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46589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公开课教学设计 马坊中学 董巧玲课标要求及学情:根据课标“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和艺术方法能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的要求,结合文章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很难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所以“教学要适可而止,不必求之过深。”、“在关键词的理解上不出现明显错误即可”、“重点体会作者想象的雄奇”等。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节选),是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篇文章。它的中心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

2、生观。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文章内容的趣味性,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大鹏的形象特点及奇特的想象,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一点赏析句子的方法即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体会鲲鹏的形象和精神。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明确寓言的寓意,了解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重点: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难点:体会

3、庄子的语言特色,理解故事的寓意。教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生字词,结合注释理解重点字词,译文。老师熟悉教材,查找资料,根据学生实际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群贤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一则,感受文章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二、检查预习:1、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成为“老庄”,道家的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

4、活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2、作品: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所作。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郭沫若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3、字词:

5、(1)给加点字注音。北冥(mn)鲲鹏(kn)抟(tun)迁徙(x) 齐谐(xi) 正色邪(y)(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海)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奔腾如野马的雾气,)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湛蓝色;尽头)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样;罢了)(3)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其正色邪(

6、“邪”同“耶”,语气词,呢、吗)(4)词类活用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南冥者,天池也。(天: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5)翻译重点句子。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只鸟,海水运动就将迁往南海。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三、新课探究:(一)初读:

7、读准字音节奏(二)译读整体感知: 思考:1.整篇文章都在写鱼吗?还写了什么?主要写什么? 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明确: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 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三)精读:赏析形象1.鲲为什么要变成鹏?根据“化而为鸟”发挥想象,说说鲲变化的过程。明确: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比海更宽广的是天,硕大无比的鲲为了追求更大的逍遥和自由,鲲通过努力化作了鹏。 鲲化为鹏,鱼嘴变成了鸟喙,鱼鳍变成了翅膀,这一变化不仅巨大,过程还艰辛,可能会忍受剧痛。2.乘风而飞的鹏又有怎样的独特之处?请细读课文,用“我从 (词句)中,读出了鹏的 ”

8、句式来说。明确:我从“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中,读出了鹏它的翅膀不仅大,而且充满了力量。我从“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中,读出了鹏的智慧和志向远大。我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读出大鹏的力量很大,决心之大。3.我们在鲲鹏身上体会到了怎样的精神?明确:追求远大理想的执着勇敢,聪明智慧。齐读写鲲鹏的语句,读出这种翱翔云霄的气势。4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几 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

9、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四) 研读:探究寓意1鹏飞上九万里高空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靠什么?野马、尘埃的运动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2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推己及彼,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

10、者九万里。”明确: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四、归纳总结:文章借鲲鹏的寓言展开想象和联想。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本文巧借寓言,富有哲理;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与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感染力。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五、拓展阅读:阅读庄子钓于濮水体会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六、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能翻译课文并口述。 2.课外阅读庄子中的小故事板书: 北冥有鱼 鲲-鹏-奋飞 变化神奇、有所凭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