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48016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内容】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睛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风格昂扬,不同凡响。“我觉”、“谁云”都带有剧烈的主观抒情颜色,富有李白的艺术共性;两名对比鲜亮,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一、二句定下基调,

2、别宴的帷幕便缓缓拉开。三、四两句写别宴的详细时间和场景:黄昏,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亮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诗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给予自己的想象,用“将”、“与”二字把它们连成一体,既使这些自然风光获得了共性和活力,为首句的“秋兴逸”作注脚,又进一步衬托了诗人欢快的心情。接着,正面描写别宴:席上已摆好玉壶美酒,主宾们已止步下马,有的正在安置马匹休息,有的解下衣带挂在横生的树枝上,大家开怀畅饮,并且唱歌的唱歌,奏曲的奏曲,欢快的乐曲声疾风似地漂浮在尧祠亭的四周,响彻云霄。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气氛一句比一句浓烈,感情一层比一层推动,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闹、奔放。宴席到这时,明显已是高潮。时近黄昏,白云飘向碧海,大雁从晴空飞逝。这两句既同“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相照顾,又隐隐衬托出诗人和友人们临别之际相依相恋的深厚情宜。宴席从高潮自然过渡到尾声。最终,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李白这首诗,既是送别,又是抒情。把主观的情感融注到被描写的各种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大,层次清楚而有节奏,增加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气。尤其珍贵的是,诗的风格昂扬、明快、豪放,读来令人神思飞越,心胸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