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56383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杨益敏.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市大观区石化二小 杨益敏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材简析及设计思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他为了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文章语言简洁、质朴,全文紧扣一个“奇”字,些出了徐霞客这位“奇人”卓尔不群的一生,我抓住“奇人”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徐霞客是“奇人”的句子说体会,紧紧围绕这一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说话、朗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围绕这一问题我做了以下几点设计:一

2、、情境创设,语言渲染在教学第二段“此后30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些句子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插图直观地理解句子“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并引导学生想象徐霞客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最后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激起学生对徐霞客只身一人行程九万里,历经30多年壮举的敬佩之情,从而很容易地就理解他是奇人。二、让教材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在教学第三段时,我引导学生用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说话,加深了学生对徐霞客的理解,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第四段教学时,我把对这一段的朗读,转换为学生作为徐霞客本人用虽然虽然虽然虽然但是.向别人介绍,站在徐

3、霞客本人的角度,舍身取地地去想去说,真正走进徐霞客的内心,感受这位奇人求真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三、资料补充,激发学生情感课文学习源于生活,还要结合生活,回归生活,在学生谈到徐霞客搜寻的两处山洞时,我补充介绍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徐霞客亲自探查过的洞穴就有270多个,而且都做了详细记载时,学生对徐霞客的认识更深刻,更能明确地体会到他的“奇”。在课文结尾处,学生谈到徐霞客的贡献徐霞客游记的价值时,我补充介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徐霞客的敬佩之情和为我们有这样一位奇人的自豪感,“奇人”这一形象更加丰满。四、利用课件、理解课题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来激发

4、学生兴趣,展示了一系列祖国名山大川的风光,启发引导学生明白辽阔的大自然就像一卷卷美丽无比的画卷,吸引我们去欣赏,也像一本知识浩瀚的百科全书,引领我们去发现奥秘,课堂结尾回归课题,提出为什么称他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呢?这一设计使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形象深入。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能够联系上下文和插图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等词语(2)能够通过查阅资料,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加速默读能力2、过程与办法(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奇在哪里(2)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题含义3、情感、态

5、度、价值观在阅读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理解“奇”人奇事,感受徐霞客的精神品质第一课时:一、师简单介绍徐霞客游记一书,导入本节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三、自由练读课文,了解全文脉络。 四、交流对徐霞客的印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谁能说说课文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2、出示文中重要词语,复习词语。 (1)指名读第一组词语,说说发现了什么?让生选择一个词语说话(2)指名读第二组词语,说说发现了什么?师:奇人徐霞客

6、正是历经了这些千辛万苦,才欣赏到了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幻灯片放映祖国名山大川图片设计意图:遵循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词语复习从整体上了解徐霞客的精神品质和他所遇到的艰险。以书的形式放映祖国名山大川图片为后面理解课题做铺垫。二、深入学习,感悟“奇“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25自然段。在认为能体现徐霞客是奇人的句子或段落旁写上自己的感悟。学生交流、汇报(一)“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逐科举功名,.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1、指名让生朗读,说一说自己的感悟。2、师小结并板书:别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他却不求功名,他想干什么?(板书:不求功名,立志考察)这就是他的奇3、师生

7、合作朗读,师读读书人的表现,生读徐霞客的表现,深刻体会徐霞客的淡泊名利的精神。(二)“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 燃松拾穗,走笔为记”1、指名让生朗读,说一说自己的感悟。2、幻灯放映书中插图指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内容,并根据这幅插图说说“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的意思。3、思考:图中情景只是徐霞客旅行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啊,在他长途旅行的日日夜夜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学生交流4、师小结:是啊,二万五千里长征令世人惊叹,徐霞客只身一人行程九万里、三十多年,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从黑发走到了白头,这可是常人无法完成的“壮举”啊!这需要什么啊!此时,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了怎样的感

8、情呢?谁能怀着赞美、敬佩之情读出他的奇!出示文中相关语句,学生比读,评读。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教师用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说话、看图、想象、创设情境,通过把徐霞客与其他读书人、徐霞客的经历与二万五千里长征作对比,感悟徐霞客的奇,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让生朗读,说一说自己的感悟。2、文中连用了四个没有,拓展想象:徐霞客有的只是什么?出示说话练习3、师根据学生发言,依次补充:一双脚、一支笔、雄心壮志、超凡的毅力,比生命还要珍贵的徐霞客游记。4、男生读第三自然段,女生读上图所示语句,感悟徐霞客对科学的追求、探索精神。

9、(四)学习第四段1、指名让生朗读,说一说自己的感悟。2、出示关联词如果现在你就是徐霞客,你怎样自豪地向世人说说你所遇到的困难呢?用上“虽然.虽然.虽然.虽然.但是.” 先同位练说,再指名说。3、我想采访徐霞客,你遇到了这么多困难,为什么没有退缩、放弃呢?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4、生交流,师小结:正是这种“求真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推翻了历史的错误,在那个年代就证明了长江的源头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真是一位奇人啊! 设计意图让课本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在学习3、4段时,教师精心设计“有的是”和“虽然但是”说话练习,既加深了对徐霞客的认识和了解,又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实践的训练。(五)学

10、习第五段1、指名让生朗读,说一说自己的感悟。2、是什么精神支持着他连蟒蛇和会吃人的神龙都不怕?3、指名让三名学生合作读这一段,一生读前面概括介绍,一生读“有一次”,一生读“又有一次”。4、师:其实徐霞客考察探险过的山洞远不止这两个,仅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亲自探查过的就有270多个,并且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正是由于他的不求名利、立志探险、不畏艰险、超凡的毅力、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这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三、了解奇书,延伸拓展1、指名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本书“奇”在哪里?2、师小结: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还得到了英国皇家学会李约瑟博士的高度评价,他曾经这样说:“徐霞客游记读

11、来并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这位奇人的奇书成了不朽的杰作,我们为之骄傲自豪,让我们怀着崇敬、自豪之情齐读最后一段。设计意图:必要的资料的补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5、6段学习中,教师补充介绍了徐霞客探险过很多山洞和李约瑟博士的高度评价,使课本的知识得以延伸拓展。四、总结全文,回归课题1、师生一起根据板书总结奇人精神。2、学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为什么叫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呢?生交流。师总结:是啊!徐霞客一生执着地阅读大地,他把大自然当作一本博大精深永远也读不完的书,用双脚、用智慧、用毅力及毕生的精力去研读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设计意图:学生随着文本和

12、老师的点拨到课文中“走了一遭”,此时,再让学生回归课题,理解课题可谓水到渠成,同时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五、作业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读到写,注重积累和运用。六、板书设计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奇人 不求名利,立志考察 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求真务实,锲而不舍 千古奇书, 科学 文学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牢牢抓住“奇”字进行教学,为什么称徐霞客为奇人?他人奇在哪?书奇在哪?用这一问题贯穿整节课教学,力求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层次分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直观的将文本中的重要词语、语句呈现在学生面前,力求避免华而不实的画面,将课文及多媒体的运用落在实处。尤其是祖国山水画面的出现,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徐霞客并没有沉浸在这优美的景物中,而是用双脚走遍山山水水,进行严谨的科学探索,将徐霞客的科学研究精神在学生心中升华。同时,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做到读、说、想、思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