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531121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影响措施1 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1.1 台站选址。地面气象观测站所处的地址对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地面气象站的建设及设施配备中大部分都是现代化的仪器和观测设备,电子元件及设施由于观测气象的特性需要,会对周边环境有极其敏感的反应,这种特性不仅有利于气象的观测,还简洁由于观测地点的变化而受到影响1。1.2观测仪器设备自身故障。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观测仪器自身设备直接影响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完整性、精确性,进而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例如,深层地温传感器的性能不稳定很简洁使观测到的地温数据消灭间断性跳动,使得地温数据的精确性水平大幅降低,若不对深

2、层地温传感器进行准时更换,将会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有所降低;台站内的网络线路故障将对观测数据资料的正常传输造成影响;台站内的线缆消灭开裂或者破损、连接传感器和数据线之间的接口消灭松动或者是生锈,这些现象都会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1.3气象观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强。气象观测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观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最终的观测数据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因此,该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气象观测工作中,一些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偏弱,缺乏敬业精神,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把握不够娴熟。由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单调、乏味、艰苦,且大多数的气象观测

3、站都选在较偏僻的地区,致使部分气象观测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乐观主动性,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从而导致人为失误的发生。2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把握措施2.1 做好新型自动气象站选址。在迁站或选址建设新型自动气象站过程中,要先做好区域位置环境等调研工作,充分考虑站址海拔高度、地理位置合适且受电磁干扰较小的区域,做好选址技术监督工作,避开选址不当影响自动气象站建设工作,进而影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开展3。2.2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的监控管理。为了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质量,气象部门应不断完善网络监控平台,观测人员则严格落实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平台的监控管理工作。每日日出后、日落前及交接班时应认真巡察观

4、测场仪器设备、业务软件及平台、通讯网络、供电系统等运行状况,确保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采集器和计算机运行正常、网络传输畅通、供电稳定,同时按要求填写相应的日、周、月巡察和维护记录表。实时监测各类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第一时间发觉观测仪器设备故障、网络故障、观测数据特别等问题,在进行科学分析推断后,实行针对性应对措施。对于较为麻烦且无法准时解决的问题,应准时将状况反馈给上级部门,便于准时恢复测报业务正常,进一步提高气象观测业务水平。2.3做好硬软件设备故障的修理维护。观测仪器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在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仪器性能下降,就会造成观测数据特别或缺测,进而影响

5、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质量。如地温传感器仪器故障导致深层地温数据消灭间断性跳动,影响到地温数据的精确性,降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当采集器供电设备消灭了故障时,也会使观测数据特别,不利于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质量的增加;假如连接传感器的数据线接口发生生锈或接口松动、网络特别,又或是外部数据线消灭了破损等状况时,均会影响到气象观测业务的质量。对于硬软件设备,应加强日常维护,按要求进行仪器和各设备的检定,使各项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做好软件定期杀毒,加强软件系统的维护4。2.4加强测报技术人才的培育。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各类现代化先进新型观测仪器开头广泛应用于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对测报人员的业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基层气象部门应不断强化测报技术人才的培育。一方面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待遇,依据气象部门实际,从高校引进一些高素养的专业气象人才,填补基层气象专业人才短板问题。另一方面,应留意对台站测报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对不断更新的业务流程、测报技术以及故障应急处理技巧等相关业务学问的培训,尽可能提升测报业务工作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