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410;资料整理于2023年10月15日。一、填空题 1.咏史诗是宋初“西昆体诗中最有价值的局部,其中诗人_的汉武一诗堪称代表。杨亿 2.北宋词人_的一些词作展现了北宋的都市生活和市井风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描写杭州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3.苏轼诗歌擅长比喻,如_就用“雪泥鸿爪这样的比喻来表现飘泊无定的感慨。和子由渑池怀旧 4.北宋诗人_晚年写景抒情的绝句风格独特,
2、被称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书湖阴先生壁是其代表。王安石 5.北宋欧阳修擅长作史论,他的_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官误国的事例,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6.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人_小品文章的代表作,很能表达他“文无定法的创作特点。苏轼 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_的咏梅绝唱山园小梅中的名句。林逋 8.北宋词人_的词被认为是“当行本色的典范,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秦观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宋代诗人陆游_诗中的句子。临安春雨初霁 10.元代作家白朴的杂剧_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元代最著
3、名的剧作之一。梧桐雨 11.王国维称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杂剧_“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赵氏孤儿 12.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写窦娥因恶汉_的诬陷而被问成死罪斩首的故事。张驴儿 13.元代散曲作家_的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套曲透过庄稼汉的眼睛对金末元初的勾栏表演进行了描述。杜仁杰 14.所谓“荆、刘、拜、杀是四部南戏荆钗记、白兔记、_和杀狗记的合称。拜月亭 15.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京师名妓杜十娘和世家公子的爱情悲剧。李甲 16.明代冯梦龙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_、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为“三言。喻世明言 17.明代作家_是唐宋派古文的代表,项脊轩志即是他的名作。归
4、有光 18.清代孔尚任的传奇_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示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桃花扇 19.清代著名长篇小说_通过范进中举发疯的情节表现了科举制对文人精神的戕害。儒林外史 20.清代钱彩、金丰编写的英雄传奇小说_是岳飞故事的集大成之作,在民间影响很大。说岳全传 二、默写题 21.楼船夜雪瓜州渡,_。作者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22.九州生气恃风雷,_。作者_。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 2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作者_。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24.明朝酒醒何处,_。作者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25.桃李春风一杯酒,_。作者_。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 26.去年
5、春恨却来时,_,微雨燕双飞。作者_。落花人独立;晏几道 2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作者_。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28.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_,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_。湖心亭一点;张岱 2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羽化而登仙。作者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轼 30.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作者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三、简答题 31.黄庭坚诗在题材取向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二例进行说明。答案要点:(1)黄庭坚诗在题材取向上侧重表现个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具有重内心而轻外物、重精神而轻物质的特点。(2)举二首诗为例进行分析。32.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表现了哪
6、些积极思想? 答案要点:孙悟空形象中表现的积极思想包括:(1)蔑视尊卑秩序甚至皇权的对抗精神,表现自我的无畏气概,这是孙悟空形象新的精神内涵核心。(2)孙悟空的对抗精神和英雄气概,尤其是其中的个人要求和欲望的肯定,对个性的张扬,折射出时代的气氛、气息。四、分析论述题 33.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歌颂抗金斗争,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2)借登临江山、咏怀古迹抒写感时忧国的内心。(3)表现救国理想和英雄怀抱,抒写英雄失意之悲。(4)表现离愁别恨、男女恋情等内容。(5)描写农村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表现村居生活情趣。34.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的艺术成就。答案要点:(1)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其中杜丽娘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2)情节结构上充满离奇、变幻的色彩。(3)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曲词优美含蓄,有丰富的抒情意味。(4)人物语言个性化,与其身份、性格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