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504062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复习练习简单版含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鉴赏1 形象常见的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常见的诗歌中的意象一 树木类1 杨柳惜别,相思“一溪烟柳万丝重,无因系得兰舟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 松柏坚贞高洁,傲岸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2、。”4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5 竹 气节,积极向上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 竹林闲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7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8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二 花草类1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盛衰兴亡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2 芳草 春草离恨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3 草 生命力

3、,希望。荒凉,地位卑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4 梅花纯净洁白,傲霜斗雪,不怕挫折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 菊花坚贞,高洁,隐逸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 莲 爱情,高洁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 红豆爱情,相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8 花落凋零,失意。惜春,留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三 动物类1 杜鹃

4、(子规)凄凉悲伤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 鸿雁孤独思乡,羁旅伤感,音信消息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3 鹧鸪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4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5 蝉 品行高洁,(寒蝉)凄切,伤感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6 燕子春光美好,惜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爱情美好

5、,思念情人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代人传书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离情,漂泊流浪之苦 “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7 沙鸥飘零,伤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8 鸡 狗田园生活,生活气息 “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9 鸿鹄理想,追求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0(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古道西风瘦马。”四 气象类1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 秋雨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6、,点点滴滴。”3 烟雾朦胧,惨淡,幻灭,迷惘,渺茫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4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得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东风春天,美好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古道西风瘦马”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7 霜人生易老,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8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

7、直。”9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0 云游子,漂泊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五 器物类1 玉高洁,脱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 古琴知音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3 琴瑟夫妇和谐,兄弟情谊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4 石灰纯洁,节操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 簪缨,衣冠官位,名望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六 其他类1 古人: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鞭挞,自醒,明志2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萧条3 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绵长愁苦 “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 大漠苍凉 “大漠孤烟直。”5 旷野凄清 “野旷天低树。”6 天地人类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情感孤独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7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 淳朴美好,安逸宁静8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9 夕阳,落日失落,消沉,惆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 黄昏伤感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梧桐更兼风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1 深夜愁思怀旧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2 长亭,短亭,南浦送别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南浦

9、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13 客舍,驿站送别,孤独思归 “客舍青青柳色新。”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14 孤灯孤苦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15 酒 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6 月(1)思念,相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寂静凄凉 “波心荡,冷月无声。” (3)宁静恬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惆怅无奈,失意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5)梦幻神奇 “一夜飞渡镜湖月。” (6)永恒 “

10、江月年年只相似。” (7)人生缺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练习1 贾岛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 烟火渐相亲。 诗人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旅途中所见的景物?这些景物给诗人以怎样的感觉?诗人的心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诗人写暮过山村,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顺序,采用移步换景写法写景。先写远闻寒水,再写远见孤村,再见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最后写桑柘烟火,这些山区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换,给人的感觉是由寒冷阴森,变得宁静而温暖。诗人从孤独惶恐而至欣慰。2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11、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中的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远不俗,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3 林景熙溪亭 (2007广东)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全诗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3(清秋),日暮,月初白,流萤,孤灯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

12、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4 张辑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1)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4(1)见塞草连天之荒败秋景而心生愁意;见中原沦陷而心生愁意;又见新秋,年复一年,恢复无望,而心生愁意。(2)词的下阕中“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4(2)刻画了一个渔翁(隐士)的形象,寄托词人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情怀。5 刘黻题江湖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