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49254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天气与气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 科 地理年 级七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刘静静单 位横山县武镇中学课题名称 天气与气候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本节知识对于七年级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早有接触,所以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一点,同学们也能够很好的完成学案的预习部分,所以这堂课应该很轻松就能度过。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2、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投影: 第四章 世界气候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结合自己

3、的亲身体会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投影:关于天气的谚语。过渡:“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投影:卫星云图。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

4、?(根据天气符号) 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

5、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投影下面的表格:天气气候概念 区别 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风和日丽 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

6、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天气与气候一、 天气 三、气候 1、概念 1、概念 2、特点 2、特点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2、天气符号作业或预习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自我评价 反思:与前两个教案相比,本教案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的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武镇中学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