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收入-1.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542078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收入-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 收入-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 收入-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 收入-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 收入-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收入-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收入-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核算的内容;(3)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本章基本结构框架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提供劳务收入(重要) 销售商品收入(重要) 利润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 (重要)费用 费用的确认 期间费用 收入的定义及其分类 利润的构成 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重要)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收入一、收入的定义及其分类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二、销售商品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1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只有同

2、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如已收到价款,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一项负债。P226【例11-1】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乙公司已根据甲公司开出的发票账单支付了货款,取得了提货单,但甲公司尚未将商品移交乙公司。根据本例的资

3、料,甲公司采用交款提货的销售方式,即购买方已根据销售方开出的发票账单支付货款,并取得卖方开出的提货单。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方支付货款并取得提货单,说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买方,虽然商品未实际交付,甲公司仍可以认为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应当确认收入。P227【例11-2】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乙公司已经预付部分货款,剩余货款由乙公司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销售发票账单已交付乙公司。乙公司收到商品后,发现商品质量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立即根据合同有关条款与甲公司交涉,要求在价格上给予一定折让,否则要求退货。双方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意见,甲公司也未采取

4、任何补救措施。根据本例的资料,尽管商品已经发出,并将发票账单交付买方,同时收到部分货款,但是由于双方在商品质量的弥补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说明购买方尚未正式接受商品,商品可能被退回。因此,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仍保留在甲公司,没有随商品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而转移,不能确认收入。P227【例11-3】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部电梯,电梯已经运抵乙公司,发票账单已经交付,同时收到部分货款。合同约定,甲公司应负责该电梯的安装工作,在安装工作结束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后,乙公司应立即支付剩余货款。根据本例的资料,电梯安装调试工作通常是电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确定因素

5、,影响电梯销售收入的实现。因此,电梯实物的交付并不表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不能确认收入。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安装或检验不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可以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P226【例11-4】甲公司为推销一种新产品,承诺凡购买新产品的客户均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如果对产品使用效果不满意,甲公司无条件给予退货。该种新产品已交付买方,货款已收讫。根据本例的资料,甲公司虽然已将产品售出,并已收到货款。但是由于是新产品,甲公司无法估计退货的可能性,这表明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实物的交付而发生转移,不能确认收入。2计量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

6、款(通常为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某些情况下,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l 销售时:借:长期应收款 (合同或协议价款,本金+利息)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本金) 未实现融资收益 (差额,利息)l 收到长期应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即确认的利息收入)(注:“

7、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例】甲公司2007年1月1日销售一台大型设备给乙公司,分别在2007年末、2008年末和2009年末收取货款1000万元,共计3000万元,该设备的成本为2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假设必要报酬率(折现率)为6%。2007年1月1日销售时确认的收入为长期应收款的现值:长期应收款现值1000(16%)1000(16%)21000(16%)3943.4890839.622673.02(万元)借:长期应收款 3000 (本息) 贷:主营业务收入 2673.02 (本金) 未实现融资收益 326.98 (以上差额,利息)

8、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0 贷:库存商品 21002007年12月31日收取价款和确认利息收入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60.38 贷:财务费用 160.38附: 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表(利息收入计算表)日期收款额(本息)确认的融资收益(本期利息收入)应收本金减少额(归还的本金)应收本金余额(本金余额)=期初6期初2007.1.12673.022007.12.311000(本息)160.38839.621833.402008.12.311000(本息)110890943.402009.12.311000(本息)56.60*943.400 合计3000

9、326.982673.02 *尾数调整: 56.60 = 326.98 - 160.38110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10 贷:财务费用 110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56.60 贷:财务费用 56.60注:假定甲公司发出商品时,其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尚未发生。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发生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则会计处理如下:2007年1月1日销售时 (与前同)借:长期应收款 3000 (本息) 贷:主营业务收入 2673.02 (本金) 未实现融资收益 32

10、6.98 (以上差额,利息)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0 贷:库存商品 21002007年12月31日收取价款和确认利息收入借:银行存款 1170 (1000+17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1000*17%)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60.38 贷:财务费用 160.38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170 (1000+17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1000*17%)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10 贷:财务费用 110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170 (1000+170) 贷:长期应

11、收款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1000*17%)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56.60 贷:财务费用 56.60(二)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1通常情况下销售商品收入的处理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销售其生产的应纳消费税产品,应纳消费税产品的售价为24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产品成本为15万元。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产

12、品已经发出,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款项尚未收到。企业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280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0 (24000017%)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4000 (2400001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2. 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处理托收承付,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单位收取款项,由购货方向银行承诺付款的销售方式。在这种销售方式下,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且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如果商品已经发出且办妥托收手续,但由于各种原因与发出商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的,企业不应确认收入。P230【例11-8】甲公司在208年3月12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2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120000元。甲公司在销售时已知乙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持与乙公司长期建立的商业关系,甲公司仍将商品发往乙公司且办妥托收手续。假定甲公司销售该批商品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根据本例的资料,由于乙公司资金周转存在困难,因而甲公司在货款回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该批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