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111.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53869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毕业设计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毕业设计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毕业设计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毕业设计1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1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11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零件工艺分析1.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均需切削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获得。以下是支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通孔20H7,粗糙度为1.6,此孔为加工其他孔的基准。2.孔7/14,粗糙度为12.5。3.孔6,粗糙度为3.2。4.M面,粗糙度为6.35.S面,粗糙度为6.3。6.T面,粗糙度为6.3。5.R面,粗糙度为6.3。6.N面,粗糙度为6.3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

2、可以保证三、零件加工工艺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现以零件的侧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选择以圆柱体的20H7孔为精基准。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R端面 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需进行粗铣。(2)30外圆面 为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 1800-79规定起公差等级按IT14,需进行粗铣。(3)N端面 为未注公差尺寸,

3、根据GB 1800-79规定起公差等级按IT14,需进行粗铣。(4)T端面 公差等级按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粗铣即可。(5)M端面 公差等级按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粗铣即可。(6)S端面 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粗铣即可。(7)20H7通孔, 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1.6,需钻、精扩、精铰。(7)6H7孔, 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3.2,需钻、精扩、精铰。(8) 3-7通孔 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2.5,需钻即可。(9) 3-14沉头孔 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2.5,需钻即可。3.制定工艺路线工

4、序:粗铣M面。工序:粗铣N面。工序:粗铣R面。工序:钻-精扩-铰孔至20H7,。工序:粗铣T面。工序:粗铣S面。工序:粗铣-半精铣6相贯孔。工序:钻孔3-7、3-14。工序:清洗。工序:终检。四、 程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2.确定工序尺寸(工序)钻=18.6mm。查表可依次确定各工步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IT9;钻:IT12;根据上述结果,再由表可查得,20mm的孔精铰余量Z精铰=0.2mm;钻孔余量Z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0.030mm;钻:0.120mm。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精铰:20+0.0300mm;钻孔:18+0

5、.1200mm.工序号设备工 艺 装 备工序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Z550莫氏直柄麻花钻,扩孔钻,铰刀,卡尺,塞规工序立式铣床X51直柄键槽铣刀,游标卡尺工序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立式铣床X51圆柱形铣刀,卡尺工序Z550莫氏直柄麻花钻,游标卡尺工序清洗机工序塞规,百分表,卡尺等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5.1 切削用量的计算(1)钻孔工步被吃刀量的确定 取ap=5.8mm。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

6、量f=0.4mm/r。切削速度的计算 由表,按工件材料为HT200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v可取为25m/min。由公式n=1000v/d可求得该工序钻头转速n=265r/min,参照表所列Z550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351/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钻削速度v=nd/1000=33.06m/min. (2)精铰工步背吃刀量的确定 取ap=0.10mm。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40mm/r。切削速度的计算 由表,切削速度v可取为4m/min。由公式n=1000v/d可求得该工序铰刀转速n=42.4 r/min,参照表所列Z550型立式钻床

7、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47r/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v=nd/1000=4.42m/min.5.2 基本时间tm的计算(1)钻孔工步 根据表,钻孔的基本时间可由公式tj=L/fn=(l+l1+l2)/fn求得。式中l=53mm;l2=1mm;l1=(D/2)cotkr+(12)=(15mm/2)cot54+1mm=11.89mm;f= 0.4mm/r;n= 351r/min.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则该工序的基本时间tj=(53mm+1mm+11.89mm)/(0.4mm/r351r/min)=0.46min=28.1s。(2) 精铰工步 根据表,可由公式tj=L/

8、fn=(l+l1+l2)/fn求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l1、l2由表按kr=15、ap=(D-d)/2=(30mm-29.8mm)/2=0.10mm的条件查得l1=0.37mm;l2=15mm;而l=53mm;f=0.4mm/r; n=47r/min.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则该工序基本时间tj=(53mm+0.37mm+15mm)/(0.4mm/r47r/min)=3.63min=218s。5.3 辅助时间的计算根据第五章第二节所述,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可取=0.15,则各工序的辅助时间分别为:钻孔工步的辅助时间: =精铰孔工步的辅助时间: =。5.4 其他时间的计算除了作业时间以外,

9、每道工序的单件时间还包括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和准备与终结时间。由于右端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准备与终结时间甚微,可忽略不计;布置工作的时间是作业时间的,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是作业时间的,本工件均取3%,则各工序的其他时间()可按关系式(3%+3%)X()计算,分别为:钻孔工步的其他时间:=。精铰孔工步的其他时间:=1.定位方案工件以R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平面,L型块组合定位方案,在定位平面定位,其中平面限制2个自由度、L行块限制4个自由度,共限制了六个自由度,所有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了。2.夹紧机构根据生产率要求,运用手动夹紧可以满足。采用一般的螺旋夹紧机构,通过

10、旋转螺母实现对工件表面夹紧。夹紧力主要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震动。由于夹紧力与钻孔时产生的力方向垂直,所以需要对夹紧力进行计算。应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摩擦系数只在夹紧机构有足够刚性才考虑。 K安全系数,精加工时取1.52。 F切屑力。其中:-切屑条件修正系数。 A单位切屑面积。3.导向装置采用钻套作为导向装置,选用JB/T 8045.2-1999。钻套高度H=37mm,排削间隙h=9mm。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在夹具体上设计座耳,用T形螺栓固定。5.夹具体由于被加工零件的孔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定位平面与定位圆柱销在安装时垂直度在16范围内允差0.1mm.此外,因为夹具体受力不打可以选用HT200材料铸造出。 零件图 夹具图 装配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