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篇节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471756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病害篇节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麦病害篇节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麦病害篇节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麦病害篇节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麦病害篇节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病害篇节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害篇节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小麦病害试题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1. Wheat Stripe Rust 2. Wheat Leaf Rust 3. Wheat Stem Rust 4. Wheat yellow dwarf5. Wheat head blight 6. Wheat Powdery Mildew 7. Wheat Sharp Eyespot8. Wheat Take-all 9. Wheat Common Rot 10. Wheat Scab 11.Wheat rosette stunt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1.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

2、ritici 2. Puccinia recondita f.sp. tritici 3. Gibberella zeae4. Pucci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 5. 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 6. Rizoctonia cerealis7. Gaeumannomyces gramims 8. Ustilago nuda 9. Bipolaris sorokiniana10. Tilletia caries 11. BYDV 12. Tilletia foetida 13. NCMV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1. 光腥黑

3、粉菌 2.网腥黑粉菌 3.散黑粉菌 4.禾顶囊壳菌 5.禾谷丝核菌6.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7.条形柄锈菌 8. 小麦隐匿柄锈菌 9.禾柄锈菌10.玉蜀黍赤霉菌 11.大麦黄矮病毒 12.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1. 小麦秆锈病 2.小麦赤霉病 3.小麦白粉病 4.小麦黄矮病 5.小麦丛矮病6. 小麦根腐病 7.小麦全蚀病 8.小麦纹枯病 9.小麦条锈病 10.小麦叶锈病五、填空题1. 小麦丛矮病的传病媒介昆虫最主要的有 ,而小麦黄矮病的传病媒介昆虫是。2. 引起小麦黄矮病的病原是一种,在田间由传毒,不能经种子和传。3. 小麦全蚀病的主要病原菌形态 、和;其远距离传播。4.

4、引起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 菌和菌。5.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传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小麦的和部,病菌主要以在上越冬。该病害存在明显的现象,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和,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的作用。6. 小麦的病和病是幼芽鞘侵染的系统性病害,而小麦病是花器子房壁侵染的系统性病害。7. 麦类黑穗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来自带菌的,和。麦类黑穗病均为只有侵染而没有侵染的病害。8. 小麦的3种黑穗病包括、和。其中和危害子房,危害茎秆和叶片。黑穗病为对外检疫对象。9.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也可危害,在叶片表面产生的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后期在叶片上产生的黑色颗粒状物是病菌的。10. 气候条件对

5、小麦白粉病的影响以和最大。11. 小麦白粉病菌一般以形式在 上越夏,并可以以形式在上越冬。小麦白粉病菌的病原均属于亚门属。无性阶段产生分生抱子。该病菌是一种寄生菌。12. 根据抗病性表现,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分为、和等。13. 小麦锈病包括、和三种。影响小麦锈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和 ,其中为主导因素。防治小麦锈病应采取以 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锈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有 .和。14. 小麦锈病的病斑前期产生的黄色疱状的,后期产生黑色疱状的。15. 对小麦锈病进行药剂防治时,条、叶锈病叶率,杆锈病病叶率开始喷药。16.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于、。17. 在国外,小麦叶锈病的转主寄主 、

6、。18. 小麦叶锈病菌以在小麦上越冬,靠 孢子进行再侵染。19. 小麦秆锈病菌在小麦上产 、。20.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与等症状,但危害较大的主要。21. 感染小麦赤霉病的病粒中主要含有、等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22. 小麦赤霉病后期病部出现的黑色粗糙颗粒为病原菌菌的。该病菌属于属,23. 小麦赤霉病菌的无性阶段为属。24. 气候多小麦赤霉病发生以与影响最大。25. 小麦根腐病是由多种和菌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菌主要以潜伏于内部和中越冬或越夏,带菌的和中的病菌是幼苗发病的初侵染源。六、选择题1.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A.根茎部B.秆部C.叶部2.

7、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A.根茎部B.秆部C.叶部3.下列()病害存在自然衰退现象。D.穗部D. 穗部A.小麦纹枯病B .小麦根腐病C.小麦全蚀病D.小麦赤霉病4.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当旬均温超过()C,侵染便完全停止。A.22B.30 C.15 D.355. 引起作物锈病的病原菌为( )真菌。A.担子菌 B.子囊菌 C.半知菌D.接合菌6. 目前防治小麦锈病应用最多药剂为( )A.粉锈宁B.石硫合剂C.灭病威D.甲基托布津7. 小麦叶锈病菌的夏抱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C。A.2528B.3032 C.1520 D.2108. 小麦秆锈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是(

8、 )C。A.2528 B.3032 C.1520 D.20259. 小麦叶锈菌主要靠下列那种孢子形态完成世代循环( )。A.冬抱子B.夏抱子C.担抱子D.性抱子10. 小麦锈病是典型的( )传播病害。A.气流 B.雨水 C.昆虫 D.种子11. 小麦条锈病在病害循环中真正起作用的孢子有( )。A.冬抱子B.夏抱子C.担抱子D.性抱子E.锈抱子12. 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A.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 以及雅安的高山区B.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C.海拔较高的地方D.西北地区13. 锈菌侵染小麦时在病部出现()。A.黄褐色粉状物B.白色粉状物C.灰色霉层D.红色霉层1

9、4. 小麦条锈病菌形成的冬孢子在病害流行中( )。A起作用B不起作用C作用不大15. 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侵染关键时期是小麦的( )。A腊熟期B.扬花期C幼苗期16. 小麦赤霉病菌主要以( )越冬。A.子囊壳 B.菌丝 C.分生抱子D.厚壁抱子17. 小麦赤霉病的病部前期长有( )。A.白色霉状物 B.淡红色霉状物C.灰色霉状物D.黑色颗粒状物18. 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小麦的( )进行侵染的。A.抽穗期 B.齐穗期C.开花期D.灌浆期19. 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 )。A.10 15CB.12 18CC.15 20CD.20 25C20. 气候条件中,对小麦赤霉病影响最大的因

10、素是( )。A.温度 B.雨量C.雨日.雨量.相对湿度D.相对湿度21. 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22. 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A.子囊抱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B.子囊抱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 然后扩展到子房C.子囊抱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D.子囊抱子直接侵入穗轴23. 目前大量应用防治白粉病效果最好的药剂为( )。A.多菌灵B.托布津C.波尔多液 D.粉锈宁24. 小麦白粉病是( )。A.气传病害B.水传病害C.虫传病害D. 土传病害25. 小麦白粉病表现出白色粉状物是病菌的(

11、)A.闭囊壳B.子囊抱子C.分生抱子 D.担抱子26. 小麦白粉病菌是一种()。A 兼性寄生菌 B 活体寄生菌 C 腐生菌27. 小麦白粉病在田间再侵染是以()。A 游动抱子 B 担抱子 C 分生抱子28. 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是( )。A.赤霉菌属B.丝核菌属C.长喙壳属D.核盘菌属29. 小麦纹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菌的( )A.杂草B. 土壤C.昆虫D.真菌30. 小麦赤霉病菌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为( )。A.带菌种子B.带菌土壤C.自生麦苗D.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31. 小麦腥黑穗病的病粒中因为含有挥发性的( ) ,而具有鱼腥气味。A.镰刀菌素B.轮枝菌素C.氨基酸D.三甲胺32. 下

12、列为对外检疫对象的是( )。A.小麦散黑穗病B.小麦秆黑粉闰C.小麦矮腥黑穗病D.小麦光腥黑穗病33. 小麦散黑穗病在一年中的侵染次数有( )。A.一次B.二次C.三次34. 小麦腥黑穗病侵染特点是()。A.局部侵染B.系统侵染C.先局部后系统侵染35.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传播介体为( )。A.禾谷多粘菌B.蚜虫C.飞虱D.菟丝子36. 传播小麦丛矮病的介体是( )。A. 叶蝉 B. 蚜虫 C. 甲虫 D. 灰飞虱37. ( )病害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植株变矮。叶片颜色为金黄色到鲜黄色,黄化部分约占全叶 的 1/31/2。A.小麦丛矮病B.小麦土传花叶病C.小麦黄矮病D.小麦红矮病七、判断题1

13、. 小麦只有两种锈病,河北春季大风多雨,因而小麦锈病不易发生。( )2. 小麦三种锈病原属同一属即柄锈属。 ()3. 一个若干年前丧失了对小麦锈病抗性的品种其农艺性状优良,可以考虑重新利用( )。4. 防治小麦锈病的关键在于选栽高产抗病品种。 ()5. 小麦三种锈病症状可从夏抱子堆排列、颜色与表皮开裂程度加以区别。 ()6. 小麦三种锈菌均可产生 5 种类型抱子。 ()7. 三种锈病夏抱子萌发需要水滴或水膜和高的相对湿度 。()8. 小麦条锈菌能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越夏。 ()9. 小麦品种对锈病的抗性都是垂直抗性。 ()10. 长期大面积单一地种植某个垂直抗性品种易丧失抗病性。 ( )11. 粉

14、锈宁是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最好的药剂,其长效机制是此药粘着力极强。( )12. 河北省小麦白粉病以闭囊壳越夏,以麦叶内菌丝越冬。( )13. 麦类白粉病在天气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可产生大量霉层,干旱时则不产生霉层。 ( )14.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也可以危害叶鞘、茎秆和穗,一般是先在上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下 扩展,发病初期在病部产生白色的霉粉状物,后期在上面产生黑色小黑点( )。15. 小麦丛矮病是由蚜虫传播的病害。而小麦黄矮病是由叶蝉传播的病害,防治这两种病害只需通过农 业栽培措施即可。( )16. 小麦全蚀病和棉黄萎病一样,都是顽固的土传病害,抗病育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最好方法。( )17. 小麦散黑穗病是种子内部带菌系统性病害,小麦腥黑穗、秆黑粉则是种子内外都带菌的局部侵染病 害,防治这三种病害只需药剂拌种即可。( )18. 小麦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可以有多次侵染。()19. 麦根长蠕孢菌是小麦叶斑根腐病的唯一病原,小麦叶根腐病除了根部发病,还可引起叶部病斑。 ()20.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茎腐和穗枯等症状。()21. 禾谷镰孢菌可产生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22.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药剂之一。 ()23.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为抗侵入。()24.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雨日及相对温度关系最密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