 ,音 响, 文字 稿件内 容)2. 可变 性。(创 作素 材自 身,创 作主 体的 创作 活动) 3。二度性。 4 局限 性【第三节 受众】一 受众的含义和特征1 含义:广播电视受 众, 是广 播听 众和 电视观 众的 总称 。在 播音创 作活 动中 ,受 众又 是接 受的主 体。2 特征:由于 广播

8、电视节 目的 直观 性、通 俗性 和传 播渠 道的 多 样性 ,其 受众 较其 他传 媒队 伍庞大;由于 广播 电视 节目 大多 直播,受众 对传 播内 容的 参与 程度 高;由 于广 播电 视节 目可 以伴随 其他 行为 收听 、收看 ,受 众的 接受 行为 具有 伴随性 ,多 数处 于半 接收状 态。3受众作用:它是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受众 既是创作主体的传播 对象,又 是创作主 体的服务对 象。4. 受众的心理要求、接收规律,决定着播 音创作技巧的恰切运用。播 音内容技 巧中对象 感的运用,外部技 巧中停连 和重 音的确定,语气 和节 奏的把握 ,都与创 作主体对受 众的 判断有很大

9、关系 。二受众的分类(核心:受众)分类的方 式也是多 样的。从接收方 式上,可 分为广播听 众和 电视观众。从收视态 度上,可 分为积极受 众、 固定受众和随意 收听 的受众。 从受众结 构上,可 分为基本受 众、 参照受众、特约 受众 和潜在受众。 从国别上 ,可分为 中国(包括港、 澳、台)受众 和外国受 众。 还可以从文化程度、政治 态度、职业、性 别、年 龄等等许多角度、许多 方面去分 。三受众的心理需求及接受规律1 受众心理:受众心理是社会 生活 和广播电视 传播作用 于受众大脑 产生 的主观映 象,并随 着主客观因 素的 变化而变化。”2 受众心 理可分为共性心 理、特性 心理 和

10、逆反 心理 等。3. 受众需求:受众的重视要求 与广 播电视节目 实际情况 之间关系的 反 映,是受 众视听行为的原动力。受众需要有具体的指向对象,既指 向物 质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如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也指 向这一传播活动的 结果,即节 目带 来的满足。受众 需要又是 随着 广播电视 活动范围的 变化 及广播电 视传播方 式的改变而 不断 变化4 受众心理的运动过程可表述 为:认识情感意志的 过程,即知 情、 意的 过程 。5.从播音创作活动的角度来考察【受众的心理及接收规律】,应注 意以 下几点。1注意线条性,把握过程性。2注意 自主性,给予创造性 为其留以 思考的空 间、创作的 余地 。3注意 局限性, 加强引导性 。用 人民的整 体、长远、本质 利益和愿 望及理想引 导受众。 4注意情 感性, 求得共通 性。在创 作活动中, 既要 以理服人,又要 以情 感人。5注意 受众 反馈 ,提 高播 出质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