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浅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4608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浅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建立浅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开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科技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科技管理意识,结合国家科技政策和实际工作特点,把握国家科技战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为科技开展和进步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技开展;科技意识;管理体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消费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和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为顺利实现我国科技开展的目的,必须深化认识世界形势,深化研究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科技

2、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新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者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一、新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1.经济开展科技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展,已经从原始的依靠消费经历积累开展到依靠技术创新打破来推进。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开展的重要推动力。以能源行业为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指导国家同时进展传统能源的开采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有效地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推动了资源的合理、高效和综合利用。 2.社会开展信息化。进入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开展进程日益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突飞

3、猛进,网络化加速开展,信息、科技、教育等知识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支持下,科技成果可以在各国之间得到快速的传播,使科学与技术得到很好的交融。另外,在信息化网络日益兴旺的今天,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和工程申报管理数据库,进步管理效率,为科技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网络信息普及程度也不高,这将成为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迫切需要改良的问题。 3.科技开展国际化。当今科技已成为跨国界的全球化活动,伴随着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开展,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流动和共享。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

4、对于开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兴旺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吸引众多的科技投资和优秀人才,增强本国科技创新才能,同时对全球市场和资源进展争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中国家应当加大科技投入,提供广阔的科技资源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努力减少本国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失,加速提升开展中国家的科技实力。 4.科技管理创新化。由于科学技术程度在企业开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工作已经不是单一的行政管理,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制造、交流合作、人才建立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是指通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企业实际和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从而进

5、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战略的创新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局部。科技管理的创新本质是科技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合理的科技战略的制定即是对将来科技开展的可行性预测,通过提早制定和完善科技管理手段来适应将来科技开展的趋势。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程度和灵敏的科技头脑,准备把握科技的开展动向和企业开展特点,为企业的进步及时献计献策。 二、树立正确意识,实现科学管理 科技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其经济属性表达在科技对经济开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开展科技的重要目的之一即是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开展。同时,科技工作又是一项探究知识、发

6、现自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理论活动,具备社会属性。科技管理工作者应该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内涵,明确科技管理工作的定位,树立全新的科技工作意识,积极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努力进步科技管理程度。 1.创新意识。创新是科技开展进步的灵魂和原动力。科技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开展提供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因此,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应全面具备创新意识,并将其充分发挥到科技管理工作中去。创新管理的意识适用于工程申请、资金运转、人才装备和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工程申报与完成的过程中,创新的沟通方式可以为科研人员顺利完成科技攻关提供良好的条件;人才建立中,创新化、合理化的工作方式可以使得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

7、能,实现自我价值;科技管理采取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和创新的鼓励机制,可以奖赏有据,可以极大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人本意识。人是消费力的创造者,是科技进步、社会开展的主体和根本。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才开展形式是企业革新和开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科技管理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的方向。企业为了可以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从企业长期开展的战略角度去培养和利用人才。再者,企业管理部门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为各类科技人员开展提供不同的平台,为其创造学习时机,落实各项鼓励和奖励措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

8、 总之,树立创新化和人本共存的科技管理意识是当今企业科技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重要才能。只有将科技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创新、制度建立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才可以使得科技管理全面化、制度化、人性化。 三、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开展,需要一套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撑。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十年,而企业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机构的改制、改组给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企业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化配置政策、信息和财政等各种资源来为科技创造提供有力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从将来的开展趋势来看,企业的科技管理体制

9、将会有一个新变化,建立一套完善化、科技化的管理体制,将面临着宏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当将开展实际和国家科技政策制度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中不断探究和完善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 1.把握开展机遇,创立产学研用结合体。自1998年我国开场施行“科教兴国与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科技开展中有了较为全面的定位,实在落实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展科技工程创新研究,努力解决企业开展中面临的根底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科技问题。同时,企业还应逐步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地整合科研资源,成为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基地,从而形成产学研用的有机科技结合体。结合体的

10、形成一方面可以促进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平稳落地;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如制度、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要素的积聚对科技开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联络合作,因此,要主动把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进展引导和聚集,整合配置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优化创新的企业环境不仅可以加速科技转化为消费力,而且可以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长久开展。因此,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3.加强评价体系建立,充分发挥科技

11、管理的作用。企业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科研活动及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评价和人力资源评价。在科研活动方面,企业应当落实国家科技政策,标准科研成果研究和科技经费使用,并按时定期对承当的科研工程进展调查,对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成果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进展评价并进展表彰鼓励。人力资源评价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与其个人的经济利益进展关联,通过实行合理化的鼓励措施来进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科学创造力。科学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合作,而且可以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将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建立相交融的一项有效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