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47326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教科版第一课走近父母(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人 备课组 审核人 班 小组 姓名 第一单元 跨越代沟 第一课 走近父母 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2. 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3. 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学习重点:与父母平等孝敬父母需要从实际行动做起,从小事做起。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课前尝试】(一)课前准备1.收集歌颂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诗文和歌曲,准备用

2、不同的方式交流。2.讲一个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曾给予的无私而博大的爱的事例。3.每人给自己的父母制作一张“说说心里话”的卡片。(二)知识预习1. 父母赋予我们 ,哺育我们 ,教给我们 和 。2. 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3. 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 。4. 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 。5.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孝敬父母?【课堂探究】1.结合课本P2游子吟、P3的短文亲情,回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小组或全班交流。2.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课后检测1.“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说的是 ( )A恩师的培育之恩 B父母的养育之恩 C子女

3、的感恩之心D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2“不当家不知父母累”,作为子女我们应该 (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理解父母的用心 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弃学回家,帮助父母在家做事情A B C D3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供给父母生活所需要衣食 B帮助父母做事 C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D敬重和爱戴父母4关于孝敬父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仅仅是一种道德义务 B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要求,法律不规定。C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D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5. 小钰的爸

4、爸是一位大货车司机,有一次她见爸爸出车回来心事重重,偶尔听到爸爸和妈妈的对话,才知道爸爸开车撞伤人逃逸了。这时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A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爸爸的违法行为 B帮爸爸隐瞒事实真相C劝说爸爸去投案自首,劝说不成再举报 D只当没听到,大人之间的事与自己无关6.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反映子女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7.有这样一幅电视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过年,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这则

5、公益广告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B、子女应该在物质上帮助父母;C、子女一定要回父母家过年;D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8.古人说“万善孝为先”,说明的道理是( ) 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就是一切由父母说了算 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A B C D 9.判断分析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天下无不起的父母。”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许多子女的心声,一经唱出,立即走红。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

6、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这首歌表达了教材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哪些观点? 【作业设计】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课后记:主备人 备课组 审核人 班 小组 姓名 第2课时:“代沟”析疑 总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代沟”的含义及“代沟”产生的原因。2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3体

7、验父母对自己的亲情,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以及亲子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学习重点: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了解“代沟”产生的原因。【课前尝试】(一)课前准备举例说明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的分歧、矛盾或冲突,并简单分析其原因(二)知识预习1.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把 的矛盾和冲突称为“ ”或“代际冲突”。2.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敏感而 ,强烈而又 ,同时缺乏足够的 。3.由于我们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 ,因此,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态度 ,这是双方矛盾产生的 。 4.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是 ,同时也是 的。【课堂探究】1.阅读课本P5“给编辑老师的一封信”,讲述一件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

8、与冲突。2.观察课本P6-P7的三副插图、漫画,小组讨论并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七年级学过的“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分析亲子关系的变化。课堂检测1.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在心理方面也会成长。下面体现了我们在心理方面的成长的是 对父母事事依赖、顺从 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A. B. C. D.2.在身心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烦恼,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是一大烦恼。下面现象中,体现了两代之间的“代沟”的是 A.父亲喜欢下棋,我喜欢篮球 B.每天出门前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嘱咐,这让

9、我心烦C.父母对我期待太高,让我去实现他们的夙愿D.父母只会工作、挣钱,不懂享受生活,对周杰伦、S.H.E、CS、街舞、NBA一无所知3. 彬彬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去。这种现象 表明彬彬和父母之间缺少沟通 继续发展下去,会影响家庭和谐普遍现象,可以任其发展 会给彬彬在精神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带来更多的烦恼 A B. C. D.4.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的有 明知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环妈妈偷看小芹的日记后,她故意一个星期没有理妈妈面对爸爸的严厉,小谭愤然离家出走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说:“恶

10、心!”妈妈追问:“什么是恶心?!”“就是想吐!”小玲喊道。A.B.C.D.5.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容忽视。主要是 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受到伤害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教误区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 B. C. D.6.在生活中,亲子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这种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B.我们与父母的性别差距C.我们与父母的阅历差距 D.我们与父母的价值观差距小舟一直以有一位朋友般的母亲而骄傲,她一直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越来越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小舟想这可能是母女之间产生了代沟

11、吧。你认为产生这种代沟的原因有哪些?展示与拓展再现情境,分析解惑,观看教材6至7页下面插图,实话实说:你与父母亲之间是否发生过矛盾和冲突吗?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 (2 ) (3) (4) 。【作业设计】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 主备人 备课组 审核人 班 小组 姓名 第3课时 沟通与和谐 总第3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父母,积极调试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2培养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3知道与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了解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懂得处理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具体方法,孝敬父母与长辈。学习重点: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课前尝试】(一)课前准备1.阅读课本P9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尝试以小琴妈妈的名义回答她的建议,填写在课本P10。2.列举父母的优点,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3.了解父母各方面的状况,如所承担的压力、面对的困难、存在的烦恼、拥有的愿望和身体状况等,感受父母的处境、体验他们的心理。(二)知识预习1. 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