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533526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 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毁灭洁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爱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石其实没任何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一盘菜伸筷子。假如以一次偏食,去推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推断过王安石,也错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说要请大家去钓鱼,满朝文武自然展颜开怀。 王安石也随大流,跟大家来到现场,只是他好像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消遣活动没

2、一点兴趣,单独闷坐在那里,敛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习惯吧,他一手支颐,一手抓碟,把摆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颗接一颗地往口里送,送豆进一颗,嘣脆咬一颗,心不在焉,把满碟豆子吃完了。远处,有一双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听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于是将王安石从地方调来中心,安排在自己身边,察其言,观其行。或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 而这次,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石。不是由于王安石好深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这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

3、其前程的推断: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实只是鱼饵。宋仁宗觉得,一个人沉醉在自己的心事里,误吃一粒,可以理解;错嚼两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这么一碟鱼饵都被吃完了,这不是作秀吗?这不是有意装肤浅吗?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来了。王安石从地方带来的万言改革书,被宋仁宗高高挂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对吗?我们都是这么看人的,三岁看老,一钱落职,相人一面定人生死,从一滴水里看太阳光芒我们都自诩是识人大师,可以从一个细节识别他人之好坏、之忠奸。然则,世界上最简单的,可能就是人了。希望一眼把人看准,哪那么简单?多半会把人的品质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盖棺都难以论定,哪能

4、一时可以论定?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2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莫非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办法。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肆、妓院,四处打听不着此人。后来听说他竟然是当今皇帝宠妃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已经进宫做官去了。这消息让安禄山差点儿死过去这么一个无赖,竟然也当上了官?!而且据说是身兼数要职。 安禄山托人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血本上了一份大礼。向杨国忠表达了自己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用的

5、遭受,杨国忠观察大礼,自然是深表怜悯。他觉得安禄山骁勇善战,值得培育,便把安禄山引荐给了杨玉环。杨玉环见安禄山生得勇武,立刻宠爱不已,当即认作干儿子。并向他传授了一个升迁秘笈当今圣上宠爱胡旋舞,你假如会跳这种舞,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展现,比在疆场上立战功重要得多。安禄山忙问哪里去学?杨玉环当即为他跳了一曲。安禄山哪受过这待遇,跪在地上山呼“娘娘千岁千千岁”,那舞蹈极其轻快,跳起来疾如飞鸟。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体态如此饱满的娘娘千岁竟然会跳这样的舞蹈,心中佩服不已。杨玉环为他引荐了一个民间胡旋舞师,专职教他。安禄山体重足有200斤以上,假如到达疾如飞鸟的境地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为了到达目的,安禄山

6、不惜力气,五年寒暑终成一代胡旋舞大师。此后,杨玉环特地为他安排了一次在皇帝面前显露的时机。安禄山的表演引起了玄宗极大的好感,他对这个胖大的家伙如此精于舞蹈而感到惊诧。安禄山五载苦修,一朝成为宠臣,由于胡旋舞。而后来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被逼自尽,也是由于胡旋舞。 安禄山的胜利,可以说是得益于唐玄宗所制造的当时最豪华的宫廷消遣圈儿,他感动了宫廷消遣圈儿的总筹划,而恰恰这个总筹划的另一个职业是皇帝,于是,剩下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3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始终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天王巨星”苏东坡苏

7、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爱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巡游西湖时,突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感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始终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观察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特别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始终没有时机。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效劳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打算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

8、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来宾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来宾无不击节赞美,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感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愿嫁人。直到苏东

9、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快乐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觉了,慌乱之中,温超超立刻就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原因。温父无奈地告知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同意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特别愤慨,

10、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打算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表达。 更加不行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异地发觉,辽国人经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状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

11、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4 魏源是近代出色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人们经常赞扬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熟悉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主考官发觉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都属上佳。由于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其次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与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胜利,肯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由

12、于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熟悉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头琢磨,自己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 石昌化开头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舍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 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连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由于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与殿试的时机,“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肯定成不了魏源,石昌化过于努力,却只成为历的一个无名小卒。 你知道大树能长多高吗?科学家说,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

13、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撑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极限,再长一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自己压垮自己,轰然倒塌。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抱负都是如此。要非常努力,却不行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肯定要到达的高度,否则往往不胜利,却逼苦了自己。 中学生历史名人故事5 一日,几位友人光临寒舍。小酌之后,大家围炉而谈。聊着聊着,一位朋友突然问起,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立刻,在座的各抒己见,可谁也说不清真正的朋友该是什么样的。 过了一会儿,一位朋友讲了一件文坛往事: 1962年,作家刘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当时他的长子滨滨正患风湿性心脏病,他放

14、心不下,便让滨滨也到上海看病。圆满的是,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滨滨的病情不见好转,他本人也要返回北京。万般无奈的刘白羽只得让妻子汪琦送病危的儿子回家。母子俩回北京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烦躁担心。这时,巴金、萧珊夫妇来到了刘白羽的病房。两人进门后,谁都没有说一句话,悄悄地坐在沙发上。其实他们特别了解滨滨的病情,都在为他担忧,生怕路上发生意外。病房里静静静的,巴金伸手握住了刘白羽微微发颤而又汗津津的手,轻轻地摩挲。萧珊则一边留意刘白羽的神情,一边望着桌子上的电话。突然,电话铃响了,萧珊忙抢在刘白羽之前拿起话筒。当电话中传来汪琦母子已平安抵达北京的消息后,三个人长长地舒了口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原来,巴金估量那天北京会来电话,怕有噩耗传来,刘白羽承受不了,于是携夫人萧珊特地前来陪伴他。当两人起身告辞时,刘白羽执意要送到医院门口,他紧紧地握着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巴金却摆了摆手,淡淡地说,没什么,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听完这个故事,小屋里宁静了很多。大家心里明白,在巴金夫妇心细如发、爱护入微的行为面前,全部关于朋友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最懊丧、最无助、最困顿、最黑暗的时候,那个情愿陪你坐一坐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