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胚胎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与胚胎学笔记.doc(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一、研究内容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例:心脏)2组织(tissue)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细胞: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成人约有1015 个、200 余种细胞外基质:由细胞分泌形成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系统3意义促进了生理学的进步是病理学的基础促进人类对自身的深入了解二、发展史(一)光学显微镜 16 世纪末荷兰人发明1665 年胡克命名“细胞” 马尔比基观察了脾、肺、肾、表皮;列文虎克发现红细胞、精子、肌纤维;格
2、拉夫发现卵泡1801 年比沙提出“组织”概念(二)细胞学说提出:施万、施莱登(1838、1839)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新细胞由原有细胞产生(三)电子显微镜发明:1932 年 卢斯卡、科诺尔,使分辨率提高到 0.2nm 超薄切片术(5080nm)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即细胞膜、细胞器、染色体等亚细胞结构(四)当代组织学新仪器、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将组织学引入分子水平组织工程学技术拓展了组织学的临床应用前景三、学习方法审视角度 组织水平:层次顺序、特征性结构和细胞细胞水平:主要细胞的分布、结构特
3、点(含重要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形态和结构相统一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必然表现培养观察能力:重视实习课和图像观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将二维图形还原为三维构像四、技术简介(一)光镜技术1石蜡切片术(paraffin sectioning):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m 厚)、染色 2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嗜酸性(acidophilia);嗜碱性(basophilia)3特殊染色(二)电镜技术1透射电镜术(transmiss
4、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树脂包埋超薄切片(50 80nm 厚)电子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根据电子束在不同结构上被散射程度的差异表现为电子密度高(黑或深灰色)和电子密度低(浅灰色)2扫描电镜术(SEM)观察组织细胞表面结构,具有真实的立体感,无需制备切片(三)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术 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结合而产生,在组织切片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和分布状态分类:一般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 1一般组织化学术:组织中的某种结构成分与所加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某种
5、颜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糖类: PAS(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呈紫红色 糖 过碘酸 多醛 紫红色反应产物品红硫酸复合物 (希夫试剂,无色) 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检测组织切片中的肽和蛋白质用标记的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结合,标记物可于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物有荧光素(荧光显微镜观察)、辣根过氧化物酶(光镜或电镜观察)、胶体金(多用于电镜观察)3原位杂交术(in situ hybridization)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检测基因(DNA片段)的有无、基因的表达活性(mRNA)原理:用带标记物的已知碱基顺序的核酸探针与细
6、胞内待测核酸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特异性原位结合(杂交),并通过对标记物的显示而获知待测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常用标记物有放射性核素和地高辛(四)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概念:通过活细胞对某种放射性物质的特异性摄入,以显示该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含量和代谢过程,以反映细胞的功能状态应用举例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研究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状态用125I 观察甲状腺滤泡内碘化部位(五)图像分析术(image analysis)又称形态计量术(morphometry):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提供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立体的组织细胞内有形成分的数量、体积、表面积等参数,
7、从量的角度显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体视学(stereology):根据连续的组织切片应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微细结构的立体模型(六)细胞培养组织工程1细胞培养术(cell culture)把从机体取得的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组织块或器官则称组织培养术或器官培养术用于研究细胞、组织的代谢、增殖、分化、形态和功能变化,各种理化因子对活细胞的影响培养条件:营养、生长因子、pH值、渗透压、O2和CO2浓度、温度,控制污染用相差显微镜观察2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用细胞培养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术正在构建的有皮肤、软骨、骨、肌腱、骨骼肌、血管、角膜
8、等;其中以组织工程皮肤较为成功,已成为商品用于治疗烧伤、皮肤静脉性溃疡等疾病*注* 研究包括四个方面: 种子细胞,即增殖旺盛的细胞,多为干细胞 细胞外基质,可用生物材料(如牛胶原)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构建组织或器官,即把细胞置于细胞外基质中进行三维培养、并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将构建物移植机体的方法 第二章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特点:无血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有基膜分类: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囊的内表面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一: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
9、、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特点: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肾小管 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上皮:特点细胞排列貌似多层,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实为单层;由柱状细胞、 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基膜厚 分布:呼吸道 5.复层扁平上皮:特点: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表层细胞呈 扁平状;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
10、和肛门未角化 6.复层柱状上皮:特点:浅层细胞呈柱状,深层细胞多边形分布: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7.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空虚的膀胱上皮厚,细胞层数增多,细胞呈大的立方形充盈扩张的膀胱上皮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呈扁梭形 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二:腺上皮和腺: 1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主要有:酶类、黏液和激素 腺上皮和腺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细胞分泌物:酶、糖蛋白、激素等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
11、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无导管分泌物释入 血液,如甲状腺三:(一)上皮表面的游离面1微绒毛2纤毛(二)上皮细胞的侧面1紧密连接2中间连接3桥粒4缝隙连接(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1基膜2质膜内褶3半桥粒备注:上皮细胞的整体观游离面 微绒毛(microvillus)纤毛(cilium)侧 面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桥粒(desmosome)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基底面基膜(basement membrane)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
12、nfolding) 半桥粒(semidesmosome)第三章 结缔组织 细胞 间充质 结缔组织 细胞外基质间充质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增殖分化能力强功能:连接,支持,保护,贮存营养,物质运输(一) 细胞(多):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疏松结缔组织 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纤维(少):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1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LM:胞体较大,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 EM:RER、GC 发达 功能: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构成纤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fibrocyte):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2 巨噬细胞(ma
13、crophage) LM:圆或不规则,可有伪足;胞质嗜酸性,可含吞噬物;核小,深染 EM:有皱褶或微绒毛;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 趋化因子: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 趋化性(chemotaxis):细胞沿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动的特性 功能: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特异性吞噬通过识别因子(如抗体)识别和黏附被吞噬物(细菌、病毒、异体细胞等) 非特异性吞噬直接黏附被吞噬物(粉尘,衰老、死亡的自体细胞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 抗原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等生物分子;机体免疫系统能对外来抗原发动攻击 巨噬细胞吞噬了抗原后,在溶酶体中
14、保留抗原决定基,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输送到细胞表面,提呈给T 淋巴细胞,故为抗原提呈细胞分泌: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溶菌酶、补体, 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3 浆细胞(plasma cell) 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消化、呼吸道)及慢性炎症部位 LM:卵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圆,偏于一侧 EM:大量RER平行排列 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即抗体(antibody),能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和病毒,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4 肥大细胞(mast cell) 沿小血管分布,于皮肤、消化管、呼吸道较多 LM:大,卵圆形,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分泌颗粒),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 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发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