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54076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文由mail200202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基本要求 (1)选择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确定分幅及编号方法,确定基本等 高距,确定成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 (2)进行摄区划分,提出满足成图要求的影像质量要求及摄影比例 尺,获取影像资料,确定对影像资料进行辐射分辨率调整和整体 匀色的技术要求,确定摄影资料的处理方法。 (3)实施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区划分、像控点布设、像控点选刺及测 量和外业调绘等工作。 (4)对DLG、DEM、DOM和DRG的生产提出成图技术要求,实施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测量和编辑等工作,并进

2、行质量管理。 (5)确定在航空摄影测量中采用机载激光测量、定位定向系统等技 术的实施方案。 (6)选择合适的卫星传感器影像和影像波段、分辨率、覆盖范围。 (7)确定卫星影像的处理方法,确定影像融合及几何校正策略,确 定控制点和检查点的精度指标,确定卫星影像的重采样、影像镶 嵌和整体匀色方法,确定分幅裁切规则。 (8)确定各种产品的数据格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分析要点 样题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计划生产该 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前期已安排完成 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及区域网外业控制 点的布设和测量

3、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 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简要介绍一下测区情况和现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地级城市,总面积约3500km2。平地占80%, 位于测区南部大部分地区;丘陵占20%,集中 在测区北部;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10m, 丘陵地最高海拔130m。 建成区面积约450km2,主要在平坦地区。建成 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场 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4、/T 7931-2008)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0-2008)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航空摄影资料 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000,航 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焦距为152mm,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每条航 线84张航片,

5、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航片航向重叠 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 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情况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 部完成,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 基本情况如下: (1)平坦地区:航线,每4条基线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旁 向,每2条航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 (2)丘陵地区:在平坦地区布点要求的基础上,在航带每 两排平高控制点之间增加一排高程控制点。 (3)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 保证所有同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 (4)区域网外业像

6、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 和技术设计要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 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分析要点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中的重 要部分,进行空三的目的是为影像纠正、数字 高程采集和航测立体测图提供定向成果,解析 空三测量的最主要成果就是像片定向点大地坐 标和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主要涉及资料准备、内业加 密点的选定观测、相对定向、解析空中三角测 量平差计算、区域网接边、质量检查和成果整 理与提交7个主要环节。 基本要求 (1)每个像对不应少于6个内业加密点; (2)相邻像对、相邻航带和相邻区域网间的同名公共点均 要转刺; (3)区域网机密成果的精

7、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地形类别 点别 比例尺1:2000 平面位置限差/m 平地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公共点较差 丘陵地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公共点较差 0.3 0.5 0.8 0.3 0.5 0.8 高程限差/m 0.26 0.4 0.7 资料准备 像片索引图、航空像片原始扫描数据、航摄仪检定表 (航摄仪技术参考资料)、飞行记录资料、测区内现有小 比例尺地形图、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点位略图、区域 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成果表、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刺点 片等。其中航摄仪技术参数主要包括: (1)航摄仪检定坐标系; (2)航摄仪框标编号和框标坐标; (3)航摄仪检定焦距; (4)航摄仪镜头自准轴

8、主点坐标; (5)航摄仪镜头对称畸变差测定值。 内业加密点的选点观测 (1)野外像控点的转刺 (2)内业加密点的选点 a.每个像对不少于6个内业加密点; b.在像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确保标准点位1、2、3、4、5、6都要 有加密点; c.加密点距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5cm; d.相邻像对、相邻航带和相邻区域网间的同名公共点要转刺;当航 向和旁向重叠过大时,隔像对、隔航带的同名公共点也要转刺。 (3)像点坐标量测 a.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加密点像点坐标量测、野外像片控制点像点坐 标量测、相邻航带间所有同名公共点转标量测、相邻区域网中相 邻航带间所有同名公共点转标量测4项内容; b.精度要求主要包括:

9、内定向误差不大于0.01mm(一般采用解析框 标定向);同一像点且同一人两次读数所得x、y坐标(全数字摄影 测量工作站一般只记录一次读书);像点量测的左右视差p和上下 视差q一般均不大于0.03mm。 相对定向 (1)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q 衡量相对定向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相对定向残余上下视差q。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地、丘陵 地相对定向的残余上下视差q不应大于0.005mm,山地、高山地 残余上下视差q不应大于0.008mm 。 (2)同一航带模型连接较差S 、Z 衡量加密点选点和像点坐标量测精度的指标,也是衡量相对定向精度 的主要指标之一。 S 为平面位置较差限差

10、(m), Z为高程较差限 差(m)。 S 0.06 M 像 0.001 ? Z 0.04 b M 像 f 0.001 其中:M像为像片比例尺分母,f为航摄仪焦距(mm),b为像片基线长 度(mm)。 b = L(1 ? p) 其中:L为像幅在航向方向的长度(mm),p为像片航向重叠度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差计算 (1)主要工作内容 包括绝对定向、航带间同名点连接和模型连接两项内容 (2)主要精度要求 a.区域网内基本定向点残差 b.区域网内多余控制点不符值 空缺 空缺 立体测图生产案例 背景材料 分析要点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计划测绘 1:2000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前期已

11、安排完 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 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 等工作。 简要介绍一下测区情况和现有资料情况。 航空摄影资料 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000,航 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焦距为152mm,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每条航 线8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航片航向重叠 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 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有航空摄影 成果资料已完成提交。 测区自然地

12、理概况 地级城市,总面积约3500km2。平地占80%, 位于测区南部大部分地区;丘陵占20%,集中 在测区北部;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10m, 丘陵地最高海拔130m。 建成区面积约450km2,主要在平坦地区。建成 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场 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7931-2008)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0-

13、2008)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其他资料情况 (1)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 a.平坦地区:航线,每4条基线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旁向,每2条航 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 b.丘陵地区:在平坦地区布点要求的基础上,在航带每两排平高控制 点之间增加一排高程控制点。 c.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保证所有同 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 d.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

14、术设计要 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2)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 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 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并同意移交 给下一工序使用。 分析要点 可采用全野外调绘后测图的方法(即先外业 调绘后内业立体测图),也可采用先内业在立体 测图仪上根据模型判读测图,再进行外业补测 原则: 内业定位,外业定性 和补调的方法。原则:“内业定位,外业定性” 原则 内业定位 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立体测图的流 程包括:资料准备、像对定向、立体测图、外 业调绘与补测(若采用全野外调绘后测图,该工 序应放在

15、立体测图之前)、图形编辑与接边、质 量检查、数据整理与提交等技术环节。 基本要求 (1)航空摄影比例尺应符合下表要求 成图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航摄比例尺 1:20001:3500 1:35001:7000 1:70001:14000 地面采样距离(GSD)/cm 47 714 1428 (2)对地物点相对附近外业控制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 (2) 和丘陵地应不大于图上0.6mm,山地和高山地应不大于 图上0.8mm 。在特殊困难地区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 差可以按相应的地形类别放宽1.5倍。 (3)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相对附近外业控制点高程中误差 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根据相关规 范对其高程注记点精度的要求略有提高);在特殊困难 地区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按相应地形类 别可放宽1.5倍。 比例尺 地形类别 基本等高距/m 中误差/m 注记点 等高线 平地 0.5(1.0) 0.2 0.2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