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52775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海中救援课文原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的时候,村民也都聚集到海岸边,毫不懈怠地举起灯笼,照亮勇士们回家的路。一小时后,救援船穿过云雾出现了,焦急等待着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着些精疲力竭的勇士们抵达沙滩后,救援队的队长气喘吁吁地宣布:“乡亲们,救援船无法载上所有的人,还有几个人被留在了那儿。”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他的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

2、丧生,你哥哥三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哇!”“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终于,救援船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上,他把手围成筒状,高声喊着:“妈妈,我们找到他们了,我哥也在!”海中救援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识记“援、警、营、搏、集、汉、唯、依、靠”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能

3、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3、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4、通过阅读故事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教学重点:1、能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本课9个生字;理解和积累“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2、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看到过平静的海面,也看到过波涛汹涌的海水。海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你们看(出示课文第1小节)(1)指名读句子(2)结合图片理解“月黑风高”(3)指导朗读:你们看,强烈的暴风雨把一条渔船给掀翻了!小小的渔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这种情况多么危险!渔船上的人

5、们随时都可能葬身海底。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现在就是(生:紧急关头)谁能读好这一小节(师范读,男女生赛读)2、出示句子: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1)齐读句子(2)师解释“志愿”:“志愿”就是自己情愿的意思,没有人去解救,但是自己乐意去做一件事情。(3)学习生字:警拼读音节,读准后鼻音交流:好方法记字(加部首、形声字)组词(4)学习生字:援拼读音节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组词(5)学习生字:营拼读音节,读准后鼻音集体书空“营救”其实就是救援3、揭示课题:情况是如此的紧急,难怪村里的人们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渔船上的人们。在营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

6、就来学习第7课海中救援。4、板书课题:7海中救援5、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2)自学生字。2、检查自学情况;(1)小组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纠错(2)集体交流生字搏:A.拼读音节B.集体书空C.齐读词语集:A.拼读音节B.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C.组词汉:A.拼读音节B.分析字形结构C.同音字辨析:汗、汉D.组词唯:A.拼读音节B.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C.查字典理解“”:只有一个、单单一个依:A.拼读音节B.交流:好方法记字(加部首)C.组词靠:A.拼读音节B.分析字形结构C.组词三、再读课文,理清脉

7、络1、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指名交流,板书:救援队长汉斯汉斯的母亲3、设置悬念:在营救的过程中,这三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1、复习生字2、朗读全文二、仔细研读,感悟体会1、同桌合作朗读3-6小节,并和同桌交流:这4个小节中,哪一小节最令你感动,哪些句子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用“_”划出来。2、同桌合作学习,师下台巡视指导3、集体交流第3小节中(1)重点句子:当这些精疲力竭的勇士抵达沙滩后,救援队的队长气喘吁吁地宣布:“乡亲们,救援船无法载上所有的人,还有几个人被留在了那儿。”(2)体会重点词语:精疲力竭(为什么他们会“精疲力竭”)

8、气喘吁吁(救援队长“气喘吁吁”说明什么)(3)指导朗读,齐读第4小节中(1)重点句子: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他的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哥哥三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的依靠哇!”(2)体会重点词语:挺身而出(理解词语,联系前面的“16岁”说明什么)哀求(近义词理解词语:恳求。作为母亲为什么要哀求自己的孩子)(3)母亲为什么恳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救援(体会“音讯全无、依靠”)(4)指导朗读(尤其读好汉斯的母亲的话,读出绝望、哀求的语气)第5小节中(1)重点句子:“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

9、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2)体会重点词语:必须(明明是“志愿救援队”,为什么汉斯要说“必须”去)(3)尝试体会汉斯的心情,补充句子: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样就。(4)指导朗读:你们觉得汉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坚定)谁来扮演懂事的汉斯,读出他坚定的信念(个别读、小组赛读)第6小节中(1)重点句子:终于,救援船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上,他把手围成筒状,高声喊着:“妈妈,我们找到他们了,我哥也在!”(2)体会重点词语:终于(感受救援过程的艰辛、不容易)(3)你们知道为什么汉斯要把手围成筒状来喊吗做做动作,你就能知道!(

10、学生做动作朗读汉斯的话)原来,用手围成筒状,能够使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当时救援船距离村子比较远,汉斯想要让担心自己的母亲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所以把手围成了筒状。(4)指导朗读:谁知道汉斯说的这句话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兴奋、激动)来扮演一下激动而兴奋的汉斯吧!(男女生赛读)(5)出示句子:又过了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齐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和同桌讨论: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指名交流,师小结:是呀,这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煎熬!她无时不刻地担心着能够依靠的儿子,真害怕他会遇难!想象说话:汉斯的母亲站在海边,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汉斯的母

11、亲会做些什么,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情)三、拓展训练,指导写字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2、听写句子:我必须去。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3、指导写字(1)出示在田字格中的“援、营、搏、依、靠”(2)学生观察,结合字形说出写字时的注意点(3)师范写,学生模仿书写(4)师下台巡视,随机指导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了解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指名交流感受)2、师:是呀,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学习课文中的汉斯,尽可能地伸出援手,帮助别人。3、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预习第8课海中救援教学反思拿到了这篇课文后,因为作了种种铺垫,因此,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以上种种答案,还是令人感到欣慰了,说明学生已经能了解母亲当时会想些什么但是“母亲会怎么做”没有人说到,“怎样的表情”说的人极少,事后想想,也许我缺少了必要的点拔,比如“人着急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人处于绝望时会怎样”“人非常伤心时会怎样”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