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527212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0 诗五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竦峙( ) 萧瑟( ) 岱宗( ) 决眦( ) 水何澹澹( ) 答案:zh s di z dn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 一览众山小(全)B.造化钟神秀(集中,聚集) 幸甚至哉(到)C.皆言夫婿殊(差不多) 使君谢罗敷(请问,问)D.几二千年矣(差不多) 重诺责,敦风义(重视) 解析:B项的“至”解错,应是“极”的意思。 答案:B3.诗句、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甫唐代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

2、代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宋代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东汉 解析:A项作者有误,应为杜牧。 答案:A4.文学常识填空。(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_代著名诗人_。字_,号_。与_齐名,世称“李杜”。(2)江南春作者是_代著名诗人_,字_,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与_合称“小李杜”。(3)望岳作者是_,字_,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_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_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_,诗人被尊

3、称为_。(4)观沧海作者是_,字_,_(朝代)杰出的_家、_家、_家、统帅。建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是“三曹”,他们是_、_、_。 答案:(1)唐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杜甫(2)唐 杜牧 字牧之 李商隐(3)杜甫 子美 现实主义 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 “诗史” “诗圣”(4)曹操 孟德 东汉末年 政治 文学 军事 曹操 曹丕 曹植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析: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确定朗读节奏。(3)

4、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原文填写。(1)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_(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_(3)望岳一诗的名句是_(4)江南春写景的两句是_(5)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_ 答案:(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5、层。3.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早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B.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C.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D.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

6、”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 解析:A项中渲染并烘托的是“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而不是早春。 答案:A4.请比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 答案:两句诗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为座右铭。5.请分析观沧海写景的特色。 解析:“树木”“百草”两句写的是静景,是

7、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两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日月”“星汉”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象出的景象。 参考答案:全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诗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快乐时光谁创造万物 某宗教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厉声问学生:“你们说,是谁创造了世间万物?”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屏住呼吸,不敢出大气。教师许久听不到回答,更加火冒三丈地说:“我非要你

8、们说不可!谁?”说着,灯泡似的眼睛盯着一位学生。那位学生抖瑟瑟地站起来,说:“老师,不是我!”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第一、二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 参考答案: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高山之巅、雄鸡高唱、红日喷薄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结构上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2.这首诗中第三、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解析:三、四句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时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

9、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 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扫荡浮云、一展抱负的豪迈情怀。(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36题。望 岳 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诗中写的是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请你把其余四座山写出来。(1)西岳_。(2)中岳_。(3)南岳_。(4)北岳_。 答案:(1)华山 (2)嵩山 (3)衡山 (4)恒山4.“_”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_”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_”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用原诗句填空。) 答案:

10、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诗题是“望岳”,诗中句句都突出了“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将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中。A.细望 B.俯视 C.远望 D.近望(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解析:望的角度应与诗句所写之景联系起来。(1)句是概括写,只能是远望;(2)句是站在山脚下观察,只能是近望;(3)句“决眦”一词,那也只能是细看;(4)句从“凌绝顶”看出是俯视。 答案:(1)C (2)D (3)A (4)B6.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11、是( )A.诗人通过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绘出了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想到登岳。C.“造化钟神秀”,一个“钟”字,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鬼斧神工。D.“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因山高所产生的同一时间里有阴有阳、有明有暗的奇妙景象。这个看似普通的字有着神奇的作用,显示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作风。 解析:C项,“造化钟神秀”,一个“钟”字突出的应是泰山的神奇秀丽。 答案:C(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过华清宫 杜 牧长安回望绣

12、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知识是到达天堂的翅膀。莎士比亚7.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 解析:首句运用概括与想象之笔,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次句山顶千门,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答案: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8.由后两句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人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大量历史故事中,别具慧眼地选取了送荔枝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不加任何抽象的议论,以白描手法叙事,将自己对这一历史教训的看法融入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思而得之。诗人的艺术匠心是精湛的。 参考答案: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批判。深层探究9.古诗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请你结合有关诗歌,探究一下“月亮”这个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的意义。 解析:在月亮身上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参考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情思=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异地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