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545860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与气候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秀山高级中学2016级高三(下)地理周练天气与气候练习题(1)高2016级 班,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1、图1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图2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图1 图1图2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3题。2关于四地气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叙述正确的A冬季温度高主要原因是位于四川

2、盆地 B温差小主要原因是临海C地夏季气温较低主要是受地势的影响 D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是因为纬度最高3关于乙图中日照年变化的曲线主要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 B地深居内陆,大陆性强C地高寒气候,太阳辐射强 D地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图3图3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第4-5题4. 甲处年日照时数约为 A2 480 B 2 770 C2 600 D无法判断5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C天气状况的差异 D白昼长短的差异 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某时段

3、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图4为海南岛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图5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度甲乙丙 B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 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7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 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 A B C D 图48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 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 正

4、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 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 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2009全国)图5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9-11题。图59.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10.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二、非选择题(56分)图613.(2015海南卷)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

5、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图6示意索契的位置。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10分) 14.(16分)阅读中国部分城市1月、7月平均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平均值比较表,完成下列要求。1月均温()7月均温()1、7月均温差()北纬45哈尔滨19.422.842.2世界平均0.820.921.7北纬40北京4.726.030.7世界平均5.524.018.5北纬35武汉2.829.026.2世界平均14.727.312.6北纬25桂林7.928.320.4世界平均18.327.79.4(1)概括表中四城市气温的共性特点。(6分) (2)指出

6、我国南北方冬季气温的差异,并说明其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10分) 15(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图甲和图乙分别为美国局部示意图和纳米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图甲和图乙中的死亡谷都是极度干旱地区,寸草不生。图甲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材料三:图甲中A市所在地区人口众多,盛产粮食、水果和农副产品。该市是州府,是该地区最早的商业中心和自治城市,目前为该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1)说出图甲中死亡谷的地貌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2)比较美国死亡谷和纳米比亚死亡谷降水少成因的异同点。(8分)(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

7、述图甲中死亡谷地区湖泊演变成干谷的自然过程。(8分)(4)简析图甲中乙市成为该地区农产品贸易中心的优势区位。(8分)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1)1、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解析:考点:太阳辐射总量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众多:地形、气候(降水)、纬度(太阳高度角),图中两区域的辐射总量差异的关键在于地形和降水天数。【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在渭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者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差异主要在于地形和降水。【点拨】:

8、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重点前三点)(1)纬度(太阳高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2)海拔(地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加上纬度较低、晴天较多。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3)天气(云量):云量越大,太阳辐射越弱;云量越少,太阳辐射越强。(例如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散发,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被削弱多,成为我国最低值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其它:(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越长,获得太阳辐射越多。如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

9、弥补了太阳高度角小损失的能量。(5)大气污染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6)坡向:阳坡太阳辐射强于阴坡。背风坡少雨,太阳辐射强于多雨的迎风坡。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3题。2关于四地气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叙述正确的A冬季温度高主要原因是位于四川盆地B温差小主要原因是临海C地夏季气温较低主要是受地势的影响D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是因为纬度最高3关于乙图中日照年变化的曲线主要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B地深居内陆,大陆性强C地高寒气候,太阳辐射强D地纬度

10、高,太阳高度小【答案】2C3A【解析】试题分析:2根据已有知识判断,甲图中气温曲线:海南;重庆;拉萨; 乌鲁木齐;乙图中日照时数:拉萨;海南;乌鲁木齐;重庆。所以,冬季温度高主要原因是纬度低;重庆温差小主要原因是和气候地形有关;地为拉萨,其夏季气温较低主要是受地势的影响;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是因为居于内陆地区。3乙图中,地为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A正确;地为海南,受海洋影响大,B错误;地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大陆性强,C错;地是重庆,受地形影响多雨雾,日照时数少,D错。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11、)分布图”。读图回答第4-5题4. 甲处年日照时数约为 A2 480 B 2 770 C2 600 D无法判断5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C天气状况的差异 D白昼长短的差异【答案】4 A 5C【解析】试题分析:4据图中等日照时数线分布特征可知,相邻两条线之间相差200小时,故甲地的日照时数范围是2600 甲2400。参考选项,A项正确。5甲、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较小,白昼长短的差异不大,故A、D两项错误;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与日照时数的多少无关,故B项错误;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位置,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乙地深居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故C项正确。考点: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图5为海南岛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图5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度甲乙丙 B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 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7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 夏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