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51807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求:1 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2 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注意事项:1 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 ,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2 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教学设计模板注:填写表格时,请您删除蓝色部分课题: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科目:小学数学教学对象:六(一)班课时:1课时提供者:曾苗单位:张巷镇中小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

2、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8页,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目标: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知识网络。能力目标:复习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构建图形间的知识网络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

3、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堂课的内容,学生迫切想了解意识这种神奇的现象,这就为本节课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但是,本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只有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思索,才能学好知识,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4、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图形的知识,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图形间的知识网络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上节课,老师请大家回顾了图形之间的联系,而且将所学的图形进行分类和整理。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里先说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再听听别人的整理方法,看看他的分类

5、标准是否合理。要求听清楚了吗?下面开始活动吧。学生小组内交流。(6分钟)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内容形象直观,激趣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探究的主动性。师:相信每个同学在自己整理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肯定都是不完善的。那通过交流,大家多图形的梳理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共同商量一下,设计个你们都认可的整理方案。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自己组的整理方案 图文并茂加上老师的讲解,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识产生的自然过程,并能够较快接受相关术语。师:小组交流方案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事实胜于雄辩。运用视频展示新闻资料,具有真实性,是教学内容有利的论据,对学生也更有

6、说服力。(多媒体展示)一个小实验黑猩猩灭火。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却束手无策了。(师)为什么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而动物脑则不能?结论二: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运用小实验,生动有趣,对于稍有疲惫的精神一个小刺激,让学生再次产生兴奋点从而有利于完成下面的教学。而用多媒体来展示既节约资源也方便快捷,效果是不相上下的。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那么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呢?(活动体验)教师与一位学生合作完成,其他同学观摩。教师把准备好的苹果、橘子等水果让学生一

7、一辨认,随后,教师将其双眼蒙住,让其猜教师手中的水果名称,学生不知,提出要摸一摸,经过摸、闻学生很顺利的就说出了正确答案。这时,老师又拿出了一种学生较为陌生的水果,学生经过摸、闻、尝还是不能准确说出答案。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位同学在对水果的认知上经历了知不知知(不知)这样的一个过程呢?(师)总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一一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分组讨论思考,交

8、流思想。小游戏是一个小高潮,气氛顿时活跃,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也很快理解了相关的知识。(多媒体展示)展示两张外星人的图片并设问:这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吗?意识不是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脑对客观存的能动反映。不同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反映也可能不一样。具有主观性。结论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思考讨论并回答。外星人本来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两张怪异的外星人图片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确实让学生产生疑惑,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再次围绕课堂。(师)(总结)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一一人脑的机

9、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研究性学习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公司的国际象棋电脑“深蓝”的六局对抗赛降下帷幕。整场比赛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深蓝”赢得了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对抗。 电脑也有意识吗?学生课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姓名评价日期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

10、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寄语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物质意识决定反映本质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内容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

11、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本堂课在教学思想上力求让学生通过清楚的事例及实践的引导认识意识的本质,并充分认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努力让哲学生活化;通过本课教学,力求对新课程有更深的认识,探索适合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集图、音、文字等于一身的优势,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抽象的知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讲抽象的哲学原理用生活化的例子很好的解决了。邀请学生上讲台与教师一起完成小游戏,在小游戏中蕴含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适时的的点拨与总结将知识升华。在课后的练习中也证明,这节课的效果是好的。这节课是一节校内公开课。在后来的评课中,老师们指出,将哲学生活化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足之处给学生的时间还是少了点,如果更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去总结提升,那效果将会更好。创建生活化的课堂一直是我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一节课的尝试,我将更坚定的走这样一条创新之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