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46065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07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市坏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一、嘉兴市经济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嘉兴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商口产业结构优化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接 轨上海 扩大开放、滨海开发、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 战略,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卓有成效。十一五期 末,全市GDP总量达 到22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2. 4% ;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135. 14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334. 33亿元,年均 增 速19.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375. 59亿元增加至2010年799. 36亿元,年均增长17. 1%,全社会固定

2、资产投资额由2005年703. 46亿元上升到1518. 56亿元,年均增长16. 6% ,在浙 江 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处于前列。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从可持续发展的 角度,还存在者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市第三产业 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7.75%,低于省内同水平的城市绍兴、台州,也低于 长三角平均水平46. 94% ;同时,工业企业中,产业层次比较低,优势产业集中在皮革、家具、纺织、造纸、化 工等 行业,经济发展的素质性、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能源产出輛口综合 利用水平也相对较低,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源消耗、污染物 排放的增长。二是 资源要素制约明显。嘉兴是资源小市,煤

3、、油等能源全部由夕卜部输入, 能源对外依存度相当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仅为浙江省的四分之一,人均 耕地面积仅为全国的一半,由于人口密 度大、环境容量小,资源和环境承载 力十分有限,经济发展受到环境 容量的制约十分突出。三是环境代价过 大。经济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67个市控以上断面中,绝大部分达不到水功能区的要求其中,劣V类有58 个,占到866% ,IV类、V类分别是8个、1个,各占11.9%. l5%o同时,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二、嘉兴市近年来实施的环境政策近年来,嘉兴市坚持在经济发展 中解决环境问题,利用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主要

4、采取了如下政策措施:(-)严格项目环保准入。以生态坏境功能区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抓手”从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规划上”加 强规划环评编制”坚持以生态功能区划、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 依托,加强环境准入管理,形成有利于污染减排的产业布局。在 环评审批上,符合坏保准入要求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进度,对 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坚决管住新上 项目,仅2011年,因不符合环境要求就否决建设项目169个, 涉及金额143. 36亿元。如某大型轮胎企业,曾计划在嘉兴市投 资建设也能为当地GDP发展产生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污染严重, 可能对周边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在环保部门和公众的努

5、力下, 最终没有上马。同时,嘉兴市扌各投资排污强度纳入环境准入评估 体系,促使投资者改变投资方向,从污染行业转向轻(无)污染 行业。(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推进清洁能 源、清洁生产,增加企业环境成本,倒逼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十一五期末,相较于2005年,嘉兴市万 元GDP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削减19. 9%,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1. 06%,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削减15. 3%和15. 0%的目标。节能方面,对存量企业,开展能耗 指标考核”对超出能源限额标准的企业坚决执行处罚性电价政策, 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名录的企业,坚决予以淘

6、汰,优化产业结构, 对新建项目,坚持能评制度,严格控制新的高能耗项目投产,从 源头上促进节能型企业发展。减排方面,深入推进工程减排、结 构减排和监管减排。十一五期间”市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 厂1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2. 5万m3/H,新建污水管网1949 公里、泵站195座,总投资额达到43. 56亿元形成了占总削减 量的7成以上COD削减量。结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多项环境 执法专项行动,通过明确减排目标责任,倒逼企业加大环境投入 力度,推进清洁生产,有力推动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为最大效率地发挥有限的环境 资源的作用,2007年,嘉兴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排污权储

7、备交易 中心,提倡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控制、盘活全市环境容量指标。 首先是确立排污权价值。从新上企业开始,要求其向政府购买排 污权,而针对改革前已实际上获得排污权的企业(以下称存量) 的企业,则以一定的优惠价格激励其购买,通过政府的推动,确 立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其次,通过排污 权控制全市排污总量。在对企业进行排污权证核发的同时,全面 摸清了全市污染排放总量,并通过排污权的方式进行了总量管理。第三,激活扌非污权市场,引导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排污权指标公开拍卖、交易、抵押贷款、排污权租赁等方式,激活了排污权交易市场,引导了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深入开展绿色信贷。在我国

8、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 贷款”货币发行量控制依赖于信贷总量控制的背景下,嘉兴市积极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以此推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嘉兴市环保 局与人民银行嘉兴分支机构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企业环 境信用i羽介机制,对企业环境违法的形式,降彳頊环境信用等级, 从而影响贷款发放”以此制约和监督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仅 2011年一年,嘉兴市环保局就向人行嘉兴中心支行报送企业环境 般违法信息84条、严重违法信息40条、企业环评审批信息229 条和企业环保验收信息67条。同时,对于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企 业,积极购买排污权指标的企业,可用排污权进行抵押贷款,提 高企业的融资效率,2008年以来,共发放排

9、污权抵押贷款68笔, 1. 6亿元。(五)试点开展绿色保险。为降低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拓 展环境监管手段,嘉兴市试点推进了绿色保险制度,2011年,4 家环境风险较大的企业签订坏境污染责彳壬险保单,环境污染责彳壬 保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六)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成立了嘉兴市环保产业协会,把环保产业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嘉兴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谋划,精心制订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从土地使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融资、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予以积极扶持。据统计,嘉兴市专业型与兼营型环保企业已达120多家从业人员超5000人,其中坏保设备制造企业42家、环保制剂生产企业31家、环境技术服务企业27家

10、、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1家。2007年全市环保产业企业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三、嘉兴市环境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抓手。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建(改建)的工业园区,都必须配套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在选址上,避开了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承载力比较低的地区,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具体项目上,新上项目必须通过能评、环评、投资排污强度审核,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新上项目以低污染、低能耗为主;存量项目中,属于淘汰落后产能和不符合坏境标准的企业,必须通过提升改造和限期治理,以达到能效和环保要求”否则予以关闭”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2005年至2010年,嘉兴市三次产业比重

11、比例从73 :58. 8 : 33. 9调整到5. 5 : 58. 5 : 36. 0,环境政策在其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如2011年嘉兴市铅酸蓄电池整治,南湖区大桥镇化工园区整治。(-)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嬴得了空间。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能源、人才、土地、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支撐,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的逐步消耗,经济越来越依赖于高 技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严格的环境政策,恰恰能为先进生 产力发展赢得空间。环境资源方面,通过总量控制,通过排污权 交易,使环境承载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制约了粗放型的 经济发展模式,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向高技术、低污染的行业倾斜, 为先进生产力发

12、展腾出了环境资源。人力资源方面,通过严格的 环境政策,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为人才集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 活环境,吸引了众多高技术人才就业,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奠定人 力资源基础。信贷资源方面,在近年来货币政策趋于稳健,控通 胀成为工作重点的背景下,信贷总量受到严格限制,信贷资源趋 于稀缺。嘉兴市实施的绿色信贷政策,通过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不向坏境违法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放贷款,而向低污染、 低能耗、高技术企业发放贷款,有力支持了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发 展。市场资源方面,金融危机的加剧,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 头,发达国家往往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而嘉兴市的 企业在严格的环境政策下,加大技术

13、创新力度,开发、生产绿色 产品,出口形势在金融危机后迅速扭转。与此同时,环境保护的 要求改变了市场准入条件,使那些落后的技术和产业被淘汰出局, 从而使先进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三)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不能以危害群众生命健康为 代价,不能以牺牲社会稳定为代价,严格的环境政策,有利于正 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 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环境资源的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为今后的 长远发展”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 度,让群众参与到项目审批、执法过程中来,有利于保障了公众 合法的环境权益;严格

14、的环境执法,有力地打击了危害群众健康 的环境违法行为,试点推行的绿色保险,保障了突发环境污染事 件的有效处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环境安全保障。四、深化环境政策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的建议(一)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政策。一是深化扌非 污权交易体系改革。发挥嘉兴排污权交易试点优势,拓宽交易品 种和交易渠道,形成反映环境资源价值的排污权价格体系,完善 总量控制技术和方法,使排污权交易机制成为实施总量控制,优 化环境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二是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加大淘汰 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强资源型产品价格体系改革,逐步建立能 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引导企业集约节约使用 费凉为今

15、后长远发展留足能源和坏境资源空间。三是大力发展 循坏经济。依托全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市这一载体,大力加强循 环经济园区建设,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在农业循环经 济发展中解决嘉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健全财政、税收、金融经济政策,积极支持循坏经济发展。(-)完善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 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嘉兴分院、浙江省长三 角循坏经济技术研究院、嘉兴学院等科研院校为创新载体,通过 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突破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与我市资源与环 境保护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增强科技推动资 源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动力和能力,提高技术进步对资源与环境保 护的贡

16、献率。二是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引进国内夕卜环保 产业、环保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的力度”积极与上海、江浙等地科 研院校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看力培养一批资源与 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节能 技术服务中心、循环经济咨询中心、清洁生产促进中心等中介机 构的作用,大力发展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 源利用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完善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技术咨 询服务体系。(三)建立有利于倡导绿色消费的体制机制。一是实施绿色 采购,政府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 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资源产品,从政府做起, 引导社会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二是加大公众宣传工作力度,通过 广播、电视、网络、学校教育等手段,对公众进行资源节约和环 境保护的知识、行为、态度的教育,在全社会普及循环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