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476569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新农村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项目概况31.2项目编制依据3(2)*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3(4)*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3(6)*县*新区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4(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1.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5 主要结论5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4.1 项目选址94.2 项目建设条件94.2.1 自然条件94.2.1.1区位条件94.2.1.2气象与水文94.2.1.3 地形地貌104.2.1.4工程地质104.2.2 基础设施条件114.2.3 社会经济条件125.1.1 总体布局原则135.1.2 总平面布置135.1.3 主要经

2、济技术指标145.3 配套工程方案155.3.1 道路155.3.2 绿化155.3.3 给水工程165.3.4 排水工程175.3.5 电力工程175.3.6 通讯工程185.3.7 边坡处理工程186.1 环境保护206.1.1环境保护标准206.1.1.1环境质量标准206.1.1.2污染物排放标准206.1.2.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06.1.2.3水环境影响分析216.1.2.4噪声影响分析226.1.3.1水土流失保护措施226.1.3.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236.1.3.3水污染防治措施236.1.3.4 噪声防治措施236.1.4建成后环境保护措施236.3节能247.1项目实施进

3、度安排257.2项目组织管理257.2.1管理组织257.2.2招投标管理257.2.3工程管理268.1投资估算278.1.1投资估算依据278.1.2投资估算278.2资金筹措298.1.1 资金筹措方案298.1.1 资金使用计划3010.1结论3210.2建议331、 总 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县*新村建设工程。 (2)项目建设单位:*县*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3)项目建设地点:*县城关镇*新区。(4)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用地面积86667m2,安置277户,建筑占地面积30400m2,总建筑面积86755m2,道路面积16500m2。主要建设内容有道路工程、水电

4、通信有线电视等管道工程、边坡处理工程、绿化工程及民居建筑工程等。 (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826.19万元,其中配套工程费用1897.83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298.35万元(其中土地使用费1105万元)、基本预备费159.81万元、村民自建房投资3470.2万元。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3355.99万元、村民自投3470.2万元。(6)项目实施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为23个月,即从2007年2月到 2008年12月。1.2项目编制依据编制本可研报告的依据有:(1)*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3)*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

5、2020);(4)*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5)*省*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6)*县*新区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9)工程咨询服务合同。1.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县*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位于*县城关镇*新区开元路,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24日,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县政府对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法定代表人应国有,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县城关镇*新区内的工程建设、投资、开发等。公司技术力量较强,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丰富,成立4年来,已完成土地征用1780亩

6、,开发新区面积575亩,共组织实施了10多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亿余元。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86667m2;安置总户数:277户;建筑占地面积:30400m2;总建筑面积:86755m2;道路面积:16500m2;建筑密度:35.1 %;容积率:1.001;绿化率:27%;总投资估算:3355.99万元(不含民房自建投资3470.2万);建设期:23个月(2007年2月-2008年12月)。1.5 主要结论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本项目是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改善*村民生活品质,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2、项目建设背景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县城关镇是该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性质定位为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浙皖赣三省边界山水园林城市。2004年,县城人口规模为4.45万人,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人口分别达到5.0万人和6.5万人(其中*居住小区1.3万人)。为提高*县的城市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有效集聚人口,*县委、县政府于1996年作出了开发*新区的决定,并于 同年启动*新区一期建设开发,2003年完成一期开发,开发面积515亩。2004年开始进行二期开发,规划开发面积110.08公顷,入住人口3141户、10994人,总建筑面积达到

8、75.73万m2。*新区属县城的综合生活居住新区,*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县城近期居住建设应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改造为辅,做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开发*新区和城东居住小区。城关镇*村现址位于*新区开元路以西、芹江以东,现有10个承包组、267户、976人,民居291幢,住宅占地面积11.36公顷,总建筑面积81497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和泥(石)木结构。村庄因缺乏统一规划,改造难度很大,为推进*新区建设,必须对*村进行整体搬迁。对*新村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已把该项目列入*县2007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项目

9、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新区一期开发建设于2003年基本结束,2004年开始二期开发。城关镇*村位于二期开发规划区内,村民住宅用地面积达11.36公顷,占二期规划开发总面积的10.3%,且村址是二期开发的主要地块。通过本项目建设,*村民得以整体搬迁,从而腾出村址建设用地,为二期开发创造前提条件。(2)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农村、农业“三农”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省、*市也分别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纲要。*村

10、地处*县城东郊,随着*新区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城中村,具备了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客观条件。(3)是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其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主要内容之一。现*村由于建设较早,村庄缺乏统一规划,民居建筑结构、造型杂乱无章,还现存116幢泥(石)木结构民房,水、电、通信、排污、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本项目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曾数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被列入*县200

11、7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山体搬迁、土地平整及地基夯实等前期工作,*新区的土地开发收入可作为项目资金投入。因此,项目建设资金是有保障的。(2)建筑材料来源有保障。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钢材可从本地或*采购,水泥可由附近的常山、江山生产企业供给,砂、砂砾和碎石本地能供应,各种材料来源有保障。 (3)施工条件有保障。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县城*新区东南侧,西南侧接205国道,北邻*东路,交通便捷,施工所需水、电供应有保证。*有着丰富的建筑建设经验,具有合格的建设队伍,施工设备配套,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4、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

12、0)及*县*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村选址于*新区东南侧区块。该地块东北邻建设中的*县消防大队,东南面为自然山体,西南侧接205国道,北接*东路。地块地处*县城的南主入口,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建设条件良好,能较好体现新时期*山城“城中村”的农民新村风貌。4.2 项目建设条件4.2.1 自然条件4.2.1.1区位条件*县地处*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界于东经11801151183750、北纬285430292929之间,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县城城关镇位于县域东南部的马金溪畔,南距*机场80公里,北距黄山机场11

13、5公里,205国道和建设中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南北,17省道和规划中的杭新景高速公路及衢景九铁路从城南横贯东西。城关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捷,区位条件十分优越。4.2.1.2气象与水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历年平均最高气温22.6、最低气温12.1,极端最高温度达41.3(1967年9月8日和1971年8月1日),极端最低温度达-11.2(1967年1月16日)。年均降水量1762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2633.5 mm,雨量一般集中在4-6月份,以春雨、梅雨为主,洪水期在5-6月。7月

14、下旬到9月中旬是干旱期(主要是伏旱、秋旱),气温较高,降水量少。马金溪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但季节变化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1900小时,无霜期长约250天。4.2.1.3 地形地貌*县属浙西山地丘陵区,境内崇山峻岭,群山连绵,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县域总面积223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87平方公里,占6.52%;山地面积1828.14平方公里,占82.22%;河流、道路、水库等250.27平方公里,占11.26%。江西省的怀玉山脉,从西南向东北伸入境内的苏庄、杨林、张湾一带;天目山的余脉白际山,从北向南横亘在县境北部。地势大致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主要有白石尖、石耳山、莲花尖、南华山、千斤塔顶、乌云尖、大阴山等21座,其中东北的白石尖为最高峰,海拔1453.7米。4.2.1.4工程地质*的土壤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因长期受气候、植被和成土母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砂质土。主要分布在河谷溪旁的冲积地带,地形比较平坦,包括马金、音坑、华埠、池淮等地区,经过多年垦殖,多数已改为良田,土质肥沃,通透性好,宜种水稻、棉花和春花等作物。粘质土。主要分布在低丘山垅交错地形区,黄壤分布广泛,在海拔较低的丘陵地有大片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