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52030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二上语文考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2011.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筑窠(k) 廿四(nin) 谆谆(zhn) 唧唧作声(j) B周匝(z) 撮土(zu) 苏埭(di) 嘁嘁喳喳(ch) C寒伧(chen) 乍听(zh) 偌大(nu) 塔幢(zhun) D远飏(yng) 纤弱(qin) 山坳(o) 拙劣(zh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樊蓠 闪烁 摇曳 心不在蔫 B观止 逆子 冗长 余音绕梁 C决窍 情致 顷轧 同病相怜 D宛转 悔涩 归巢 雅雀无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

2、又将鼓捶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2)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 极了!” (3)哥哥 没有同我玩耍过。 (4)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有些奇怪,有时简直近于一种 。 A顾 精辟 似乎 痴狂 B盼 精辟 好像 狂热 C顾 透辟 好像 痴狂 D盼 透辟 似乎 狂热 4、下列词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 ) A孤立 伎俩 灾难 教诲 B丰富 附会 遭遇 准确 C结果 生动 可靠 作风 D臆造 杜撰 谬误 武断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折磨得死去的。 B这种结论,不是

3、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C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出各式多样的桥梁。 D园子里面,顶着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吃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 6、对下面句子的结构成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物的不同思想意识上表现出三个人物之间不同遭遇的必然性。 A主语是“思想意识” B谓语是“表现出” C宾语是“必然性” 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王叔远在小小的核桃上神奇地刻出了“苏轼泛舟赤壁”的生动场景,真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B吴华的妈妈迎着再次来家访的老师激动地说:“您能不顾疲劳,三顾茅庐,太使我感

4、动了。”C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的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D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窜跳。8、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曹操短歌行 B白居易琵琶行 C秦观鹊桥仙 D茅盾包身工 9、下面句子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一位顾客离开超市时警铃响了,保安对这位顾客说:“先生,可能您的东西没有完全消磁,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到柜台来一下好吗?”B一位顾客来银行向一个正在忙碌的柜台工作人员询问贷款的事,这位工作人员说:“我不知道,你问别人吧!”C当一位导游刚讲解完一处景点时,一个没有听清楚的游客,让导游再说一遍,这位导游说:“我刚讲完,为了

5、不影响别的游客,让你身边的朋友告诉你好了。”D小李虽然很卖力地推荐自己代理的电脑,但顾客仍然要买别的牌子,小李说:“如果我是你,决不买那个牌子的东西,太差了。”10、下面各句运用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卅运动”的震撼,像一支毒箭,荡涤着整个世界。 B君子兰,叶丰泽,花明润,神貌泰然,却绝无矜傲,面对山花野卉,也处之怡悦。 C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D在众星的点缀里,长庚星闪耀得像一盏较远的电灯。11、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慈者,爱的意思,古书中说: 。在家者,为之慈母、慈父、慈子;在外者,则为之慈善。我们不可能只待在

6、狭小的家里,我们都需要推开家门走到外面去, 。爱和善,就是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繁衍着人类的生存,绵延着爱的滋润。A亲爱利子为慈,侧隐怜人为慈 在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别人播撒爱和善B亲爱利子为慈,恻隐怜人为慈 我们在为别人播撒爱和善的同时,也获得别人为我们播撒的爱和善C恻隐怜人为慈,亲爱利子为慈 在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别人播撒爱和善D恻隐怜人为慈,亲爱利子为慈 我们在为别人播撒爱和善的同时,也获得别人为我们播撒的爱和善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山居秋暝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

7、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运用动静相衬的手法,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描绘出了一幅“山中桃花源”景象,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逃避现实、消极隐遁情绪。二、古诗词填空题:(每格1分,共9分)1、千呼万唤始出来, 。同是天涯沦落人, 。2、问君能有几多愁? 。两情若是久长时, !3、春如旧, , 。 4、山不厌高, 。 周公吐哺,

8、 。 5、身既死兮神以灵, 三、语段阅读题:(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稠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女性所特有的那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

9、“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1、“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稠衫裤的男子”身份是:( )A、带工老板 B、工厂监工 C、老板、老板娘的家属亲戚 D、打杂2、“和时节不相称”的衣服为什么要穿?( )A、因为虽然刚到旧历四月中旬,但气候反常,天气已经很热了。B、因为虽然旧历四月中旬,外面还不热,但包身工的工房中因面积窄小而人却很多,所以工房内闷热得很。C、因为这种衣服标志着一种身份。D、因为这些人的经济收入也并不宽裕,不能随时根据季节气候而更换衣服。3、“芦柴棒,去烧火”这里的“芦柴棒”用的修辞手法是:( )A、明喻

10、 B、暗喻 C、借喻 D、借代4、第二段文字的作用是:( )A、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和具体数字,写出了包身工们居室的狭窄和拥挤。B、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工房的狭窄与拥挤,混乱与肮脏。C、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们的迟钝与麻木。D、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与凄惨形象,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与压榨。5、“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这一细节描写是为了说明:( )A、这些包身工已经失去了少女所特有的害羞的感觉。B、这个细节描写是为了照应前面“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说明为什么居室里会有“粪臭”。C、是为了说明工房的狭窄,使读者具体感受到“七尺阔”的空

11、间中的条件之恶劣。D、因为房间只有“七尺阔”,马桶只能放在离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地方,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居住条件,才使得包身工们“女性所特有的那害羞的感觉”“已经很迟钝了。”这个细节揭示了包身工们在残酷的压榨下人格的扭曲。6、第一段首句的“还”和“已经”搭配使用,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是:( )A、强调“天没亮”,包身工们起身的时间很早。B、强调“被吆喝着起身”,包身工们没有充分休息的权利。C、强调工房的“拥挤”。D、突出包身工起身时间早,在生活上所受到的非人的虐待。(二)12分(每小题3分)成熟森林对吸收二氧化碳几乎没有贡献?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颠覆这一经典生态学理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选研究

12、员及其同事经过25年的持续观测发现,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这一发现有力地冲击了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平衡理论的传统观念,可能将从根本上颠覆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理论,催生生态系统碳循环非平衡理论框架的建立。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上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了解全球碳源、碳汇的分布、动态及机制,就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此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大量工业二氧化碳集聚在空气中就造成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树木通

13、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全球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因此,森林被看作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碳汇。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对碳循环时空动态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仍不能确切解释碳排放与碳吸收的收支不平衡的现象,这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未知汇。但经典生态学理论认为与非成熟森林相比,成熟森林作为碳汇的功能较弱,甚至接近于零,“成熟森林碳循环趋于平衡”是现今大量生态学模型的基础。然而,周国逸和他的团队发现,在过去25年期间,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周国逸及其同事对位于广东省中部的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成熟森林(林龄400年)土壤有机碳进行了长达25年的观测,结果显示,该森林020厘米土壤层的有机碳贮量以平均每年每公顷061吨的速度增加。它表明成熟森林可持续积累碳,因此可能是重要的碳汇,这为确认成熟森林作为一个新的碳汇奠定了理论基础。周国逸表示,尽管成熟森林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也还不明确这一研究结果是不是区域或全球的普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