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460621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25自然段,描写了晴天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抓住

2、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目标:1、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2、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3、 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2、 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教学难点:1、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题激趣。1、 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

3、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在内陆山区,同学们都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听说老师带他们去海边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会产生更好的效果。)2、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二、随文品词析句。 (一)、学

4、习第二自然段。1、 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 引导理解。 (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2、分组讨论。3、本段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那些?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那些?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句有那些?(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回答: 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小半边脸、圆东西。 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红、深红。

5、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语有:一纵一纵慢慢地使劲向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如同身临其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见的自然常识,从观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联想,在阅读中感悟和体会,促进

6、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有时”说明了什么?“金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从教材文本出发,紧紧扣住课文,挖掘学生思维潜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从而把内在的感受表达为外在的语言,使文本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 (五)、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分组讨论,引导理解。 辨析:“伟大”、“奇观”。 “伟大”: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或钦佩的。 “奇观”: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

7、奇少见的事情。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伟大”和“奇观”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全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内化学生知识,使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话和沟通。)4、出示课文后面的练习。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伟大”、“奇观”所在。 给25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根据前面听写的内容,提炼出2-5自然小标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内容,用智慧的金钥匙打开语言表达和思维想象的大门,将课文创设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体会

8、作者的感受,获得感性认识。)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拓展。 “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回去能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亲自画下来吗?你能将自己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经过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享受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早起看日出 天:蓝 红霞 亮光 目不转睛 太阳:半边脸 无光 负重荷 慢慢升 冲 跳 夺目光彩 海上日出 躲进云堆 光射水面 水天一片灿烂 躲进黑云 镶金边 光亮 伟大奇观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站在海边观看日出的情景和经过。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

9、画卷。作者在四周清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日出美景,更显悠然尽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怀,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动静相宜,很适合朗读、背诵,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佳作。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朗读起来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课文。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

10、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在深情的“美读”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思想感情,更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内心感受。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他们可以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这为深入理解文章做好了铺垫。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强烈,喜欢质疑问难,喜欢大声朗读课文,会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学习。但如何通过自己的朗读展示自己对文章内容个性化理解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

11、,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问:“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

12、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果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选自永远的坚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_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_(2).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太阳中心说是伽利略创立的。_太阳中心说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_太阳

13、中心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_太阳中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_(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句,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_ (4).短文在塑造哥白尼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答案】 (1)毕恭毕敬;当仁不让(2)错误;正确;正确;正确(3)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4)C (5.你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了什么?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

14、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错误,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 (3)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句子来分析。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毕恭毕敬;当仁不让;错误;正确;正确;正确;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C;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什么是语言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