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51175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7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连廊施工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连廊施工方案1、设计图纸概况本工程20#、21#、22#楼北立面14层的14轴30轴位置设计了一道消防连廊。消防连廊为悬挑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其中挑梁悬挑长度为2.4m,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悬挑梁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连廊板厚120mm,连廊宽1600mm(连梁外侧距离)。 2、编制依据、根据本工程的全部施工图纸及有关标准图;、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地区的有关规程;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TJ08-2002-2006); 、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GB15831-

2、200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3 版); 、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1999.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2)。 3、消防连廊模板支撑方案设计 、由于本工程消防连廊设计为外部悬挑钢砼结构,连廊模板排架底部无支撑点,因此在连廊模板排架底部架设钢梁,以作为连廊模板排架支撑点之用。 、连廊模板排架底部支撑钢梁设置在连廊层高的下一楼层位置,钢梁上架设483.5mm钢管排架,以作为连廊模板的支撑。 、钢梁拟采用18#工字钢,长6

3、m,里端2.5m锚固在已浇筑好的楼板上,外端3m作为排架及施工脚手架的支撑点;钢梁外端设置斜撑,斜撑采用18#槽钢,支撑在钢梁的下一楼层剪力墙上。 、工字钢钢梁水平间距1.5m,里端设置二道(局部三道)锚环(HPB235级16钢筋)。 、在工字钢钢梁上铺设三道通长12.6#槽钢横梁,作为排架立杆的支撑点,槽钢间距1.2m。 、连廊模板支撑排架的立杆横距(垂直连廊方向)1.2m,纵距(沿连廊方向)0.75m;排架底部(距工字钢0.2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排架中部(距工字钢1.5m处)设置纵、横向连杆,排架顶部设置纵、横向承重钢管;排架立杆与剪力墙模板拉结牢固。 、连廊模板支撑排架横向每间隔6

4、m设置一道剪刀撑,纵向靠连廊中部设置一道连续剪刀撑。 、连廊外侧施工脚手架横距0.7m,纵距1.5m,步距1.8m;脚手板采用木板封闭,上部脚手板高出连廊顶面0.2m;脚手架防护栏杆高度为1.2m。 、为了使排架及脚手架立杆与工字钢钢梁和槽钢横梁有可靠的定位连接措施,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故在工字钢和槽钢上焊接长度为150200mm、直径为20mm的钢筋,将立杆套座其外。4、消防连廊模板支架力学计算4.1、梁侧模板计算4.1.1、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XL3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2.4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200400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2.9梁侧楼板厚度(mm)1204.1.

5、2、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0.4混凝土侧压力折减系数0.8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cH0.8240.47.68kN/m2振捣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2k(kN/m2)4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cH0.8240.47.68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0.9max1.27.68+1.44,1.357.68+1.40.740.9max1

6、4.82,14.290.914.8213.33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7.68 kN/m24.1.3、支撑体系设计小梁布置方式竖直向布置小梁间距300主梁合并根数2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600支撑距梁底距离依次为0,200 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4.1.4、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计算简图如下:4

7、.1.4.1、抗弯验算 q1bS承113.3313.33kN/m Mmax0.125q1l20.12513.330.320.15kNm Mmax/W0.15106/37500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4.1.4.2、挠度验算 qbS正17.687.68kN/m max57.683004/(38410000281250)=0.29mm300/400=0.75mm 满足要求!4.1.4.3、支座反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0.5q1l=0.513.330.3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0.5ql=0.57.680.31.15kN4.1.5、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材料规格(mm)60

8、80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256 计算简图如下: 4.1.5.1、抗弯验算 小梁弯矩图(kNm) q=2kN/m Mmax/W0.01106/640000.11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4.1.5.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 max3 Vmax/(2bh)30.231000/(28060)0.07N/mm21.78N/mm2 满足要求! 4.1.5.3、挠度验算 小梁变形图(mm) q=1.15kN/m max0mm

9、200/400=0.5mm 满足要求! 4.1.5.4、主梁所受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0.3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0.23kN4.1.6、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mm)483主梁合并根数2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0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 计算简图如下:4.1.6.1、抗弯验算 主梁连续梁部分弯矩图(kNm) 主梁悬挑梁部分弯矩图(kNm) q=0.2kN/m Mma

10、x/W0.03106/44906.6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4.1.6.2、抗剪验算 主梁连续梁部分剪力图(kN) 主梁悬挑梁部分剪力图(kN) max2Vmax/A=20.241000/4241.16N/mm2120N/mm2 满足要求! 4.1.6.3、挠度验算 主梁连续梁部分变形图(mm) 主梁悬挑梁部分变形图(mm) q=0.23kN/m 1max0.03mm600/400=1.5mm 2max0.03mm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4.1.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Rmax0.89kN4.1.7、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类型M14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

11、)17.8 可知对拉螺栓受力N0.950.890.85kNNtb17.8kN满足要求!4.2、梁底模板计算4.2.1、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XL3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2.4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200400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2.9梁侧楼板厚度(mm)1204.2.2、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梁1.5板1.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kN/m2)1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

12、值Q2k(kN/m2)对水平面模板取值2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0.65非自定义:0.99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1.9风荷载体型系数s0.84.2.3、模板体系设计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1200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750步距h(mm)1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1200、750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375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 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4.2.4、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

13、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4)+1.42,1.35(0.1+(24+1.5)0.4)+1.40.72114.28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4110.3kN/m 4.2.4.1、强度验算 Mmaxq1l2/814.280.22/80.07kNm Mmax/W0.07106/375001.9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