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5752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终极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得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得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保障、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他们还未危险,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也叫有障碍的常态运行。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的良性运行

2、和协调发展: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社会保障、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最小范围之内。社会的中性运动和模糊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未破坏、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问题:1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2.区别社会学的学派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3确定社会学的属性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4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不论是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

3、度、社区,也不论是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发展的根本线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那种僵死的二元对立的关系。社会学的功能:(1)认识和改造社会(2)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的特征:1.社会有人群组成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

4、具有主动的、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社会的因素: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的物质的基础,而自然环境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文化人口要素: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涉及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阶层、职业、宗教信仰,可以分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资源(基本物质条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总和。社会的功能:整合、交流、导向、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

5、态组成状况。如阶级结构、职业结构、人口结构、利益结构、社会规范结构。社会学对宏观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阶级阶层、宏观经济制度、宏观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网络、群体关系以及全球化和现代化研究微观社会结构主要研究人。基本结构单位主要包括:个人、角色、群体、组织、社团、社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纵向运行,一般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文化的特征:1.可习得性2.共

6、享性3.象征性4.全括性5.整体性6.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主文化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文化的分类:(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2)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3)主文化与反文化(4)评比性文化(有高低好坏之分)与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亚文化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文化的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文化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文化中的规范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构起社会行为规则系统,包括

7、正式规范(规章制度和法律)和非正式规范。民风民德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系统之一文化的功能:1.认同功能(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准)2.规范功能3.整合功能4.涵化功能社会化的定义:从广义上说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定义: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内容: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角色扮演的学习。人接受社会化存在潜在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

8、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社会化的主体:(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集体和大众传播媒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儿童期、青年期(前两者又叫早期社会化)、成年期、老年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角色扮演的学习社会角色的概念:是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的类型:先赋角色(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基础上)与自获角色(个人活动和努力而获得),规定性角色(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如警察、法官、党员)与开放性角色

9、,功利性角色(实际利益的获得如商人、企业家)和表现性角色。社会互动的含义: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互动表现出来的方式方法):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具有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4社会互动可以通过新建、书籍、图形、电话和国际互联网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社会互动。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

10、,同一行为在不用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社会互动的情景:人们经常强调要”审时度势、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其意思都是说要明白自己所处的情境,并选择与具体情境相协调的行为方式。了解情境及情境的要求,是社会互动的基础。 社会互动的情景按目的: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工作情境、社会情境(宴会、舞会、郊游);按性质分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社会互动的类型: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

11、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众行动。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成功的合作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目标一致,二是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达成共识。三是,动作配合,四是要讲信用冲突是人与人货群体与其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货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冲突的种类:规模划分,个人和集团冲突;性质划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种族、民族、阶级冲突;按方式和程度划分,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斗。冲突的表现形式:1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2冲突的双方货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

12、触,因此,他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强制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互动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强制的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者制约。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动或集体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集合行为的特征:人数众多,无助执行,行为者相互依赖。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恐慌、谣言、流行婚宴家庭传统的普遍功能:1.生理需要满足功能2.社会延续功能 3经济协作功能4社会化功能 5保障功能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广义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社会

13、群体 的共同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的行动能力社会群体的类型: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群体的凝聚力(P158):也称群体的内聚力,指群体吸引群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分为三个层次:1.人际吸引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3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包括: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形成维持的作用表现为:保持群体的整

14、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的成员,保证群体的自信心与安全感。社会群体的类型: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味群体。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1.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直接、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较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家庭由婚姻关系、血缘、收养组成的具体关系。家庭 关系的本质是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式是婚姻关系的延续是纽带是永恒的。家庭: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具体单位。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血缘关系是婚姻关系的延

15、续,是家庭的纽带是永恒的婚姻家庭传统的普遍功能是:生理需要满足功能,社会延续功能,经济协作功能,社会化功能,保障功能。社会组织概念:即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是高级形式的社会群体、它属于次级群体也属于正式群体;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的社会、社会组织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因素。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我国社会组织分类:一是以产业为标准:1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国家机关/事业/企业编制的组织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

16、设层、各司其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其特征包括:1明确的分工、2明确的职权等级3明确的规章制度4私人关系好人公务关系的分离5量才用人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权,而不依附于个人。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组织管理方式类型:(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它产生于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其特征:1组织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2分工不明,责任不清3任人唯亲、因人设位4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5终身制(2)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科层次作为17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3)官僚主义问题 由科层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1浮夸习气2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3繁文缛节、文牍主义;4例行公事,文山会海由家长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遇事推诿,相互扯皮,敷衍塞责,热衷于谋取利益,不关心群众痛痒,一言堂及命令主义等民间组织:是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