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47931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湛江二中学港城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2B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能保持过氧化氢(H2O2)的化学性质的是()A氢原子和氧原子B过氧化氢分子C氢分子D氧分子2关于“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A符号可以用“mol”表示B摩尔是国际单位

2、制中7个基本量之一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式量D物质的量用于表示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3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CO2,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ACO2的密度B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C空气的密度DCO2的颜色4甲醛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B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从微观上看: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5下列名称和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贡:Hg B氢氧化钙:CaOH2 C二氧化锰MNO2 D食盐:NaCl6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

3、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D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7下列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天然气,氧气,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氮D臭氧,氧气,二氧化硫8学习化学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分子变大,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氧气被压缩在钢瓶高压下分子间间隔变小C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醉酒者酒气熏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9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十五天

4、,并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航天大国。如图是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I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B装置II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合反应C装置中水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了氢气和氧气D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2O10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通电使水分解B氯酸钾加热分解C氧化汞加热分解D过氧化氢催化分解11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贫血应及时补充铁元素B元素种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D人体缺微量元素钙易患佝偻病12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

5、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若白磷的量充足,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ABCD1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检验氧气B铁丝在O2中燃烧C加热液体D称量NaCl的质量1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1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代表不同原子),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到五种物质B分

6、子的种类不变C属于分解反应D原子的种类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件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_。(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

7、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方程式是_。(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_。(4)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保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葡萄中有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它能抗癌细胞的增生。试计算:(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_(3)456g白藜芦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18(8分)锌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被誉为“生命之花”,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以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6H11O7)2Zn为主要原

8、料制成的保健品,具有补锌功能。请阅读产品说明后回答:请阅读下面产品说明后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2)成人保健每天需服用两支,可补锌_毫克;(3)计算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4)每支葡萄糖酸锌中含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提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来制备有多种用途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图所示:(1)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请分析、

9、两步的目的是_(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NaOH溶液替代石灰乳模拟生产过程中的第步.他取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25克,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与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记录的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g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100g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中NaCl溶质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至0.1%)。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答案解析】过氧化氢是由

10、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能保持过氧化氢(H2O2)的化学性质的是过氧化氢分子,故选B。2、D【答案解析】A、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数值上等于物质式量,故C错误;D、物质的量是用于表示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故D正确。故选D。3、D【答案解析】气体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确定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根据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可用排空气法,但与气体本身的颜色无关。【题目详解】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CO2,根据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

11、跟空气中的氧气等气体反应,选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在选择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是CO2的密度、空气的密度、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不需要考虑二氧化碳气体的颜色,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D【答案解析】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C、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D、从微观上看:一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故选D。5、D【答案解析】A、Hg是汞的化学式,故

12、A错误;B、氢氧化钙中钙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是Ca(OH)2,故B错误;C、锰的元素符号为Mn,故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故C错误;D、氯化钠中元钠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故D正确。故选D。6、C【答案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

13、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故选B考点:环境保护8、A【答案解析】A、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分子的间隔变小。

14、故错误;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氧气压缩在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C、 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正确;D. 醉酒者酒气熏人,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9、B【答案解析】A、通过分析题中的转化关系可知,进入装置I的是空气和CO2、H2O,而出装置I,从左侧出来的是空气,下侧出来的是水,缺少二氧化碳,由于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从右侧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所以这一装置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离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B、由图可知,进入装置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出来的是碳和水,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应该为:,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为置换反应,故B错误;C、通过分析题中的转化关系可知,装置III进入的是水,出来的是氢气和氧气,对应的反应为:,为一变多,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D、图中可以看出,水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故正确。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