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老山界[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54075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老山界[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老山界[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老山界[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老山界[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老山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老山界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2画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2课时。结合探究在线(预习助读)预习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毛主席在诗歌七律长征中提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五岭山中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山的呢?师板书:老山界二、自主学习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

2、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2)画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2师述: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的。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生速读课文。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生归纳整理,师板书。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提示: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

3、言是否组织得完整通顺,当堂批改。三、感悟、延伸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地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读一读。第二课时一、自主展示点名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1赏析重要语句。(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

4、精神?(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画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2赏析精彩片段。生齐读投影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3赏析精彩片段2。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生讨论问题,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4)生齐读。三、小结巩固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生自由朗读精彩片段。四、布置作业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2运用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段景物,写出感受。3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练习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