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502380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优化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 道外区劳动技术教育学校 隋程远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认识到劳动技术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感到劳动技术教育“无从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是搞好劳动技术教育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最优化有两个基本标准:其一是效果与质量标准,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其二是时间标准,即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的要求。据此,我们确定当

2、前优化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标准是:教学效果佳,科技含量高,学生创新意识强,时间耗费少,精力耗费少,经费花费少。一、 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控制的根据。劳动技术课实行教学目标管理,能减少教学的随意性,规范劳动技术课教学,便于学校教学管理,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按垂直角度劳动技术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学校总体教学目标,单项技术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学校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单项技术教学目标应根据大纲要求,教材说明,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来制定。单元

3、教学目标应根据单项技术教学目标,单元教材内容,学校的场地、器械、实习基地等方面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应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制定。制定的各级教学目标要相互进行修正,理顺总体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的关系,使之各级目标更趋合理,能更好地进行调控,便于教学管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优化后的教学目标应全面、具体、适当、明确,以教学大纲为尺度,以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二、 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是劳动技术教学过程优化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和难度最大的环节。

4、在人类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今天,面对众多的劳动技术项目,如何选择其中最基础和最精华的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基础,还需准确的判断力。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呢?首先,应处理好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关系。传统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在过去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生产及建设过程中,曾具突出地位。在现代的高科技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融于世界的发展大潮中。因此,劳动技术教育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完成

5、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其次,要使教学内容达到优化,应做到:组织教学内容要统观全局,分清层次,有详有略,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要挖掘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纵向序列和横向间的有机联系,按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安排知识内容。要确定适当的深度和广度,把深度、广度、难度、速度控制在学生脑力潜能的可接收范围内。 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如在众多的劳动技术知识、技能中,有些劳动技术知识、规律和技能,处于明显的核心地位。为此教师要统观全局,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控制,恰当地确定重点,讲评时不忘重点,实践时紧扣重点,设计板书时标出重点,归纳小结时点出重点,

6、从而提高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益。三、 教学组织的优化劳动技术教学组织是指按照学校总体教学目标,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其主要工作包括各项劳动技术的开设顺序与时间分配,技术类型的选择,各项技术的横向协调与相互衔接,以及整个劳动技术课程体系的总体调控等。进行教学组织的优化,必须认真考虑如下问题: 顺序性。各项劳动技术的开设顺序,必须注意知识自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必须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现有知识准备,同时注意技能形成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安排等。 整体性。教学组织的整体性就是把学生各项劳动技术内容的学习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意义。 衔接性。各项劳动技术之间既有垂直方向的前后联系,也有水平方

7、向的彼此关联。所以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认真研究各项劳动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各项劳动技术的衔接尽量自然、连贯。四、 教育技术的优化传统教育技术如实物、粉笔、图画等,有利学生实际观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如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所以选择使用教育技术时,应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教育技术的特点,师生双边活动的需要,选择最佳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进行现代结合后,再付诸课堂教学实践。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各自优点,处理好学习传统技

8、术和学习高新技术之间的关系。五、 反馈过程的优化优化的劳动技术课堂教学反馈要及时,信息交流渠道要广,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特点。教师应作为评价过程的主导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调控,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控制教学过程,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劳动技术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技能、创新精神、情感的综合评价观。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有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学生人格形成的评价,还有技能与创新意识的评价,身心发展的评价,品德养成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创造性地“寓考于乐”,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充分发挥考评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对教学的改革功能,保证全部教学活动按预订目标组织实施。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